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鄭永年的搜尋結果,共41

  • 南極歸來!六足機器狗亮相上交會 專家曝為何多了兩條腿

    南極歸來!六足機器狗亮相上交會 專家曝為何多了兩條腿

    《文匯報》12日報導,赴南極科考的六足機器狗回來了、剛剛發布的大疆無人機擺上展台、5座載人航空器「盛世龍」明年將完成適航取證。第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交會)11日開幕,機器狗、人形機器人、無人機紮堆,成為技術貿易流動的熱點與焦點。

  • FED看壞經濟成長 港學者稱美仍會打壓

    FED看壞經濟成長 港學者稱美仍會打壓

     儘管中美暫時作成降低關稅承諾,美國聯準會官員仍警告,關稅會帶來一定影響,投資人應做好準備,應對通膨上升與經濟成長放緩。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接受陸媒訪問表示,中美回歸理性,對中國是重大機遇,也為未來全球政經秩序構建基底,但他直言,美國對中國的打壓遏制仍會長期存在。

  • 美遏制仍長期存在 學者:陸要設法主導未來政經秩序

    美遏制仍長期存在 學者:陸要設法主導未來政經秩序

    中美經貿談判達成互降關稅的突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表示,中美現在回歸理性,對中國來說是重大機遇,透過這次談判,為未來全球政經秩序構建基底才是關鍵。但他也直言,美國對中國的打壓遏制仍會長期存在。

  • 美再加稅不奉陪 陸展現主動性 學者:拚經濟韌性 看誰扛不住

    美再加稅不奉陪 陸展現主動性 學者:拚經濟韌性 看誰扛不住

     大陸國務院11日宣布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至125%,強調後續美如再追加關稅,大陸將不予理會,亦即不再比拚加徵關稅。大陸學者分析,大陸此舉充分展現捍衛自身利益的主動性和靈活性。

  • 港學者鄭永年:川普不會使中國再次偉大  中美拚的是「經濟韌性」

    港學者鄭永年:川普不會使中國再次偉大 中美拚的是「經濟韌性」

    美東時間4月2日下午,川普按下關稅戰「核按鈕」。他稱該措施為「對等關稅」,強調頒布該行政令當天是美國解放日(Liberation Day),表示這些「期待已久」的關稅將使美國重新變得「富有」。這場覆蓋廣泛、力度空前的「關稅戰」,不僅給全球貿易體系帶來了巨大衝擊,也讓本已複雜的中美關係面臨新的嚴峻考驗。面對由此引發的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國際社會的普遍疑慮以及各國的應對博弈,我們應如何理解這場「關稅戰」的實質?中國又該如何在這場大國競爭中作出正確選擇?

  • 南海恐軍事衝突?中外學者不擔心 但直言1因素很關鍵

    南海恐軍事衝突?中外學者不擔心 但直言1因素很關鍵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南海主題分論壇27日舉行,本屆分論壇以「點亮藍色,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為主題,圍繞南海區域秩序構建、「南海行為準則」磋商等議題深入交流研討。針對「南海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有多大?」這一問題,多位參會嘉賓不擔心會爆發戰爭,但直言可能因誤判、誤解對方意圖而導致區域局勢惡化。

  • 鄭永年:陸仍克制動武 賴動作危險

    鄭永年:陸仍克制動武 賴動作危險

     賴清德總統13日拋出「賴17條」後,引發大陸國台辦強烈抨擊。雙方隔空過招,讓兩岸關係更加低迷。如何評估目前的兩岸關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26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受訪表示,賴清德此舉非常危險,大陸一直克制自己不要使用武力。

  • 詹火生:台需響應區域經濟

    詹火生:台需響應區域經濟

     2025年博鰲亞洲論壇進入第二天,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詹火生26日出席活動期間受訪表示,年會許多議題與台灣息息相關,台灣做為出口導向經濟體,需要響應區域經濟並開放,不能閉鎖。亞洲市場對中微型企業發展很重要,「除了新南向政策,西向、東向也要同時兼顧。」

  • 評「賴17條」危險  鄭永年:陸一直克制自己不用武力

    評「賴17條」危險 鄭永年:陸一直克制自己不用武力

    賴清德總統13日拋出「賴17條」後,引發大陸國台辦強烈抨擊。雙方隔空過招,讓兩岸關係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如何評估目前的兩岸關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今天(26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受訪時表示,賴清德此舉非常危險,中國大陸一直克制自己不要使用武力。

