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阿里山鐵路的搜尋結果,共22筆
民進黨青年局局長陳冠廷今(28)日率團拜會日本自民黨青年局,與新任局長平沼正二郎舉行首次正式會談。雙方就建立「制度化」交流機制達成高度共識,並針對台日共同面臨的少子化、青年政治參與低落等內政挑戰,進行了深入的實務經驗交換。
嘉義是阿里山的入口城市,隨著森林鐵道的修築、通車,發展成為木材之都。搭上檜木列車駛入車庫園區,檜意森活村體驗手作之樂,造訪愛木村認識木材,在在豐富了木都之旅。而新興的美食基地、人氣夜市小吃、夢幻溫室花園,讓旅程更加精采。
如果把台灣民眾逛夜市、參拜廟寺、出差住飯店、汽車旅館休息、吃鼎泰豐、蚵仔煎、買鳳梨酥、茶葉等都列入國民旅遊花費的話,那麼國人的國民旅遊花費不只不會低於出國旅遊,甚至還會高於出國花費數倍以上。但如此的數據,對了解國人國內、國外旅遊熱度花費移轉會有助益嗎?
去(2024)年12月發生婦人違規闖入阿里山林業鐵路軌道區,無視鳴笛仍忘情自拍,慘遭列車擦撞摔斷腿後,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一改以往軟性勸導,改採不定期會同警方取締鐵腕作為,今天(13日)上午果然又發現5名遊客違規走在軌道,取得遊客身分後,後續將由竹崎分局函送交通部鐵道局裁罰,每人最高可處5萬元罰鍰。
就是要永續!嘉義新悦花園酒店年初取得國際綠色旅行標章2星認證後,國內獲得環保旅館金級標章,近日再獲頒「第六屆國家企業環保銅級獎」殊榮。國家企業環保獎是國家最高環保榮譽獎項,今年總計127家企業參加選拔,參與多為上市櫃公司及高科技產業,新悦花園酒店能以非上市櫃公司及獨立品牌飯店之姿脫穎而出,實屬不易。
在阿里山林業鐵路服務長達41年,一家3代都是林鐵人的翁幸昭,畢生蒐集大量林鐵相關資料、老照片和文物,退休後,偶爾在活動擺攤展出收藏;在嘉義縣竹崎文教基金會邀請、協助下,正展開近1個月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文物展」,吸引許多鐵道迷來看展、暢聊,談到阿里山鐵路的從前與現在,翁幸昭滔滔不絕數小時不倦,現最大心願是希望日後竹崎鄉能設鐵道博物館,讓林鐵重要節點再展風華。
阿里山林業鐵路今年修復、重新啟用,沿線地區的航空影像也由歷史研究者費時三年整理成專書,15日舉行《復返阿里山》新書發表會,透過二戰時美軍航空偵照等80年來的歷史航照檔案,窺看阿里山鐵路歷時變化。
交通部觀光署訂下2024年要有1000萬旅客訪台的目標,但1至7月總計僅430萬人次,交通部長李孟諺表示,國際旅客受地震、颱風及兩岸情勢的影響,數量確實不如預期,但下半年目標不變並積極行銷,接下來會針對國際旅客推出優惠,包括機票買2送1、高鐵票買1送1、團客補助提高等。
日本名古屋市教育委員會所組織的高校海外見學團共20名日生,近日到嘉義市見學,嘉義高中、嘉義女中學生擔任「一日學伴」陪同參訪、體驗活動,更帶著日生一起吃雞肉飯、砂鍋魚頭,共享台日不同文化,嘉義市政府民政處表示,這是和名古屋市政府第2次合作,雙方都有意將每年暑假高校生交流的方案變長期合作,目前正在洽談中。
阿里山森林鐵路在民國98年遭受莫拉克風災重創,進入長達15年的修復工程,在嘉義縣政府、農業部林業、自然保育署與相關單位通力合作下,今年5月完成「42號隧道」工程,7月6日正式恢復全線通車,今(19)日在阿里山車站舉辦全線通車感恩活動。
日本「一般社團法人台灣世界遺產登錄應援會」有感日據時期,阿里山珍貴檜木許多被砍伐運往日本,繼去年應援會成立10周年,在阿里山植樹種下台灣扁柏後,近期又以「重現阿里山地區千年檜木林」目標,募款120萬日圓,30日將款項捐給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將做為阿里山造林之用,期待千年後能重現阿里山檜木森林榮景。
