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零和博弈的搜尋結果,共174筆
在大陸與美國元首川習釜山會晤後,大陸駐美大使謝鋒3日晚間以網路視訊方式,在上海舉行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2025年度中國運營大會交流晚宴上發表致詞。他挑明「台灣、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四條紅線」,希望美方避免觸碰這些紅線、引發麻煩;並主張對話勝於對抗,強調關稅戰與科技戰是「走不通的死胡同」。
據大陸駐美國大使館11月4日消息,謝鋒大使在上海舉行的美陸貿易全國委員會2025年度中國運營大會交流晚宴上,透過網路視訊發表了「雲」致辭。對於陸美先前元首會晤、高層經貿磋商達成的共識,謝鋒呼籲美方,「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也不能節外生枝,不要打零和博弈的小算盤,更不要動損人利己的壞心思。」謝鋒也把話挑明,「台灣、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四條紅線,希望美方不挑事、不越界。」謝鋒還對美國工商界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做「早起鳥」,抓住歷史機遇;二是做「推進器」,助力雙邊關係;三是做「催化劑」,促進友好交往。
川習會界定了兩大強權領袖平起平坐的同儕競爭關係,更彰顯美中戰略競爭未必是零和博弈,在平等、尊重、互惠原則上共創雙贏,並非不可能。川習都是政治強人,都對全球地緣政治投入新變數,如何掌握未來一年的緩衝期,重塑美中雙邊關係及全球貿易體系,將是兩國領導人政治智慧與戰略定力的考驗。對賴政府而言,能否緊抓新情勢脈動即時因應,更是台灣2300萬人民安全與繁榮之所繫。
川習會界定了兩大強權領袖平起平坐的同儕競爭關係,更彰顯美中戰略競爭未必是零和博弈,在平等、尊重、互惠原則上共創雙贏,並非不可能。川習都是政治強人,都對全球地緣政治投入新變數,如何掌握未來一年的緩衝期,重塑美中雙邊關係及全球貿易體系,將是兩國領導人政治智慧與戰略定力的考驗。對賴政府而言,能否緊抓新情勢脈動即時因應,更是台灣2300萬人民安全與繁榮之所繫。
據觀察者網報導,談到國際貿易這一問題,往往應當從互利共贏的合作角度來看,可在一些西方人士,卻一直用零和博弈的思維思考這一問題。據路透當地時間10月18日報導,德國中央銀行行長、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約阿希姆·納格爾(Joachim Nagel)當天宣稱,在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中,歐洲需要「採取更具攻擊性的方式」,以保護自身及其企業的利益。
繼稀土對上晶片的管制、互徵船舶徵收港口費後,美中在幾輪談判後進入十月風暴:美方在揚言將中止與中國的食用油及其他商品貿易往來,以作為中國暫停採購美國大豆反制的同時,亦表示若中方不放寬稀土管制,將不排除驅逐在美的全部中國留學生,甚或進一步祭出金融管制。
當一位國家領導人在聯合國這樣的國際舞台上發言時,人們本能地期待這不僅是外交辭令的展演場域,更應是對世界局勢的深刻洞察與未來方向的揭示。但最近美國總統川普在聯合國以一場充滿自誇與偏離事實的演說,顛覆了這樣的想像。他不僅語出驚人地批評他國「正在走向地獄」,還將一場全球關注的國際會議轉變為一場充滿怨懟與情緒發洩的個人秀。
當一位國家領導人在聯合國這樣的國際舞台上發言時,人們本能地期待這不僅是外交辭令的展演場域,更應是對世界局勢的深刻洞察與未來方向的揭示。但最近美國總統川普在聯合國以一場充滿自誇與偏離事實的演說,顛覆了這樣的想像。他不僅語出驚人地批評他國「正在走向地獄」,還將一場全球關注的國際會議轉變為一場充滿怨懟與情緒發洩的個人秀。
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上任以來,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和產業關稅,將其第一任期的美中貿易戰擴大為全球貿易戰,同時以超級強權的姿態介入地緣政治紛擾,表面看似乎牢牢鞏固了美國的霸權地位,實則與盟友漸行漸遠,同時讓競爭對手愈走愈近。
北美最大的AI產業會議「2025 Ai4」落幕了,在諸多探討企業應用和倫理框架的議程中,當屬兩位AI巨擘,傑佛瑞.辛頓(Geoffrey Hinton)與李飛飛發表的主題演講,最具視野高度。
美俄元首川普、普丁會面談俄烏停火、領土改變,但烏克蘭人民、總統澤倫斯基都被排除在外。而《金融時報》7月也曾報導,川普已展現出某種程度的意願,將台灣作為談判籌碼。
中美於瑞典經貿談判如火如荼之際,美國重量級企業團到訪中國,除釋放對話訊號,也尋求中國商機。中國民航局局長宋志勇28日會見波音高層,波音預料有望爭取新訂單。時隔1日後,大陸工信部長李樂成也會見由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主席辛柏文率領的美重量級商界代表團,鼓勵美企持續投資中國,實現共贏。
台灣首次大罷免24席藍委及新竹市長以全數否決收場,美國《富比世》雜誌指出,結果凸顯台灣民意對民主制衡的渴望,也揭示在野陣營為求生而聯手的現實考量。藍白兩黨氣勢大升,有利重塑兩岸論述,文中建議綠營應反思兩岸關係,也不應將台海衝突視作無可避免。
大陸官媒人民日報25日發表評論員文章稱,近段時間,在一些外賣平台,「低價換市場」、「以價換流量」的行為引發關注和討論。日前,市場監管部門已約談相關企業。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本質上是現代帝國主義的重現。他不僅將國際貿易視為零和博弈,更以「美國吃虧」為藉口,祭出懲罰性關稅、貿易制裁與技術封鎖,將全球經濟拖入關稅戰與科技冷戰。這並非單純的經濟手段,而是帝國主義時代「以強權重塑規則」的當代翻版。
大陸央視報導,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汽車產業交出亮眼答卷,產銷量首次雙雙突破1500萬輛大關,新能源汽車占比超44%。產銷兩旺的同時,大陸車企加速揚帆出海,以技術創新和本地化戰略為世界汽車產業格局注入新動能。
曾在川普第一任期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副代表的前官員比曼(Michael Beeman)17日(當地時間)在一檔由韓美經濟研究所(KEI)公開的Podcast節目中表示,鑑於美國總統川普正試圖將高關稅體系轉變為新的貿易規範,即使韓國再怎麼努力,也很難完全避免遭課雙位數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