  • 陸轉向技術原創 美打壓為時已晚

    陸轉向技術原創 美打壓為時已晚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23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受訪表示,隨著大陸轉向技術原創,美國與西方打壓限制事實上為時已晚,甚至未來西方可能在一些原創技術上依附於大陸。

  • 陸轉向技術原創 陸學者:美打壓為時已晚

    陸轉向技術原創 陸學者:美打壓為時已晚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23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受訪時表示,隨著大陸轉向技術原創,美國與西方打壓限制事實上為時已晚,甚至未來西方可能在一些原創技術上依附於大陸。

  • 川普恐在AI領域 削弱陸競爭力

    川普恐在AI領域 削弱陸競爭力

     川普2.0來勢洶洶,中國智庫學者鄭永年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力推虛擬貨幣可能衝擊中國數位貨幣國際化戰略,也可能在人工智慧(AI)領域削弱北京競爭力,更重要的是,透過加大貿易戰、科技封鎖等手段,切斷中國與全球市場連接,從「小院高牆」轉向「大院高牆」。此外,美俄關係如若正常化,也會令中國外交「腹背受敵」。

  • 陸學者:台灣問題 中美或推第四公報

    陸學者:台灣問題 中美或推第四公報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中國嚴陣以待。中國智庫學者鄭永年認為,中美未來將有10大機遇,包括中美關係的動態可能從脫鉤轉向「融合」,在國際事務、南海衝突等議題上出現中美「共治、共管」的情況。中美也有機會透過談判以及交易,就台灣問題達成新的共識,即所謂的「第四公報」。

  • 台灣問題 中美或有第四公報

    台灣問題 中美或有第四公報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中國智庫學者鄭永年認為,中美未來將有10大機遇,包括中美關係的動態可能從脫鉤轉向「融合」,在國際事務、南海衝突等議題上出現中美「共治、共管」的情況。中美甚至有機會透過談判以及交易,就台灣問題達成新的共識,即所謂的「第四公報」。

  • 美俄「結盟」黑天鵝?陸學者:恐令陸「腹背受敵」

    美俄「結盟」黑天鵝?陸學者:恐令陸「腹背受敵」

    川普2.0來勢洶洶,中國智庫學者鄭永年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力推虛擬貨幣可能衝擊中國數位貨幣國際化戰略,也可能在人工智慧(AI)領域削弱北京競爭力,更重要的是,透過加大貿易戰、科技封鎖等手段,切斷中國與全球市場連接,從「小院高牆」轉向「大院高牆」。此外,美俄關係如若正常化,也會令中國外交「腹背受敵」。

  • 陸學者預測中美關係迎來10大機遇 涉台拋「第四公報」說

    陸學者預測中美關係迎來10大機遇 涉台拋「第四公報」說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中國大陸嚴陣以待。中國智庫學者鄭永年認為,中美未來將有10大機遇,包括中美關係的動態可能從脫鉤轉向「融合」,在國際事務、南海衝突等議題上出現中美「共治、共管」的情況。此外,中美也有機會透過談判以及交易,就台灣問題達成新的共識,即所謂的「第四公報」。

  • 陸學者籲加速單邊開放

    陸學者籲加速單邊開放

     面對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明年初重返白宮,大陸著名政治經濟學者鄭永年在23日研討會上指出,如果川普對美國政策「革命」成功,或將孕育出更高效、更具競爭力的新體制,因此大陸需要加快體制機制改革,認為「單邊開放」策略有望成功創造一種外在動力機制,藉此重塑全球貿易體系。

  • 美媒分析:馬斯克會像中國希望的「成為下一個季辛吉」嗎?

    美媒分析:馬斯克會像中國希望的「成為下一個季辛吉」嗎?

    在積極投入支持川普的競選活動並成功幫助川普重返白宮後,美國科技實業家馬斯克(Elon Musk)的政治影響力高漲。馬斯克與中國政府的關係引發外界對其未來在美中關係中可能發揮的作用的討論,有些甚至猜想他可能會成為中國所希望的下一個「季辛吉」。美國之音14日刊出評論文章,分析馬斯克是否會像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一樣促進美中關係,特別是美中科技關係的發展。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