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青年藝術家的搜尋結果,共60筆
為凝聚南投縣原住民族群力量、深化在地文化與產業串聯,「2025 南投原住民在一起」四大盛會,包括「原之驛 Ba-Bu 樂園」開幕週揭幕×「原風流水席總舖師職人饗宴」、千人烤大豬活動×第二屆獵人盃傳統射箭賽、第二屆布農勇士定向越野挑戰賽 × 濁岸音樂會及mung・spi 聽・夢藝術節系列活動,依序將在10月24、25、26日及11月1日,分別在名間原之驛、信義鄉人和村及埔里鎮盛大登場。
南投縣政府為了行銷部落創生產業,17日舉行「南投原住民在一起」系列活動宣傳記者會,宣布24日由總舖師職人饗宴打頭陣,25日為千人烤大豬暨獵人盃射箭賽,26日移師部落舉行定向越野挑戰賽,並邀排灣族創作歌手葛西瓦開唱,11月1日藝術節壓軸,邀遊客同樂。
南投縣政府為了行銷部落創生產業,17日舉行「南投原住民在一起」系列活動宣傳記者會,宣布24日總舖師職人饗宴打頭陣,25日千人烤大豬暨獵人盃射箭賽,26日移師部落舉行定向越野挑戰賽,並邀排灣族創作歌手葛西瓦開唱,11月1日藝術節壓軸,邀遊客同樂。
遇見藝術最動人的瞬間!凱基金控結合旗下中華開發文教基金會,持續推動「技藝職能獎學金」,協助年輕世代多元發展,為了拓展青年藝術家的表演舞台,今年特別舉辦三場「看見人才」系列音樂會,由大提琴、單簧管、民族聲樂及舞蹈等領域學生接力演出,讓金融大樓搖身一變成為音樂廳。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推出全新展覽「描摹字句的敘情者-陳庭怡新秀創作個展」,帶來將漢字的韻律融入陶瓷創作的新銳陶藝家陳庭怡19件陶藝作品,打造充滿詩意的空間。即日起至11月2日於陶博館1樓陽光特展室展出,歡迎民眾到場一覽立體文字的詩意與奧妙。
「2025新北溼地藝術季-種籽之旅」4日在板橋新月橋下新海二期人工溼地正式起跑,新北市長侯友宜親自為活動揭開序幕,表達對藝術與環境永續的支持,並現場發放月餅,與大家共度中秋連假。溼地藝術季展期自即日起至11月4日,新北市高灘處邀請民眾走入溼地,親身感受藝術與自然的美妙對話。
「2025新北溼地藝術季—種籽之旅」將於10月4日在新北市板橋新月橋下的新海二期人工溼地盛大登場,並舉辦為期2天的開幕活動,規畫有音樂表演、環境友善市集、舞蹈生態系互動式演出、自然素材DIY及種實尋寶闖關等精彩活動,新北市高灘地工程管理處以藝術為橋,邀請民眾參與「種籽之旅」,見證溼地生態的美好。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與桃園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共同舉辦「2025好客文藝季」 9月登場,今年以「文流×行動」為主題 , 首次結合龍潭百年古蹟聖蹟亭 ,並回顧 1995 年鍾肇政與黃永松推動的「搶救聖蹟亭」運動 ,展現文字崇敬、文化守護與在地傳承精神,副市長蘇俊賓與會,期盼大家透過活動更認識龍潭與桃園。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展覽廳即起至10月3日舉辦「第七屆台魯名家聯展」,突破以往規模,特別新增青年碩博士生作品20件,與台灣名家作品及來自大陸山東省的130件作品,共150件 佳作同展,13日下午2時30分開幕式。
全台鬼頭刀有7成外銷美國,漁民擔憂受到美國關稅案衝擊,獲選屏東縣政府推薦屏東10大伴手禮的東大興漁品,聯手知名品牌聖保羅烘焙花園、新願藝術,針對鬼頭刀製作新產品,在中秋節推出兼具藝術與永續理念的「鬼頭刀魚鬆Q餅」中秋禮盒《潛遊・團圓》,協助漁民行銷鬼頭刀魚。
奪下高雄規模最大、首宗雙捷運共構聯開案「雙料冠軍」的「捷運橘線 O10/黃線 Y18 衛武營站土地開發案」,29日由華友聯、達麗、海悅等三大上市公司組成的「衛武營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與高市府簽約,三大開發將投入382億元,興建國際品牌旅館、青年創業基地、高級住宅的超高複合大樓,打造一個結合藝術、人文、交通與生活的新地標「衛武營藝術之丘」。
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高科大)主辦的「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以「近未來之形」為主題,壓軸場於22日於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隆重登場,開啟青年藝術對話的新篇章。
新北市青年局長邱兆梅日前率團前往韓國首爾市,展開為期3天的交流活動。首站拜會首爾市政府青年政策的主管機關「未來青年企劃團(Youth & Future Planning Bureau)」,雙方就青年政策與實務進行深度交流,期盼未來促成更多台韓國際合作。此外,亦率4組文創團隊參加「2025韓國手創展(Handarty Korea)」,向國際市場展現新北市青年藝術創作能量,開拓國際市場。
奇美藝術獎邁入第37屆,今年11人獲獎,其中4位二度獲獎,迄已386人次獲獎,獎助金額1.3億元,奇美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郭玲玲強調會持續獎助,更引述許文龍昔出席頒獎必講一句話「這筆錢是借給你們的,但是不用還,他日有能力,希望也能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談起北京胡同,許多人腦海仍浮現灰牆青瓦、四合院深宅的傳統意象。然而,一群Z世代兩岸藝術青年正嘗試用創意打開歷史空間中潛藏的文化密碼。由「MET元宇宙探戡隊」主辦的藝術駐地創作成果展《胡同密碼》,7月12日於北京開展,透過當代藝術語彙重新詮釋傳統胡同與四合院,探討文化保存與創新之間的全新可能。
共創未來‧共繪星河——2025「金甌無缺」數位藝術盛典為促進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在數位時代的創新與傳承,「2025金甌無缺——海峽兩岸當代藝術與文化創意展」數字展覽現正公開徵稿。以「兩岸命運共同體」為核心理念,融合數位科技與藝術創作,邀請兩岸45歲以下青年藝術家參與,開啟一場連結歷史與未來、現實與想像的創意對話。
集學術、實踐與創作於一身,身兼導演、演員和創作者的全方位青年藝術家,知名京劇乾旦兆欣日前過世,享年40歲。
5位來自嘉義、台東、宜蘭和高雄的青年組成藝術團隊,在人口老化、外流嚴重的嘉義縣六腳鄉,展開為期1個月駐地創作,用機車、雙腳走遍25村落,再以各自擅長的媒材創作出他們對六腳的認識與想像,昨(10日)晚上,由嘉縣文化觀光局「嘉義味─釀造平台」計畫支持的藝術展開展,參與民眾透過年輕人的視角,感受到土地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