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電業法的搜尋結果,共303

  • 海纜每年斷8次、8成人為破壞 修法重罰嚇阻漁撈、船錨勾損

    海纜每年斷8次、8成人為破壞 修法重罰嚇阻漁撈、船錨勾損

    近年海底通訊海纜損壞事件頻繁發生,根據國安單位統計,每年平均發生7至8件斷纜障礙、約8成是人為因素。為避免地震、海嘯觀測海纜受損而影響預警時效,交通部也跟進提出《氣象法》、《商港法》及《船舶法》修法草案,盼建立更完整的海纜及相關基礎設施保護體系。

  • 台電支撐AI用電 經部掛保證

    台電支撐AI用電 經部掛保證

     AI浪潮帶動全球算力與資料中心需求暴增,台灣電網能否支撐高耗能的AI產業,經濟部部長龔明鑫29日指出,台電已將2032年整體用電量,含算入公部門、民間所需用電,前提為天然氣發電廠如期且如質,用電將沒有問題。

  • 未及領海外 海纜七法挨批修半套

    未及領海外 海纜七法挨批修半套

     台灣周邊海纜頻遭漁船破壞,立院經濟委員會29日排審「海纜七法」相關修正草案,但立法院法制局指出,法條未規定領海外我國海纜被破壞的處罰行為,建議修正,經濟部、數位部坦言如此修法易引發管轄權爭議。在野立委批評,若領海外電纜遭破壞無法可管,修法等於只修半套,恐怕又只是在操作意識形態。

  • 政院推修「海纜七法」法制局:無法規範領海外我國電纜遭破壞情事

    政院推修「海纜七法」法制局:無法規範領海外我國電纜遭破壞情事

    台灣周遭海纜遭破壞案層出不窮,立院經濟委員會今排審「海纜七法」相關修正草案,根據立法院法制局提出的研究報告指出,法條無規定領海外我國海纜被破壞的處罰行為,建議應修正。經濟部、數位部則坦言,考量域外效力條款之新增,易引發管轄權爭議,因此不建議修正。

  •   金管會重大趨勢   綠色金融引領新時代!

    金管會重大趨勢 綠色金融引領新時代!

    全球在歷經疫情、極端氣候變遷後,深刻意識到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近年則積極促進綠色金融,並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強調透過綠色投資,兼顧經濟成長與環境永續,為全球淨零排放盡一份心力。

  • 水庫型光電案場延長年限爭議 經濟部:不違法

    水庫型光電案場延長年限爭議 經濟部:不違法

    針對水庫光電案場違法延長使用年限爭議,經濟部指出,目前水域型太陽光電案場,為水庫管理機關評估後辦理招商,無須依《水庫蓄水範圍使用管理辦法》第5條規定另申請許可,也沒有第20條使用許可期限3年的限制,因此無外界所稱違法延長使用年限的情形。

  • 840萬透天厝無法正常用電!高雄男入住才知 法院判建商賠償

    840萬透天厝無法正常用電!高雄男入住才知 法院判建商賠償

    高何姓男子斥資840萬元買下透天厝,入住後卻發現屋內無法正常用電,建商僅以鄰地拉線方式供應臨時電,還被台電以安全疑慮要求拆除。高雄高分院審理後認定,建商交屋時未解決電力管線需經鄰地地主同意的問題,導致無法設置正式電桿與管線供電,構成物之瑕疵,判須返還買受人107萬餘元,全案定讞。

  • 840萬透天厝無法正常用電!高雄男入住才知 法院判建商賠償

    840萬透天厝無法正常用電!高雄男入住才知 法院判建商賠償

    高何姓男子斥資840萬元買下透天厝,入住後卻發現屋內無法正常用電,建商僅以鄰地拉線方式供應臨時電,還被台電以安全疑慮要求拆除。高雄高分院審理後認定,建商交屋時未解決電力管線需經鄰地地主同意的問題,導致無法設置正式電桿與管線供電,構成物之瑕疵,判須返還買受人107萬餘元,全案定讞。

  • 破壞海纜重罰 最重判7年沒收船

    破壞海纜重罰 最重判7年沒收船

     海纜斷裂事故頻傳,政府疑與中共灰色地帶作戰有關。行政院院會今(18)日擬拍板「海纜7法」修法草案。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透露,未來破壞電信電纜、自來水、天然氣管線者將處刑責,罰則比照《電信管理法》辦理,並增訂沒入犯罪船隻等配套,另強制船舶開啟自動辨識系統,否則將處罰。

  • 經濟部新會期推三大優先法案    盜採砂石、破壞氣管一律加重刑責

    經濟部新會期推三大優先法案 盜採砂石、破壞氣管一律加重刑責

    美濃大峽谷盜採惡行、海底電纜屢遭破壞,讓經濟部長龔明鑫16日首場媒體記者會,就宣示立法院新會將推三大優先法案,涵蓋《土石採取法》,把行政罰鍰拉大,並納刑責課有期徒刑,以及修正公共事業相關法規,凡破壞電纜、天然氣管、水管遭的行為人,加重其刑度,以保護公共基礎設備、遏止盜採砂石。

