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釉陶的搜尋結果,共07筆
《原藝.刺繡.釉上彩:跨越文化的對話》近日於新竹市文化藝廊展出,泰雅族策展人馬紹.阿紀表示,在全球化與數位化加速推進的時代,傳統工藝與文化遺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契機。展覽透過彼此之間的對話與交融,探索傳統工藝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的創新與轉化。
玻陶廠為緩解打房對本業的衝擊,積極採多元策略應對,台玻(1802)看好全球瘋AI帶動高階玻纖布需求,擴大低介電玻纖布Low DK2及低膨脹係數玻纖布Low CTE的產能及產線搶市;磁磚廠冠軍(1806)強攻綠建材,因應全球ESG潮流。
中釉(1809)6月30日舉行法說,三大事業中的陶瓷原料今年準備開發中東市場,如沙烏地阿拉伯等。新材料中的螢光片已對韓國客戶送樣測試,固態電解質材料樣品也在客戶實驗端進行測試。
台南關廟區「埤子頭II列冊考古遺址」,歷經3年多考古發掘調查,首度發現台灣首見清代「瓦漏窯(糖漏窯)」遺跡,文史界認為此一發現確立當地扮演台灣糖業發展史關鍵地位,訴求原地保留。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強調,現僅開挖部分遺跡,將爭取經費擴大開挖。
時尚精品藉由精心設計的展覽和充滿故事性的主題於日前落幕的米蘭設計展上成功製造話題,事實上Promemoria和Loro Piana Interiors等頂級義大利家具、居家品牌也有令人讚歎的工藝與義式美學,「易雅居藝術生活空間整合規劃」創辦人(Angela Yi)易英謨指出,從色彩來看,白、磚紅和綠色為流行色,而設計的「進化」和「創新」則是2024米蘭設計展的關鍵字,她也透露易雅居下一階段的進化。
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孫超大師於2月19日辭世,享壽96歲。文化部長史哲聞訊表達深切不捨,表示孫超在人格、態度、技藝、傳承和志業推廣的展現上,都是卓絕工藝家的寫照,對於台灣當代陶藝美學及工藝技法新創,具卓越成就。文化部將呈請總統頒發褒揚令,表彰其對台灣陶瓷藝術的貢獻與傳承。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1月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佈2023年田野考古新發現,來自四川、福建、湖北、陝西、新疆、內蒙古的6個考古項目成功入選。這6個項目為何能入選?它們為揭秘不同時期的歷史帶來了哪些實證?2023年田野考古新發現,時間跨度大、地域範圍廣,卻有一個共通之處,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