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開漳聖王的搜尋結果,共89筆
國民黨副主席張榮恭在專訪時表示,中國人的概念就是「民族認同」,中國人的表述就是「炎黃子孫」。先將「國家認同」存而不論,因為確實會有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與在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剪不斷、理還亂,主權與治權,重疊、分立的問題。而從「文化中國」的範疇切入,暫繞開「政治中國」,強調同根同源、血脈相連。
桃園市大園區五福宮28日舉辦慶成祈安三朝圓醮大典。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大園五福宮是地方信仰重心,香火鼎盛,長年凝聚信眾向心,象徵地方文化與宗教傳統的延續。這次圓醮大典莊嚴隆重、場面盛大,不僅展現地方信仰力量的凝聚,也體現社區共同守護文化根脈的精神。
有近300年歷史的桃園市大廟景福宮,曾入選全台10大月老之一,連3年舉辦的未婚聯誼活動都促成數對佳偶,廟方6日趁中秋佳節、月老生日時再辦第4屆聯誼,在精心設計的破冰活動中,100對單身男女從害羞靦腆到嗨起來同歡,最終有12對佳偶配對成功。
傳統古樸的桃園大溪小鎮31日迎來超級巨星!尼克當家中鋒唐斯(Karl-Anthony Towns)趁著參加珍珠海岸國際音樂祭的熱潮,旋風造訪大溪老街,化身文化探險家,一路從欣賞百年牌樓、品嘗庶民小吃到挑戰陀螺,最後再親眼見識神將陣頭的震撼演出。整趟行程不僅玩得大呼過癮,更成功透過他的國際影響力,向全世界介紹桃園的迷人風采。
桃園大廟景福宮舉辦年度盛事「2025成年禮」,吸引將近三百位學子參加,在神明庇佑與親友見證下,依循古禮完成成年儀式,象徵正式邁向大人之路,孩子們向父母深深一鞠躬並擁抱感恩,不少家長忍不住落淚,現場充滿感動與喜悅。
台北車站今天舉辦「第三屆萬佛揚善.百萬神知識」啟動儀式,邀集各宗教出席,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台北車站是全台交通樞紐,此舉更是展現台灣尊重多元宗教、彼此交流支持的重要場域。
第3屆「萬佛揚善.百萬神知識」啟動儀式今日上午在台北車站展開。活動透過宗教體驗與信仰交流,向社會傳遞包容與善良精神,展現台灣多元信仰共榮的價值。桃園大廟景福宮受邀參加盛會,首度駐駕台北車站。
全台唯一以台語為主軸的站立式選秀節目《Talk Talk秀台語》,網路特別企劃《Talk Talk秀台語-全民練喙花》上周由「全球巨星」陳孟賢與阿翔在中壢樂君亭主持,兩人一搭一唱,笑聲不斷。面對阿翔調侃他的「全球巨星」封號,陳孟賢幽默解釋:「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小琉球人,全小琉球就我一個明星,所以我是『全小琉球的巨星』!」逗樂大家。
面臨罷免的國民黨桃園四選區立委萬美玲,今早在兒子陪同下前往投票,她笑言前天日曬、昨天雨淋,今天終於迎來好天氣,提醒大家投票到下午4點,要記得攜帶投票都知單、身分證和印章,面對記者詢問昨晚睡好不好,她微笑表示:「很好,謝謝!」
台中市長盧秀燕5日上午在立法委員林沛祥陪同下,回到基隆市奠濟宮參拜,她強調,去年她陪面臨罷免案的基隆市長謝國樑參拜,果然順利度過罷免案,相信她5日陪林沛祥參拜,也會讓他順利過關。她強調,這次的反罷免為的不是林沛祥,而是民眾要站出來,利用手中的不同意罷免票,要求總統及執政黨立刻停止政治操弄,回歸國政拚經濟。
太陽漸漸下山,基隆廟口夜市像閃閃發光的噴泉在唱歌。
桃園市政府於2023年至今投入總經費逾6億2040萬元,推動古蹟與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規劃設計、工程與監造。另至今年5月止,已完成13案24件一般古物指定,並公告登錄3案民俗無形文化資產,進行5案原民口述傳統列冊追蹤。積極活化古蹟歷史建築,引入民間營運與文化展演,讓文化藝術融入市民生活。
最近陸委會發布第67次諮詢委員會議與會委員發言重點,主題為「中共推動福建兩岸融合發展對台文化宗教交流之觀察」。其中有些觀點認為,中共對宗教活動的監控與管制非常嚴格;又修訂宗教管理相關法規,規定內容模糊及高度不確定,增加台灣民眾赴陸宗教交流的風險。
近日大陸福建泉州富美宮來台參加白沙屯媽祖遶境,一時反對兩岸宗教交流者宣揚「媽祖統戰」甚囂塵上,尤其是陸委會更是宣稱要嚴處。所謂媽祖統戰其背後危害性,恐怕是在政治邏輯上擔心大陸將藉由兩岸宗教交流,從形塑宗教信仰根源大陸為主、台灣為輔,建立宗教中國化及主體性;進而透過宗教文化信仰認同,產生國族認同、政治認同。
近日大陸福建泉州富美宮來台參加白沙屯媽祖遶境,一時反對兩岸宗教交流者宣揚「媽祖統戰」甚囂塵上,尤其是陸委會更是宣稱要嚴處。所謂媽祖統戰其背後危害性,恐怕是在政治邏輯上擔心大陸將藉由兩岸宗教交流,從形塑宗教信仰根源大陸為主、台灣為輔,建立宗教中國化及主體性;進而透過宗教文化信仰認同,產生國族認同、政治認同。
有近300年歷史的桃園大廟景福宮,首度迎來新人在廟內舉辦婚禮儀式,潘俊哲與徐潔怡今良辰吉時,選擇在景福宮開漳聖王與月老神君暨眾神的見證之下,締結良緣,完成終身大事,成為史上首對在桃園大廟中結為連理的新人,殿內喜氣洋洋,洋溢著濃濃的幸福氛圍,廟方也評估籌辦集團結婚,讓信仰融入生活。
每年3月底到4月中都是中正機場的運送高峰,除了東南亞和日、韓觀光客外,最多的是從各國返台的華僑以及往返兩岸的台灣同胞,大家的主要目的都是清明回鄉掃墓祭祖,因為敬重祖先、不忘本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吃果子拜樹頭」是我們共同的價值觀。
(一)四百年前中華文化已在台灣紮根
彰化市國定古蹟威惠宮主祀「開漳聖王」,14日適逢聖王聖誕日,廟方準備了由600包小包裝米組合而成的「賀壽大神龜(米龜)」向聖王祝壽。大神龜重達180公斤相當吸睛,讓前來參與祝壽大典的民眾嘖嘖稱奇,將由擲出最多聖杯並捐香油錢3萬8千8百元信眾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