  • 10月民生電價喊調6% 經部擬凍漲

    10月民生電價喊調6% 經部擬凍漲

     10月電價漲不漲?各界關注。經濟部電價審議工作小組會議近日已火速開完,最晚下周開正式會敲定。據了解,台電提出民生電價基本級距要調漲6%方案,不調工業電價,但取消衰退產業電費減半優惠。但是經濟部認為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傳產、物價水準仍高,基本方向定調凍漲。

  • 經部:未取得地方共識前 不會同意台亞陸域風場開發案

    經濟部表示,近日媒體報導台亞風能計畫在東海岸開發3處陸域風場,因涉及景觀、噪音、環敏區域等環境議題,於環評蒐集意見階段引發地方反彈。經濟部強調依法嚴格把關陸域風場設置,台亞風能開發案未取得地方共識、釋疑生態影響前,經濟部不會同意開發。

  • 台亞五結陸域風場引反彈 經部:沒有地方共識不會同意

    台亞五結陸域風場引反彈 經部:沒有地方共識不會同意

    台亞風能計畫在東海岸開發3處陸域風場,因涉及景觀、噪音、環敏區域等環境議題,於環評蒐集意見階段引發地方反彈。經濟部強調依法嚴格把關陸域風場設置,台亞風能開發案未取得地方共識、釋疑生態影響前,經濟部不會同意開發。

  • 高放條例將出爐 核後端基金將達5千億

    高放條例將出爐 核後端基金將達5千億

     攸關核廢料處理的核後端營運基金,後年將來到每逢5年的重估期。經濟部評估,因為《高放處置場選址條例》草案即將出爐,如果訂定高額回饋金,加上近年物價、利息調升,基金規模恐擴張到5000多億。但是因為台電到時可採「分年提撥」,對電價影響不會太大。

  • 工商社論》核電機組重啟與先進核能科技並行

    工商社論》核電機組重啟與先進核能科技並行

     核三重啟公投於8月23日落幕,儘管本案同意票總數因未達投票權人總額25%,未獲通過;卻以高達434萬同意票的74%,明顯超越151萬不同意票的26%。賴政府針對續用核電不忘三項原則,其中有關「社會有共識」一項已然達成。

  • 通過不執行 歷次核議題公投 如狗吠火車

    通過不執行 歷次核議題公投 如狗吠火車

     核三延役公投落幕,回顧最早以前在雙北的2次核四公投,都因沒有《公投法》而無實質影響力;《公投法》上路後,則舉辦2次與核能有關的全國性公投,其中「以核養綠」公投要求廢除《電業法》中2025非核家園年限,獲589萬同意票通過,蔡政府卻未實質改變能源政策,宛如狗吠火車,即使通過也不執行。

  • 擁核聲浪起 投票率成關鍵

    擁核聲浪起 投票率成關鍵

     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投票率54.8%,同意票占比59.5% ,不同意票占比40.5%,公投案確定通過。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於當年11月27日在立法院院會表示,「如果以空汙作為標準,最好的能源,就是核電啊。」

  • 時論廣場》擁核聲浪起 投票率成關鍵(李敏)

    時論廣場》擁核聲浪起 投票率成關鍵(李敏)

    「非核家園」是民進黨的神主牌,2016年蔡英文在競選總統時明確的說當選後將落實非核家園政策,提出2025年發電的能源配比為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口口聲聲的宣示非核不會造成缺電與發電成本的大幅飆升。民進黨質疑核能電廠的安全性,但蔡當選總統後,立即啟動當時停機的核一與核二各一部機組,解決系統供電能力不足的燃眉之急。2017年1月,政府修正電業法,增加第95條,確認台灣在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2017年12月,民進黨政府修改公投法,放寬連署人數的門檻,同時連署時也不需要附身分證影本,大幅降低了公投提案的困難度。

  • 淨零牛步 司法沉睡 國際法院敲響警鐘

    淨零牛步 司法沉睡 國際法院敲響警鐘

     國際法院(ICJ)應聯合國大會之請,就國家氣候義務提出歷史性諮詢意見,雖無強制拘束力,卻具高度權威,為全球氣候治理立下里程碑。反觀我國,雖有2023年《氣候變遷因應法》,卻只見政策虛應、司法自廢武功。ICJ一記警鐘,對我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的集體失能當頭棒喝,筆者不得不為一言:

  • 陳長文專欄》淨零牛步 司法沉睡 國際法院敲響警鐘

    陳長文專欄》淨零牛步 司法沉睡 國際法院敲響警鐘

    國際法院(ICJ)應聯合國大會之請,就國家氣候義務提出歷史性諮詢意見,雖無強制拘束力,卻具高度權威,為全球氣候治理立下里程碑。反觀我國,雖有2023年《氣候變遷因應法》,卻只見政策虛應、司法自廢武功。ICJ一記警鐘,對我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的集體失能,當頭棒喝,筆者不得不為一言: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