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阻止中國的搜尋結果,共393筆
針對大陸可能犯台,美國企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庫伯撰文示警,單純建立嚇阻能力恐怕不夠,台灣抵禦解放軍第一波侵略是必要的卻不夠,美國若想嚇阻大陸,就必須說服北京,華府還有另一套結束戰爭的計畫,需要讓大陸明白美國能祭出懲罰手段,讓其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懲罰的威脅才是美國的最終王牌。
多年來,美中兩國在致命的芬太尼問題上陷入反覆對峙。白宮持續施壓北京,要求其阻止中國大陸企業向墨西哥出口製造芬太尼的化學原料,如今,川普稱習近平將協助打擊芬太尼,中方會兌現承諾嗎?專家也揭開先前最大的「卡關」關鍵點。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31日在南韓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峰會後受訪時表示,他不同意外界認為輝達向中國大陸銷售AI晶片會引發國安疑慮的看法。他強調,大陸封鎖輝達H20晶片進口,反而顯示陸方已擁有自主AI晶片技術與製造能力,「低估中國實力,實在太愚蠢了」。
據觀察者網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一系列對華政策連續遭中方強烈抵制,讓民主黨人抓住了關鍵把柄。當地時間10月29日,美國參議院民主黨人在一份關於川普關稅政策影響的最新報告中稱,川普正在「輸掉這場自己挑起的對華貿易戰」,讓中國佔據了上風。
美中領導人預計於10月30日在南韓慶州舉行「川習會」,這是川普重返白宮後首度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直接會晤,備受國際關注。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27)日在臉書撰文指出,台灣社會在每逢美中高層會面時,總會湧現不利台灣的陰影與焦慮,但長期觀察者都清楚,台美關係的緊密並非空喊口號,不過,游也提醒,川普個人風格難以預測,「會不會在川習會上說出令人意外的話,仍值得密切關注」。
近期受到矚目的高德斯坦再度發文,表示近期與民進黨人士交流,認為對方對兩岸認知脫離現實,令其想起當年的烏克蘭政府。不過學者認為,美國在印太地區針對中國的主流策略是「拒止戰略」,欲阻止中國在印太各國造成威脅,這是更大的戰略計畫,台灣並非單一問題,台灣與烏克蘭狀況截然不同,高德斯坦的說法已經嚴重受到中方戰略敘事的影響。
美國與華爾街銀行近期積極籌組總額高達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3兆元)的紓困援助計畫,不僅協助阿根廷度過經濟難關、擴大爭取鈾礦供應權,更是美國地緣戰略的一步棋,試圖將中國大陸的影響力阻擋在美國後院之外。
民進黨欲於立院本會期推動包括《反滲透法》、《資通安全管理法》、《國籍法》在內等十部法律之「國安十法」修法,宣稱是為保護民主、阻止中國滲透等為由而來。然而在野兩黨方面,已經表達不會全盤接受的態度,更甚者,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質疑執政黨此舉全然是為打壓政治異己而來。顯然法案未立,而紛爭已起。
民進黨欲於立院本會期推動包括《反滲透法》、《資通安全管理法》、《國籍法》在內等十部法律之「國安十法」修法,宣稱是為保護民主、阻止中國滲透等為由而來。然而在野兩黨方面,已經表達不會全盤接受的態度,更甚者,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質疑執政黨此舉全然是為打壓政治異己而來。顯然法案未立,而紛爭已起。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談話提及台海情勢時,對中國大陸「2027年攻台準備」說法表達懷疑,直言「不認為中國會這麼做」,並透露自己已受邀將於「明年初訪問中國」。而依據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1)日公布的十月最新民調,多數台灣民眾對川普阻止中國大陸武力犯台的「意願」並不樂觀,顯示社會對美國防衛承諾的信心出現動搖。
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RAND)近日發布報告指出,即使在美中激烈競爭的背景下,也有可能在幾個特定領域找到有限的穩定機制。在台灣問題上,作者們除了呼籲華府敦促台灣保持克制,也建議美國政府應創造一種情境,最大限度激勵北京採取漸進式統一路徑。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指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呼籲朝野支持「國安十法」修法是「帶頭造謠」,民進黨發言人韓瑩今(16)日痛批黃國昌,喊再多「執政黨造謠」,也抹不掉民眾黨候選人收受中資遭判刑,更蓋不住黃國昌與狗仔勾結跟監的醜聞。
輝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表示,中國在晶片領域僅落後美國「幾奈秒」,在晶片研發和製造方面具有極強潛力,呼籲美國政府允許美國科技企業在中國等市場競爭,以「提高美國的影響力」。
輝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表示,中國在晶片領域僅落後美國「幾奈秒」,在晶片研發和製造方面具有極強潛力,呼籲美國政府允許美國科技企業在中國等市場競爭,以「提高美國的影響力」。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年來,美國政府實施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晶片出口限制,企圖打壓中國晶片產業發展。但美國科技企業發現,美國的圍堵打壓並不能阻止中國科技的進步,中國企業正在努力繞開美國。
美國《華爾街日報》27日獨家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利用美國總統川普渴望達成貿易協議的時機,尋求川普在對台政策上做出重大讓步,正式表態「反對台灣獨立」。接近白宮的人士還透露,美方先前拒絕賴清德總統過境,就是為了避免在大罷免之際,拉抬民進黨聲勢,進而把美國捲入台灣政治。
眾所矚目的川習會可望在不久後登場。美國《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尋求美國總統川普做出重大讓步,公開「反對」台灣獨立。報導指習近平視川普渴望達成貿易協議,正是推動他首要目標的機會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力推製造業回流,但《經濟學人》卻撰文直指,中國製造已占全球總量3成以上,川普無力阻止中國崛起成為製造業超級大國。但觀察中國境內市場,產品價格連年下滑,製造商紛紛轉往外銷,即便國內需求上升,但生產速度過快,只能再由出口消化過多的產量,加上他國政客無意抑制中國製造產品傾銷,中國製造勢不可擋。
美國政府即將發布新版《國防戰略》(NDS),日媒稱,內文鎖定「防止中國取得台灣控制權」,並納入美軍介入台海危機的設想。《產經新聞》報導,文件將以「以實力求和平」為基調,要求台灣大幅強化防務;《日經新聞》則警告,若美國在亞洲防線排除韓、台,恐助長北韓與中國強硬姿態,增加區域衝突風險。
日本《產經新聞》昨發自美國華府的報導,美國防部前政策顧問吉原恒淑接受該報專訪,透露了美國川普政府在即將公布的新《國防戰略》報告,把防止中國大陸武力奪取台灣的嚇阻措施列為優先政策。據悉,文件中也納入要求台灣加強自我防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