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鋁價格的搜尋結果,共13

  • 不只貴金屬獨強 銅、鋁錢景俏

    不只貴金屬獨強 銅、鋁錢景俏

     花旗策略師預測,黃金走勢一再創新高,而白銀價格也觸及逾十年來的高點,而近期貴金屬的漲勢將持續,還會帶動銅、鋁價格一併走揚。

  • 不只黃金一路創新高 分析師看好2大金屬前景

    不只黃金一路創新高 分析師看好2大金屬前景

    黃金走勢一再創新高,而白銀價格也觸及逾10年來的高點。花旗策略師預測,貴金屬的漲勢將持續,並帶動銅、鋁等其他基本金屬。

  • 《鋼鐵股》今年EPS拚翻倍增 大成鋼量價衝4字頭

    大成鋼(2027)周二股價逆勢走揚,觸及40元關卡,成交量居個股第二。受到關稅即將公布,台股高檔惴惴不安,大成鋼挾帶美國製造,加上關稅不確定性降低,有望提升客戶信心,量價齊揚狀況下,下半年正面看待。法人評估,大成鋼今年EPS挑戰倍數成長,並將投資評等為強力買進,目標價達47元。

  • 美50%鋼鋁關稅開鍘 英留校察看

    美50%鋼鋁關稅開鍘 英留校察看

     全球鋼鋁業者再次被拖進關稅惡夢。美國總統川普美國時間3日簽署行政命令,4日起把所有進口美國的鋼鋁關稅率從25%翻倍調高至50%,對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與韓國業者衝擊最大,僅英國被課徵25%,暫時留在觀察名單內。白宮並表示,已催促各國趕緊在6月4日前提出最佳貿易談判方案。

  • 《鋼鐵股》大成鋼Q1每股盈餘0.67元7季高 下修財報盯2數據

    大成鋼(2027)今年第一季營收成長雙增雙位數,推升毛利率、獲利顯著成長表現,EPS符合預期,單季基本每股盈餘0.67元,創下七個季度以來新高紀錄。美國關稅談判可望陸續達成協議,若投資環境仍佳,對後續幾個季度出貨仍可期,然關注各類投資是否持續觀望縮手,若通膨持續上升、美國公債殖利率續漲,顯示市場信心仍有所打擊,美國製造業PMI可能持續在50之下,將不利於未來出貨動能。

  • 《鋼鐵股》大成鋼毛利率向上 法人首評喊買至52元

    大成鋼(2027)為美國最大不銹鋼與鋁捲板之進口通路商,並跨足鋁捲板製造。大成鋼美國製造,公司不銹鋼產品可以完全反映關稅的影響;雖然鋁原料進口將受到美國鋼鋁關稅的影響,導致生產成本微幅上升,惟公司鋁品報價亦將完全反映關稅,故產品毛利率趨勢向上,漲價效應將於今年第二季完全反映。產業復甦之路尚需觀察美國關稅政策,但身為美國鋼鋁關稅受惠者,考量大成鋼產業趨勢有利,本土法人首次評等為買進,目標價給予52元,不過須緊盯未來客戶回補庫存的意願。

  • 大成鋼、鈺齊-KY 動能踩油門

    大成鋼、鈺齊-KY 動能踩油門

     大成鋼(2027)補庫存循環啟動,出貨動能延續;鈺齊-KY(9802)受關稅影響不大,今年秋冬款產能增逾3成,第一季為營運谷底。

  • 《鋼鐵股》出貨動能不明朗 大成鋼重挫摔1個月低

    大成鋼(2027)視為高純度美國製造概念股,隨著美國關稅增加,將提高美國本土製造業設廠需求,後續訂單可期;但川普給予90天關稅喘息期,加上各國談判不確定亦不易,觀察通膨預期持續上升及美國公債殖利率飆漲,顯示市場信心已受到衝擊,接下來數個月的美國製造業PMI可能持續在50之下,不利於未來幾個季度的出貨動能,本土法人下修年度營收、獲利預估,並下調投資評等,不過目標價從45.7元略升至48.00元。

  • 權證市場焦點-大成鋼 在美生產受惠

    權證市場焦點-大成鋼 在美生產受惠

     美國總統川普將對加、墨、中等國家課徵高關稅,引起產業震動,大成鋼(2027)因在美國在地生產,反而受惠,股價連5日上漲達18.31%,成交量也擴大到7.2萬張。

  • 《熱門族群》大成鋼逆飆3個月高 鋼鐵軍團強悍抗空

    台股蛇年開紅盤,國外不確定因素出籠,指數補跌重挫千點,盤中仍維持近900點跌點,電子股滿目瘡痍,封測、記憶體一片綠油油,鋼鐵股相對有撐,大成鋼(2027)、大國鋼(8415)衝鋒上攻,大成鋼強漲8%拉出長紅K線,寫下3個月新高點,2025年以來漲幅達22.31%。大成鋼發言人林炳文表示,元月行情正常發揮,買氣確立且延續復甦趨勢仍要持續觀察。

  • 美、加關稅泥巴戰 牛津:大宗商品市場最慘烈

    美、加關稅泥巴戰 牛津:大宗商品市場最慘烈

    川普政府對加拿大輸美商品全面徵收25%關稅,加拿大總理杜魯道亦宣布對部份美國商品課徵25%報復性關稅。牛津經濟研究院2日發布最新報告,分析美、加互相提高關稅的可能影響,真實中槍的標的是大宗商品,主要是加拿大強項的原油、鋁、鋼、木材,且加國出口要轉移到其他市場將會很困難,將間接帶來美國和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美加都面臨重大損害的風險。

  • 綠色轉型 沒白吃的午餐

    綠色轉型 沒白吃的午餐

     「綠色通膨」(greenflation)於2022出現在美國《大西洋月刊》標題後、開始引起廣泛討論;意指氣候變遷的成本與代價,後擴充解釋為因應氣候變遷成本的增加,更普遍的說法是能源(綠色)轉型或去碳化的代價。

  • 時論廣場》綠色轉型 沒白吃的午餐(吳珮瑛)

    時論廣場》綠色轉型 沒白吃的午餐(吳珮瑛)

     「綠色通膨」(greenflation)於2022出現在美國《大西洋月刊》標題後、開始引起廣泛討論;意指氣候變遷的成本與代價,後擴充解釋為因應氣候變遷成本的增加,更普遍的說法是能源(綠色)轉型或去碳化的代價。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