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雷達系統的搜尋結果,共314筆
據《虎嗅科技》公眾號報導,機器人養老的故事,已經被社交平台玩壞了。「玩不起了是不是?不玩兒了,不玩兒了!」老人在多次耍賴仍輸給賽博(cyber,意指網路虛擬)對手後,怒摔棋子轉身就走。
立陶宛總理魯吉尼涅(Inga Ruginiene)表示,由於白俄羅斯的空飄氣球持續騷擾領空,計劃永久關閉與白俄羅斯的邊境,並擊落任何進入其領空的氣球。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台灣之盾(T─Dome)」建軍構想,國防部表示將依指示規畫。據透露,我對美採購的3套「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首批裝備年底可望運交抵台。NASAMS也是「台灣之盾(T─Dome)」的一環,軍方有意再增購,並編列於軍購特別預算項目。
世人已見識過中國利用光學衛星偵測隱形戰機的能力。例如,吉林-1號商業衛星成功了追蹤1架穿越雲層機動的F-22戰機,展現了民用衛星系統在軍事偵察上的潛力。
《華爾街日報》15日報導,美國陸軍近日在關島軍事基地內,測試一套耗資約80億美元「關島防禦系統」的全新防空雷達。該計畫是五角大廈推動印太戰略核心轉型的一環,正將關島轉變為太平洋戰略錨點,威懾日益強大的中國軍隊,防止其武力攻占台灣,並展示美國隨時準備戰鬥的決心。
電源供應器廠環科(2413)耕耘毫米波雷達技術有成,董事長歐仁傑表示,環科哨兵雷達系統應用在汽車保全監控領域,被韓國汽車大廠現代起亞集團採用,將裝配在該集團的新車款。
稀土,被譽為「工業維生素」,是17種化學元素的總稱。它們並非字面意義上的「稀有」,但其開採、分離和提純的過程技術複雜、成本高昂且對環境影響巨大。這正是中國能夠主導全球市場的關鍵。目前,中國不僅供應全球超過60%的稀土礦產,更掌握著近90%的精煉與加工產能。即便西方國家能夠開採出原礦,也極度依賴中國的技術將其轉化為可用的高純度材料。
賴清德總統10日發表國慶文告,並首度提及要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有效攔截的防空系統。對此,作家「漂浪島嶼」點出隱憂,直言構思很美好,但現實卻很殘酷。
大陸商務部9日連發多個公告,6個跟出口管制有關,1個涉及不可靠實體清單,在出口管制部分,有4個涉及稀土。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關鍵礦物安全計畫主任巴斯卡蘭指出,這是中國首次採用「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即便僅含有微量中國生產的稀土,或使用中國開採、加工或永磁體技術,外國公司出口磁鐵時,都須獲得中國政府批准,本規定也適用於含有至少0.1%源自中國稀土元素的外國生產稀土磁鐵與特定半導體材料。
德國政府已選定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的SPY-6(V)1 雷達系統,做為德國F127 級巡防艦的雷達。這筆交易將使德國成為SPY-6 雷達的首個國際客戶,在此之前,SPY-6雷達是美國海軍伯克級第三代(Flight III)首次採用,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相控陣雷達之一,是區域防空和區域飛彈防禦的神盾。
星相科技(Phasetrum Inc)近期發表首款高整合度三合一相差陣列型相位調整器(Phase Tuner),以創新相位控制架構提升整合度與性能。該產品支援線性與圓形極化、雙波束線路直連設計,能減少晶片使用並提高相位控制精度,結合散熱封裝充分發揮RF IC效能,協助衛星設備廠商加速量產次世代通訊產品。
根據烏克蘭軍事媒體Defence-Express的報導,俄羅斯防空部隊配備中國大陸製作的機動雷達系統,以及早發現烏克蘭FPV無人機。這顯示中國大陸援助給俄羅斯的軍事裝備愈來愈多,並且也從原本的「軍民互用品」,轉變成「正規軍用品」。
電源供應器大廠環科,長期致力於毫米波雷達技術開發,已超過10年;如今,已深耕有成。環科董事長歐仁傑表示,公司主力產品之一的哨兵雷達系統,應用在汽車保全監控領域,被韓系車廠的現代/起亞汽車集團(HKMC)相中採用,將裝配在該集團於全球市場的新車款。
南韓總統李在明1日宣布,明年國防預算將提高8.2%,用以投資無人載具與新型裝備,強化防衛戰力,表示唯有在堅實的安全基礎上,才能實現和平。
日前,美國L3Harris公司在台北航太展期間,展出該公司的「鳳凰預警機」(Phoenix AEWC),有意洽詢國軍方面的購買意願。現在,韓國國防採購與專案局(DAPA)宣布,將與L3Harris公司簽約,引進該公司提出的空中雷達系統,加裝在龐巴迪環球6500公務機身上。成為韓國版的鳳凰預警機。
瑞典紳寶公司(SAAB)最近獲得了一份價值 4600 萬美元(1.4億新台幣)的合約,將向美國陸軍提供「長頸鹿1X」(Giraffe 1X)雷達系統,這是目前最小型的3D多功能雷達,可以有效偵測周邊環境的小型慢速威脅,包括迫擊砲、槍榴彈、無人機等。
丹麥國防部表示,26日深夜至27日凌晨,丹麥多處軍事設施上空再度發現無人機侵擾,當局已展開相關調查,並直指這是一種混合攻擊行動。對此,北約也表示,將在波羅的海地區進一步升級任務,加強警戒。
俄羅斯媒體24日報導,當地時間22日晚間至23日莫斯科首都圈再遇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方截落超過40架且無人員傷亡,首都多個機場共約200個航班延誤或取消。俄國防部官員透露,除了無人機,還有大量氣球來犯,據悉首都莫斯科附近發現的氣球攜有彈頭。這可能是烏方在與俄方交戰超過3年半以來首次大規模使用空飄氣球擾亂俄軍空防。
在2025年台北航太展的國際展區當中,美國L3Harris科技公司展示了該公司提出的「鳳凰預警機」(Phoenix AEWC)。可能是得知台灣爭取E-2D先進鷹眼遭到拒絕,L3Harris可能想要爭取成為替代方案。
3架俄羅斯MiG-31戰機19日侵犯愛沙尼亞空域,2架支援北約任務的義大利空軍F-35A緊急升空攔截。北約痛斥俄方「魯莽」、歐盟直言這是「極度危險的挑釁」,愛沙尼亞則援引北約第4條款,要求召開緊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