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鄭行甫的搜尋結果,共14筆
AI話題持續發燒,台股在權值股帶動下,漲勢凌厲,資金自去年以來至今年第三季皆集中於AI類股。法人指出,隨AI外溢需求確立,AI新創公司建立嶄新策略聯盟,推動整體獲利全面上修。AI科技股表現亮眼,部分電子原物料也開始起漲,台股多頭格局有望延續。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月初在國會作證暗示,降息條件幾乎已經成熟,同時提到更多好的數據將為聯準會降息奠定基礎,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9月降息的可能性大幅躍升至94.4%,並調整年底前降息預期至3碼,投信法人認為,台股短線回檔修正,但盤面人氣仍在,美降息啟動後,將挹注台股中長線新動能。
台股連日大幅回檔修正。投信法人表示,市場預期美國9月啟動降息,加上AI議題持續發酵,樂觀情緒激勵股市走高,短線漲多易受消息面影響震盪回檔,但下檔具支撐,建議掌握中長線題材,拉回整理的買進時機。
台股漲勢凌厲,頻創歷史新高之際,台股基金、ETF表現更為凸顯,開年以來至18日止的統計顯示,高達19檔表現打敗大盤漲幅的26.92%,近一周的數據更亮眼,計有71檔勝過大盤4.43%的漲幅。近一周績效前十名的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瀚亞菁華等基金都漲逾7.5%,而今年以來,復華復華、台中銀數位時代基金更漲逾35%
台股5月大漲3.8%,連四個月收紅,外資擴大買超,及剛結束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聚焦AI、機器人等產業,電子股有望重拾動能,相關受惠概念股的AI伺服器、散熱、設備、機器人、AI PC、IC設計等可持續關注,接下來股東會旺季,可關注營運展望佳族群。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聽證會釋出今年降息,美股四大指數齊揚,尤其AI指標股持續攻高,投信法人認為,台股資金動能續強、行情偏多,有利台股基金後市表現,統計近一年平均績效50.8%,其中近3成逾60%,前十名更超過80%。
台股不斷寫下新高,受惠於聯準會升息即將告終,加上AI話題持續發酵,多頭行情有望延續。法人表示,根據前二次停止升息的經驗,美股與台股都有不錯的表現,而此波升息循環看起來已結束,不確定性已降溫,市場轉趨樂觀之際,投資人應把握股市拉回時機進場。
美國聯準會升息即將告終,加上AI話題持續發酵,股市多頭行情有望延續。法人表示,根據前二次停止升息的經驗,美股與台股都有不錯的表現,而此波升息循環看起來已結束,不確定性已降溫,市場轉趨樂觀之際,投資人應把握股市拉回時機進場。
受惠於輝達財報亮眼、台積電熊本廠開幕,台股漲勢凌厲。法人表示,今年前二月台股資金自AI類股轉向中小類股,台灣AI股短線走勢與美股脫鉤、走勢回檔修正,預料在台積電3月底CoWoS產能公布後,資金有望回流AI類股;台股短線漲多後將進入震盪區間,建議伺機布局。
台股主動型基金去年表現出色,但今年來受大盤震盪影響,績效表現較疲弱,據Lipper統計,137檔台股基金平均報酬-2.23%,僅兩檔基金為正報酬,分別為瀚亞菁華、統一經建基金,以0.32%與0.23%成績排名前二名,另包括野村高科技、凱基台灣精五門基金表現也相對抗跌,表現都優於大盤。
根據Lipper統計,去年下半年台股被動型績效前五強基金,分別為瀚亞菁華、路博邁台灣5G股票、宏利臺灣股息收益、統一奔騰及瀚亞高科技,瀚亞共兩檔列入五強,成為台股基金大黑馬。其中,瀚亞菁華基金去年下半年繳出31.49%報酬率居冠,全年也有82.99%,搶進台股基金前八強。
台股主動型基金2023年表現出色,135檔主級別商品平均報酬為49.27%,遠超過台灣加權指數含息報酬的31.48%。法人表示,雖然台灣掀起高股息ETF熱潮,但主動基金可靈活汰弱留強、具兼備攻守效益,尤其在多頭行情啟動時,更能有超額報酬機會。
2023年最後倒數,法人圈樂看2024年台股行情,瀚亞投信台股投資總監劉博玄認為,在明年企業獲利再返成長、聯準會寬鬆政策提高本益比、AI需求大幅成長帶動下,看好台股全年「AI領頭衝、高股息ETF下檔撐」,下半年直取「萬八」可期,甚至有望挑戰歷史高點,投資人可趁大選後台股回檔之際逢低找買點。
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10月國內股票型基金規模達4,293億元,已連六個月站上4,000億元大關,今年以來規模成長率達26.4%,當月淨申購高達56億元,顯示股票型基金備受青睞,且美國聯準會後續升息疑慮消除,股債市可望迎來反彈,建議透過主動式台股基金,參與中長期成長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