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電腦模擬的搜尋結果,共76筆
媒體引述《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正強化關島防衛系統,其主要目的是嚇阻中國對台動武並因應台海衝突,把關島打造成「太平洋盾牌」,是美軍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定錨。
台灣近年積極發展綠能,除光電外,風電也是主要發展項目,然而處理離岸、浮式風機的挑戰,台灣多仰賴國外團隊,但不只費用高昂,台灣獨特的海洋環境國外團隊也不一定能夠處理,為此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率領的團隊研發「流固耦合問題之無網格法電腦模擬模式」,其算力、所需費用皆優於國外團隊,更因此獲得「第23屆有庠科技獎」殊榮,而許泰文也表示,盼政府能支持國內團隊,助國內產業及人才培育。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造成嚴重災情,不過救災工作還沒完,外界究責聲音此起彼落。前立委沈富雄認為,事後調查中央、地方都有責任,但在現場救難時不要搬出這些事來說。
2025國慶焰火首度移師南投,南投縣長許淑華25日攜手DJ MR.GIN等人為活動宣傳,發表國慶焰火電腦模擬影片,以往焰火佐以交響樂,這次別開生面首度引入雙DJ現場混音,還有《南投縣歌》的國樂電音版,帶來前所未有的焰火電音派對,絕對令人耳目一新。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造成10餘人喪命,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26日接受網路節目專訪時表示,花蓮堰塞湖情況嚴峻,最壞狀況是「管湧現象」,壩體一旦開始滲漏,水流持續帶走土石,從小洞擴大成大洞,1000多萬噸水可能瞬間傾瀉而下,釀成另一波重大危機,這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人道議題,藍綠政治人物都應該閉嘴,全力投入救災。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相關搜救任務持續進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今(26日)提醒,還有一件事情大家都沒注意,現在馬太鞍溪河床已經淤積起來,堤防高度可能已經不夠,那附近可能在未來10年到20年內淹水潛勢都會比較高。
2025國慶焰火首度移師南投,南投縣長許淑華25日攜手DJ MR.GIN等人為活動宣傳,發表國慶焰火電腦模擬影片,以往焰火佐以交響樂,這次別開生面首度引入雙DJ現場混音,帶來前所未有的焰火電音派對。
熱帶低壓TD20今(18日)將生成颱風米塔,今天至周六(20日)受外圍環流影響,台東及恆春半島有陣雨或雷雨,要留意局部大雨或豪雨,南部及東半部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多雲,午後有雷陣雨。另一熱帶低壓TD21也預計在今天增強為颱風樺加沙,最新模式模擬下周一(22日)進入巴士海峽,強度將達中颱以上並挾帶強風豪雨,下周二、三(23、24日)東半部防大量降雨,其他地區影響程度視颱風的距離而定,仍待觀察。
今天水氣增多,東半部及屏東不定時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雲量增多,午後桃園以南地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大雨機率。熱帶低壓TD20今將通過菲律賓呂宋島陸地,預估明(18日)進入巴士海峽後增強為米塔颱風;此外菲律賓東方海面還有另一熱帶擾動發展,明有機會增強為熱帶低壓,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該系統生成樺加沙颱風的機率高達90%,由於強度較強,對台威脅不可小覷。
國科會114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揭曉,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再度傳來佳音,有2位副教授廖軒宏與邱政超獲獎,展現在化學領域的強勁科研實力。兩人分別在光電驅動有機合成與計算動力學模擬技術上取得突破性成果,不僅具有高度學術價值,也能應用於實務層面,體現學術研究與產業發展並行的重要意義。
清華大學研究團隊透過果蠅行為研究,解密果蠅大腦的神經運算機制,發現果蠅腦內的蘑菇體能整合外界各種訊息,用隨機也有固定的混合模式,幫助果蠅在複雜環境中做出選擇。這項研究成果不僅揭開昆蟲大腦的神經運算機制,也為未來腦科學與AI人工智慧的交叉應用開啟新方向,最近登上國際頂尖期刊《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
隨手關燈、搭乘大眾運輸、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從減碳、推動綠能到減塑,這些環保行動早已成為耳熟能詳的日常倡議。不過,科學家們的研究正試圖顛覆既有認知,本文盤點8點氣候變遷對策,儘管提出的想法聽起來瘋狂,卻也可能是改變未來的「另類解方」。
2025年亞太平洋青年科學家會議(APCYS)由中原大學與台灣大學共同主辦,23日至25日在中原大學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率先登場,吸引蒙古、俄羅斯等十多國近百位師生共襄盛舉。桃園市長張善政與夫人張琦雅23日也席出席開幕式,與中原大學師長一同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學子。
天文學家日前在太陽系邊陲發現一顆罕見天體「2023 KQ14」,暱稱為「菊石」(Ammonite),揭示外太陽系的演化歷史,這項研究由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王祥宇研究員與陳英同博士主導,觀測資料來自夏威夷昴望遠鏡(Subaru Telescope),成果已於7月14日發表於《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
陽明交大資訊工程學系研究團隊運用AI技術,開發出名為EpiVerse的研究工具,協助科學家以全新方式探索隱藏於細胞核中的微觀結構,且有助於理解基因調控機制,為癌症研究、藥物開發與個人化醫療開拓新的分析途徑。
在全球氣候異常的現在,颱風、颶風這種熱帶氣旋的強度愈來愈強,災情也愈來愈嚴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經詢問使用核武器打擊颶風的可能性,被科學家反對才停止這瘋狂想法。不過,科學家也真的在認真思考如何減弱熱帶氣旋,並且可能找到合理的辦法,能夠在這些破壞性風暴登陸之前,就成功抑制與減弱它們。
最新研究數據顯示,日常生活中,藉由高鉀食物的攝取,提高鉀鈉攝取的比例,才是調節血壓的關鍵,絕非只是一味減少鈉的攝取量,更重要的是,每人每日鈉的建議下限約為1500毫克。這篇來自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研究,是由應用數學與藥學系萊頓教授(AnitaLayton)所領導完成的,已經於2025年4月發表在《美國生理學雜誌-腎臟生理學》國際期刊上。
中國大陸近年來頻繁在台海舉行軍演,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表示,中國大陸軍事行動已不再是單純的演習,可能由訓轉戰, 2027年可能爆發台海衝突。前立委郭正亮表示,帕帕羅公開講,中國大陸在台海之間,不是軍演,而是實戰演練,也就是隨時可以從演變成戰。郭正亮認為,這是針對總統賴清德。
公仔模型當道,連博物館也玩起來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博物館聯手推出全新特展《自然藝想》,號召台灣原型師跨刀參展,展出超過40件擬真動物標本與模型,從恐龍到「鬼鼠」,樣樣精彩,也帶著民眾如何從「觀察、測量、建模」用藝術表達複雜的自然。
1997年上映的美國史詩浪漫災難電影《鐵達尼號》,改編自1912年4月的鐵達尼號沉沒事故,這艘郵輪從打造到完工吸引著全球關注,不少政商名流搶著訂票,無奈郵輪首航竟是最終航行。2224名船員及乘客中,有1517人喪生,僅333具罹難者遺體被尋回。根據鐵達尼號倖存者的描述,船隻沉沒時,船上燈光依然亮著,如今研究團隊透過3D掃描技術,首度完整重建鐵達尼號的立體影像,並進一步證實,當船身逐漸沒入冰冷海水的最後一刻,鍋爐房的工程團隊依舊堅守崗位,不斷將煤鏟入鍋爐,努力維持船上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