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電解鋁的搜尋結果,共08筆
大陸太陽能產能過剩加劇,業內持續推進「反內捲」措施,緩解價格戰。最新傳出,部分矽料龍頭企業正與中小企業洽談收購重組事宜,至多10家矽料巨頭企業以及金融機構擬聯合出資組建矽料平台公司,以快速降低矽料行業產能。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前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曹遠徵在《中國經濟2025:穩預期、促消費與擴內需》一書中系統分析了「中國經濟存在產能過剩嗎?」據觀察者網報導,曹遠徵認為,把發展的成本變成發展的紅利,是中國的創新,也是中國新質生產力的謎底。此外,超大規模性既是企業發展的過程,也是市場組織的過程,還是產業成長的過程,構成中國經濟創新的底層邏輯。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DHS)當地時間6月11日宣佈,將分別來自海鮮、鋁業和鞋業的3家中國公司列入《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UFLPA)實體清單。美國土安全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表的聲明說,通過這些行動,國土安全部將加大對海鮮、鋁業和鞋業的重視,以確保強迫勞動製造的商品被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
大陸國務院29日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訂定各項措施目標,包括鋼鐵、石化、有色金屬、建築、交通和用能產品設備等領域,計畫2024年單位國內生產毛額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降低2.5%、3.9%左右。交通方面,將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車購買限制。
大陸國務院29日公布「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指出,要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車購買限制,落實便利新能源車通行等支持政策。要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有序推廣新能源中重型貨車,發展零排放貨運車隊。到2025年底,交通運輸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降低5%。
去年枯水期遭受旱情和缺電影響的大陸雲南省,今年再次遭遇旱情的威脅。近年引進電解鋁和工業矽等高載能產業的雲南作為水電大省,隨著鋁價回升帶來復產需求,以及旱情影響供應,當地電力供需形勢可能受到影響。若電解鋁大面積提前復產,勢必加重雲南電力供應的緊張。
台灣碳權交易所踏出與國際合作的第一步!隨著碳管理已成為全球趨勢,為讓企業提升減碳能力,及早掌握排碳有價時代的先機,碳交所近日舉辦「Global Carbon Market Forum 全球碳市場論壇」,與德國排放署(DEHSt)、東京證券交易所(TSE)、新加坡氣候影響力交易所(CIX)、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等國際碳權交易市場代表,共同探討碳權交易法規、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吸引超過150位國內外參展企業、ESG領域負責人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