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陸車的搜尋結果,共669筆
富采(3714)周五召開線上法說會,公布今年第三季財報。富采今年虧損連續四季,今年第三季虧損,雖然季比略微改善,但年比損失擴大,單季每股虧損0.83元。前三季淨損19.33億元 年減153.71%;累積基本每股虧損2.62元,遜於去年同期的每股虧損1.02元。今年第三季旺季不旺,展望第四季,面臨傳統淡季,富采持續改善產品組合。至於明年狀況,看好感測、micro led、車用領域。
車用PCB保險盒新產品出貨放量,胡連(6279)10月合併營收達9.91億元,月增14.22%,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由於第4季為傳統旺季,胡連表示,今年第4季及全年營收可望創下歷史新高,法人預估,胡連今年有望挑戰賺一個資本額,今天盤中股價強勢走高。
大陸電動車廠賽力斯5日在港上市,募資淨額達港幣140.16億元,不僅成為史上規模最大的大陸車廠IPO,也是年內全球規模最大的車廠IPO。但賽力斯上市首日卻遭遇開盤跌破發行價的窘境。截至當日中午,股價下跌2.97%至港幣127.6元,雖然收盤驚險追平發行價港幣131.5元,但已為市場投下變數。
在舜帝陵拜殿門口,懸掛一幅對聯:「至孝千秋一德,篤親萬里同風」。這幅對聯是已逝國民黨大老陳立夫96歲時所題。陳立夫的孫子陳紹誠、陳紹仁兄弟當天也出席了「祭舜帝 傳仁心 旺天下 乙巳年旺旺集團祭祀舜帝典禮」,更添家族與歷史的連結感。原來,陳姓正為被視為舜帝後裔之一的「大宗」姓氏。
車燈零件廠帝寶(6605)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實施等因素影響,不僅成本增加,也影響市場買氣,使得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144.19億元、年減3.22%,營業利益24.26億元、年減17.38%,稅後純益14.66億元、年減37.28%,EPS為8.84元。
大陸汽車市場「以舊換新」政策推升新車銷售,也讓二手中古車庫存快速攀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25年上半年中古車累計交易957.01萬輛,年增約2%,交易金額突破人民幣(下同)6,000億元。為加速去庫存,業者轉向拍賣平台,甚至出現新能源車「千輛打包」出清的罕見現象。
儘管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影響客戶拉貨,導致前三季營收略減,華勝-KY(2248)董事長陳鏗勝4日於法說會表示,目前在手訂單量不小,再加上泰國新廠預計明年5月投產,樂觀明年海外訂單至少成長30%,營收應可回雙位數成長。
大陸車市競爭激烈,價格戰白熱化,電動車龍頭比亞迪也難逃獲利下滑的困境。31日,比亞迪在H股與A股雙雙重挫,創下今年最低價。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警告,保時捷獲利暴跌這一槍或為歐洲車市噩耗前兆,而比亞迪「成長放緩」可能只是大陸新能源車「算總帳」的開端,未來2、3年,新能源車市大淘汰賽恐將非常慘烈。
大陸電動車席捲全球,多國都對大陸車廠的海外快速擴張感到憂慮。全球第4大汽車製造商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前執行長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直言,大陸汽車製造商最終將成為歐洲工廠與就業的「救世主」,然而其悄悄進行的收購顯然將加速部分西方業者的消亡。
全球第4大汽車製造商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前執行長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近日在接受法國《回聲報》(Les Echos)專訪時語出驚人,直言特斯拉正遭受大陸頂級新能源車製造商的強烈衝擊,甚至預測這家美國電動車巨頭可能在10年內不復存在!
晶圓代工大廠力積電(6770)今(21)日召開線上法說,總經理朱憲國表示,記憶體代工市況續熱,2025年第四季價格仍有上漲空間,預期此波供需不平衡態勢應會持續至2026年上半年,邏輯代工市況挑戰則較多,而持續樂觀的AI趨勢亦有4點外部因素須密切觀察。
前台灣銀行松江分行襄理陳守樸,涉嫌於2000年盜賣10.2億元公債,但他案發前潛逃大陸疑「詐死」,下落不明,事後台銀雖追回6億餘元,但仍有3億5500萬元匯往海外,創下銀行行員監守自盜金額最高紀錄,被台北地檢署依《貪汙治罪條例》發布通緝,由於陳守樸逃亡迄今超過25年,追訴權時效完成,檢察官昨(20)日將陳守樸不起訴。陳的生死、金流成為謎團。
川普上任後大舉調整電動車補貼措施,重新擁抱傳統能源,雖能夠強化美國製造與製造業發展,但此舉也挨批開倒車,美媒CNN更是怒轟,川普在電動車議題上的退縮,對最大競爭對手也就是中國大陸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大陸車企巨頭比亞迪和浙江吉利汽車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向大陸市監總局備案召回計劃,合共召回逾16.1萬輛汽車。
順德(2351)積極布局半導體與AI伺服器產業,16日啟動彰化舊廠改建工程。順德表示,國際IDM大廠積極布局伺服器電源管理產品,帶動相關零組件需求持續升溫,順德AI領域相關營收2026年可望倍增,2028年新廠完工後大幅提升產能與精度,將成為營運再創高峰的關鍵動能。
電動車熱潮降溫,從美國蔓延至全球,就連大陸市場也受到衝擊,研究機構AlixPartners甚至預估,大陸現有的車商高達129家,但到了2030年僅剩下15家活著,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台灣汽車貴得離譜,特斯拉新版Model 3在台灣賣169萬新台幣,大陸只需要105萬,BMW Z4台灣售價372萬,大陸只要212萬,換言之,前者台灣貴0.6倍,後者貴0.75倍,離譜的價差令人咋舌,更揭示汽車市場的扭曲。一水之隔的海峽,竟成為一道深不見底的價格鴻溝,消費者只能吃悶虧。
台灣汽車貴得離譜,特斯拉新版Model 3在台灣賣169萬新台幣,大陸只需要105萬,BMW Z4台灣售價372萬,大陸只要212萬,換言之,前者台灣貴0.6倍,後者貴0.75倍,離譜的價差令人咋舌,更揭示汽車市場的扭曲。一水之隔的海峽,竟成為一道深不見底的價格鴻溝,消費者只能吃悶虧。
大陸新能源車產業近年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新疆成為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而大陸新能源車能從新疆「跑」向全世界,則離不開穿梭霍爾果斯陸路口岸的「汽車擺渡人」,這一來一往助推新能源汽車的進軍海外,也連帶催生外貿新職業。
大陸車市競爭白熱化,呈現嚴重的M型化趨勢。最新數據顯示,9月市場上有多達338款車型銷量竟不到1,000輛,占總車款數的一半。同時,僅17款熱門車就囊括整體市場超過2成的銷量。儘管市場銷量高度集中,但受惠於政策支持與新車效應,9月整體產銷量創下歷史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