地震嘉義搖不停,阿里山林鐵文資處打造的觀光列車「栩悅號Vivid Express」委外營運套裝遊程開賣,23日試運行至竹崎站安全無虞,並預告「福森號」7月1日啟動,嘉義市長黃敏惠稱讚阿里山林鐵包套旅遊將帶動嘉義觀光再升級、更國際化。
嘉義布袋近日頻繁發生地震,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李伊婷指出,據統計該地區從4月1日起至14日,已累積21起有感地震,研判是0403花蓮大地震造成的應力調整,與梅山斷層應無關。阿里山鐵路中斷15年,力拚今年7月全線通車,但近來嘉義地震連連,14日上午小火車行經鄰近交力坪車站處,發現有樹倒塌無法行駛只好原車返回。
阿里山鐵路因莫拉克風災及杜鵑颱風造成崩塌,小火車中斷15年,力拚今年7月全線通車,但近來嘉義地震連連,14日小火車行駛至交力坪車站處因樹倒塌無法繼續前進,3個班次列車共562名乘客無法上山,原車返回嘉義,林鐵及文資處表示,加強巡檢,盼如期通車。
阿里山小火車今(14)日上午10時33分行經37K+900(鄰近交力坪車站)發現有樹倒塌,無法上山,林鐵及文資處表示,嘉義開往奮起湖、十字路車站的3個班次列車受影響,停靠在獨立山、梨園寮及交力坪,因無法及時排除障礙,原車返回嘉義,去回程562人可於1年內退票。
台18線阿里山公路原始起點在嘉義市區,因高鐵大道完工,該起點於2007年改到嘉義縣太保市,近年嘉義市積極爭取在台18線原始起點設永久性地標,並將里程起點改回嘉義市,面對市長黃敏惠再度喊話,公路局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指原始起點已解編,里程、路線變更完成法定程序已17年,再改回來有相當難度,需考量民眾想法。
嘉義市長黃敏惠日前參訪東京都日本橋的「日本國道路元標」後,再次籲請中央將台18線里程起點改回嘉義市,並建置永久性地標,對此,公路局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回應,已完成地標設計,至於台18線自2007年起點就改到目前位置,原起點已解編也完成法定程序,再改回來有相當難度,需考量民眾想法。
阿里山賓館百年檜木歷史館「1913舊事所」,前身為1913年興建的「阿里山林場俱樂部」,見證阿里山鐵路與林場興衰,富有舊時風情。目前歷經硬體修整與重新策展,以全新面貌對外開放,藉由阿里山地區獨有資源條件,凝聚當地文化與自我認同感,展現讓人驚艷的亮點,進一步與國際接軌。
國寶級SL-21號蒸汽火車頭1912年製造,車齡已111歲,停止運行後在嘉義公園教育展示長達40年,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為讓老火車頭重新回到阿里山鐵路軌道上,斥資2200萬元,歷經18個月修復、9個月試車,讓老火車頭重生,明年1月起,SL-21號蒸汽火車將聯掛檜木車廂,投入「檜來嘉驛」列車運駛。
國寶級21號蒸汽火車頭1912年製造,車齡達111歲,停用後在嘉義公園展示長達40年,為讓老火車頭重新回到阿里山鐵路運駛,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斥資2200萬元,歷經18個月修復、9個月試車,明年1月起,21號蒸汽火車將聯掛檜木車廂,投入「檜來嘉驛」列車運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