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青銀共學的搜尋結果,共48筆
信義房屋推動的「社區一家計畫」今年提案類型中,切合當前台灣社會需求的「銀髮關懷」提案類型快速提升,嘉義縣立義竹國中以「義起耕讀。農村新視界」在中學師生組脫穎而出,該校透過長期耕耘社區服務、食農教育與青銀共學行動,展現地方學校深耕農村、傳承文化的力量。
明志科技大學與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2025泰山祈天鼓慶公益廟埕音樂會」在新北市市定古蹟頂泰山巖廟埕盛大登場。活動以「鼓藝承新.義賣同行」為主題,結合傳統鼓樂、竹編藝術與公益義賣,邀請在地多組表演團體齊聚一堂,共同慶賀顯應祖師聖誕。
嶺東科技大學樂齡大學9日舉行開學典禮,南湖社區大學主任邱一峰表示,今年度特別推動「青銀共學」計畫,課程主題圍繞「樂齡新人生,學習不設限」,內容涵蓋休閒旅遊、健康養生、數位科技及藝術文化等領域,兼具實用性與趣味性。
中秋節前夕,為了讓阿公阿嬤們感受佳節氣氛,老人福利關懷協會屏東辦公室攜手佳冬高農,除認購500盒烘焙科師生用心手作的鳳梨酥,送給南台灣的弱勢長輩,11日上午邀請30位長輩前往學校烘焙教室,在20位學生志工的陪伴下快樂共學,做出最有幸福味的中秋月餅。
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的「2025台灣永續行動獎」(TSAA)獲獎名單出爐,於11日舉行「2025第四屆亞太永續博覽會開幕式暨頒獎典禮」。表揚在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實踐具卓越成果的單位,獲獎單位也於會場展示行動成果,呈現台灣與亞太地區推動永續發展的蓬勃能量。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9日在桃園區大檜溪社區活動中心舉辦「手機樂齡學堂」志工服務,與長輩宣導手機防詐。青年局說,為響應重陽節,未來還有「社區家電維修」、「長者訪談」、「糕餅製作送暖」等活動,鼓勵更多青年投入志願服務。
從銀髮族活動的反饋或相關學術研究中發現,銀髮族參與社會學習與支持時,並不甘於「被照顧」,而是希望「能貢獻」。教育部和民間近年也開始推動代間學習與青銀共學等政策,例如屏東基督教醫院的「說故事爺奶」計畫,試圖從「為銀髮而設計」轉為「讓銀髮發光」,幫嬰兒潮長者創造舞台。研究指出,「代間互動」對長者與兒童的健康與學習都有助益。
豐原區農今舉辦綠色照顧課程,特別融入「祖父母節」主題,邀請東之寶幼兒園學童前來與綠色照顧學員長者共學共玩,現場氣氛溫馨熱鬧。
屏東縣萬巒社區9日在萬巒天靈宮廣場舉辦拾憶寶物與時光修復拍賣市集,有製作麻繩用的製麻椅、珍貴的手工螺鈿貝殼椅等,長輩們一邊講述物件背後的動人記憶,一邊拍賣。活動還有青銀共餐、地方農特產、單車導覽、客家盤花DIY體驗等,展現萬巒文化底蘊與生活風貌。
屏東縣萬巒社區今(9)日舉辦「萬物生巒:拾憶寶物與時光修復拍賣市集」,社區長輩們親手帶來修復過的木製家具,有製作麻繩用的木椅、難得一見手工螺鈿貝殼椅等,一邊講述物件背後的動人記憶,一邊進行拍賣,活動還有青銀共餐、地方農特產、單車導覽、DIY體驗等,展現萬巒的文化底蘊與生活風貌。
由亞洲大學護理系八位學生組成的青年團隊參與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推動的第15屆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攜手六股社區展開一場充滿人情味的行動-《啡凡之旅,齡活好咖》地方創生行動,以咖啡為媒,串聯青銀共學與社區活化,為這座高齡社區注入嶄新活力。
近年來青銀共學的風氣漸盛,讓年輕人與銀髮族一同學習新知,也打破彼此代間隔閡。而如今,臺科大樂齡大學更是讓外籍生攜手年長的樂齡生,以「AI世代共享」為主題,用AI工具創作雙語生命故事繪本與動人影片。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長期關注都會區原住民長者的生活品質與文化傳承,創辦全國唯一的原住民長青學苑,提供原住民長者終身學習、投入社會參與的平台,目前積極鏈結大專院校相關長者照護學系及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根據原住民長者實際需求,設計專業課程,不僅讓原住民長者維持健康的身體外,更促成青銀相互學習、傳承文化的最佳範例。
新竹縣子弟、駐奧地利大使劉玄詠在新埔鎮的老家「天祿堂」,完工於1913年,目前由大使的胞姊劉鳳英經營幼兒園,成功活化這座百年三合院老屋。幼兒園內仍保存傳統農具、老井,課程設計安排融合客庄農家四季更迭,讓客家文化從小扎根。
隨著農曆春節將至,高雄市各社區推出的特色伴手禮如石斑魚製品、果乾烘焙與手工餅乾等,成為民眾選購的熱門商品,不僅展現社區產業的多元魅力,更助力推動社區經濟與福利服務;社會局表示,高雄市擁有全國最多的758個社區發展協會,透過結合在地物產與文化特色,形成「自助、互助」的良善循環,為地方注入新活力。
新北市社會局今(18)日表揚96處老人共餐單位,感謝服務超過5年辦理共餐或送餐,持續為長輩準備熱騰騰的飯菜並噓寒問暖,市長侯友宜頒贈每單位獎勵金5000元,獎勵金由嘉威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張威珍所捐贈,張致詞時表示,為支持老人共餐政策持續辦理,將原每年捐贈50萬元的獎勵金,提高到100萬元。
因應高齡化趨勢,台北富邦銀行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合作舉行「富足盃」桌遊大賽,並於19日進行全台總決賽,期望透過「青銀共學」模式跨越代際鴻溝,強化長者經濟安全,為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打造更優質的樂齡環境。
近年詐騙案件層出不窮,來自熟人的金融剝削事件也不少。為促進長者對於金融議題關注,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台北富邦銀行19日舉辦「富足盃」桌遊大賽,邀集全台8組大學生帶領40位長輩玩桌遊,寓教於樂讓長輩認識信託、保險等金融概念,全場最高齡的92歲劉爺爺更是大讚「好玩!學到新知識!」。
為了促進社區對日本語言及文化的廣泛認識,東海大學日文系聯合甲南大學及愛知縣立大學,舉辦此「2024年 東海x甲南x愛知縣立大學日語學習營」。本次營隊吸引鄰近社區共60名不同年齡層的學員參與,當中學員年齡小至僅13歲,高至78歲,活動中不同世代學員一起透過以日語認識各項社會議題的學習。
近期台灣社會因為新青安房貸「弄巧反拙」,再度引爆居住正義、世代正義的話題。年長者批評年輕人不努力,「一代不如一代」;青年人則抱怨,明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只會加重年輕族群的負擔。要化解世代對立的嚴肅課題,除了政府必須想方設法,擁有相對豐富資源的壯世代(Strong Generation),亦即戰後嬰兒潮世代(1946~1964出生),也應思考為社會貢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