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陸秀夫的搜尋結果,共05筆
北宋與金結成「海上之盟」滅遼,最終釀成靖康之難;南宋又與蒙古聯手滅金,結果蒙亡宋,隨兩宋皆以「聯夷制敵」為策,卻不知盟友終將反噬。《搜狐網》歷史專欄解析,從高梁河的潰敗到崖山海戰的悲歌,這段歷史印證「歲幣買不來和平,聯盟也替代不了實力」,唯有強盛才能決定命運。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有些巧合令人瞠目結舌,仿佛世界真的在輪迴。根據《搜狐網》報導,從秦朝與隋朝的短命、漢唐的鏡像、劉邦斬白蛇的傳說、宋朝的「童始童亡」,以及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與明朝的代數終局,這些事件看似偶然卻藏著驚人巧合,令人不禁思索,歷史究竟是巧合還是早已注定。
南宋常被認為軟弱無能,卻在歷史關鍵時刻展現驚人力量,它憑藉一己之力,硬撐蒙古鐵騎長達40年,並在釣魚城擊斃大汗蒙哥,迫使西征受阻,間接保住了歐洲的存亡。同時,南宋經濟高度繁榮,GDP佔全球四分之一,人均富庶領先世界。然而這樣的「隱形強國」,最終卻仍走向滅亡,留下耐人尋味的歷史啟示。
根據《品傳媒》報導,首先,AIT可能有「撤僑計畫」,「疑美論」再起。其次,美國希望台灣軍備預算要提升到占GDP的3%,但是武器卻未能如期交付,目前美國積欠台灣的軍售總額已高達205億美元。最後,彈藥的積欠總額亦達到26.61億美元,占比13.0%,對台灣的整體安全上產生嚴重的影響。
蒙古帝國在成吉思汗的統領下從蒙古高原崛起,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擴張戰爭。尤其在西征過程中,蒙古鐵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度進逼歐洲腹地,橫掃中亞、西亞及東歐,令各國聞風喪膽。蒙古軍以迅捷機動、組織嚴密和殘酷戰術著稱,短短幾年間征服了無數國家與民族。然而,這支鐵血之師在攻打南宋時,卻陷入漫長的戰爭泥淖,足足花了近70年才得以攻下江南,實屬反差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