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非美貨幣的搜尋結果,共323筆
聯準會再降息1碼至3.75%~4%。主席鮑爾指出,部分官員傾向暫停一個周期以觀察前次降息效果,顯示意見分歧,12月是否再降息仍未定案。富蘭克林坦伯頓固定收益團隊資深副總裁暨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倫‧華勒表示,美國經濟持續穩健,雖就業趨緩但生產力仍升,消費支出穩定,通膨雖明顯回落,但財政赤字與關稅等潛在壓力猶存,聯準會對通膨反彈將更為謹慎,團隊預估未來一年僅降息2次,低於市場預期的4次。
美國聯準會再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是今年以來二度降息,且從今年12月起將停止縮表。展望金融市場未來表現,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及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均認為,股市多頭氣勢未變,仍有上漲空間。
在中間價帶動下,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連續兩個交易日走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岸和離岸市場28日雙雙升破7.10元關口。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再邁步。國際清算銀行(BIS)近期發佈的三年一度的調查顯示,人民幣全球交易量已飆升至每日8170億美元,在全球匯市交易中占比升至8.5%。同時作為全球交易量排名第五的貨幣,人民幣與位居第四的英鎊之間的差距正在快速縮小——英鎊的交易占比已從12.9%下降至10.2%。
今年以來股市多頭行情延續,AI題材帶動美國股市創新高。美股週期性本益比快速攀升至40倍的歷史相對高點。觀察2000年網際網路興起階段,從股市評價面完整循環可見,全球匯市波動度並未因股市大漲大跌而大幅攀升。匯市與股市評價面相關性較低,因此匯市可成為分散股市風險的資產選擇。
據《界面新聞》報導,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兆3387億美元,較8月末上升165億美元,升幅為0.5%。
進入第四季,金融市場焦點除美國降息題材,暫時轉向關注美國政府關門影響,由於諸多經濟數據無法公布,在政府停擺期間美元相對偏弱。多家機構分析,若華府僵局持續,美國聯準會可能傾向採取貨幣寬鬆政策,以規避市場不確定風險,10月降息趨勢續增,美元指數可能持續回落,不排除跌至95價位。
中國外匯管理局預計10月7日公布9月份外匯存底。在非美資產價格上漲推動下,8月份大陸外匯存底創逾9年新高。值得關注的是,上月中國人民銀行連續10個月增持黃金儲備,但增量連續第6個月處於低位。在金價持續上漲下,9月份人行是否繼續增持黃金各界矚目。
2025年以來,人民幣走勢上演「由貶轉升」的戲劇性逆轉。年初在美元指數(DXY)自110高位一路跌破100大關之際,境內人民幣(CNY)卻一度跌至7.35元兌1美元的多年低點;但進入第二季後,人民幣迅速反彈,截至2025年9月底已回升至約7.10,較年初低點升值約2.5%。這波漲勢的推手並非中國經濟基本面,而是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情緒修復與短期資金回流。
泰銘(9927)受到第二季新台幣匯率急升的衝擊,毛利率從15%下滑到13%,第三季新台幣匯率雖相對穩定,但美國9月降息1碼後,市場預期第四季可能將再2碼,是否再驅動新台幣升值,成為鉛錠龍頭泰銘的關切焦點。
美國聯準會9月啟動降息,成為影響市場主軸,預估全年最多將降息3碼,中長線非美貨幣看升,新台幣也翻紅,且發債成本明顯下降,企業持續加碼強發公司債,總計發出高達1,654億元,超越2020年9月的1,652.43億元,創下史上單月新高紀錄。
美國政府即將面臨關門危機,美元指數走勢受挫,台股30日大漲作收,新台幣也在連貶多日後順勢反彈,早盤即升破30.5元關卡,且午後升幅一路擴大,收盤終止近期一波連七貶。匯銀主管分析,美元漲勢趨緩,進入第四季美國仍有兩次降息可能,大方向新台幣仍是偏升為主。
美國政府即將面臨關門危機,美元指數走勢受挫,台股30日大漲作收,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也在連貶多日後順勢反彈,早盤即升破30.5元關卡,且午後升幅一路擴大,收盤終止近期一波連七貶。匯銀分析,美元漲勢趨緩,進入第四季美國仍有兩次降息可能,大方向新台幣仍是偏升為主。
美國聯準會在睽違9個月利率不變之後,宣布降息1碼,暗示今年將還再降息2碼、明年降1碼。我國央行則維持利率不變,美、台央行本次的利率決策符合市場預期,金融市場榮景可望持續至第四季,不過,時序愈接近明年第一季底,變數會加大,聯準會主席人選是誰、對等關稅效應如何顯現,牽動資金流向,以及這場多頭派對開到何時。
當前市場的焦點仍集中在美國經濟的相對強勢與歐洲經濟的疲弱對比上。若未來數據持續支持美國經濟穩健成長,美元的強勢格局可能延續,而歐元則需等待更多正面訊號,才能扭轉當前的弱勢局面。
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各大機構多預期美元指數逐步走弱,對有外幣需求的民眾而言,國銀表示,高利美元進入尾聲行情,可能出現「美國利率下滑、美元匯率走弱」的情形,普遍預期美元指數第四季續弱,貨幣可多元化配置,貨幣投資上首選為日圓及歐元。
美國降息後,各大機構預期美元指數將逐步走弱。對於有外幣需求的民眾,國銀分析,高利美元進入尾聲行情,將跟隨聯準會動態,將有可能出現「美國利率下滑、美元匯率走弱」的情形,因此投資人更需留意美元中長期走勢,市場普遍預期美元指數第四季續弱,不排除下探至95價位,建議貨幣也可多元化配置,目前投資上首選日圓及歐元,也看好資金流向這二個貨幣。
外資熱錢連七日大舉匯入買超台股,加權指數10日再創歷史新高,新台幣強勢攻高,盤中最多升值達1.7角,一舉站上30.2元,雖央行積極進場調節穩匯,尾盤沒收1角升幅,暫守住30.3元價位、收在30.31元,但升幅7分或0.23%,表現在亞幣中相對偏強。
市場押注聯準會(Fed)可能加速降息,激勵美股四大指數齊揚,那斯達克指數創新高,台北股匯市9日上演「雙響炮」行情,不只台股終場收24855.18點,再創新高,新台幣盤中更一度狂飆2角,終場匯價連4紅,勁揚1.42角,收在30.38元,創下近2周來新高價。
8月美元指數走跌,非美貨幣全面反彈,但因台美關稅談判仍不確定,加上外資領到股利大幅匯出,新台幣單月重挫且獨憔悴,貶幅遠大於主要亞幣,反映在台北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最新公布的8月新台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及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雙雙下滑,NEER來到近三個月新低水準,REER為近四個月新低、且創近四年半次低,有助出口商稍稍穩住價格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