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鞍型場的搜尋結果,共13筆
輕颱鳳凰目前位在雅浦島北北西方,以每小時31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氣象粉專「氣象報馬仔」稱,鳳凰進入南海速度可能會變慢,將大量暖濕水氣持續輸送,將使北冷南暖的共伴輻合帶更為明顯,拉長桃園以北及基宜花東地區降雨時間。
第3號颱風木恩在今(3)日凌晨2時生成,預測往日本東方海面移動,對台灣無直接影響。值得關注的是,熱帶擾動98W目前在呂宋島北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98W未來幾天將進入關鍵轉折期,並有可能在今起到周末這段時間,脫離呂宋陸地後,逐漸增強為熱帶低壓,甚至發展為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
位在菲律賓附近的熱帶擾動98w,將是下一個影響台灣的天氣系統。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可能於周末生成,下星期來到台灣附近,中央氣象署綜合各國模式,加上AI大軍分析,得出「路徑實在太亂了」結論,只能密切觀察。
銀杏今天(5日)上午升級為中度颱風,天氣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明天颱風抵達菲律賓呂宋島東北東方海域後,暫時卡在鞍型場中,一整天都在慢行,周五至周日期間颱風通過呂宋島北端或巴士海峽時,颱風外圍水氣跟東北季風會導致宜蘭、花蓮、基隆北海岸有強降雨。
今年第22號颱風銀杏凌晨2點生成,接下來導引氣流明顯,穩定向西朝巴士海峽、呂宋島附近移動。當它周三走到台灣東南方海域時,會掉進鞍型場,速度趨緩甚至滯留打轉。氣象專家吳聖宇認為,根據路徑、暴風圈預測,銀杏可能在海警發布線以外掠過,仍有調整空間,周五以後更明朗。
台灣東南方海面上的熱帶性低氣壓,在4日凌晨2:00正式生成為第22號颱風「銀杏」,目前以每小時29公里速度向西北前進,中心氣壓100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18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25公尺,七級風平均暴風半徑80公里。
第22號颱風「銀杏」最快今晚生成,未來將沿著太平洋高壓邊緣朝西北移動,氣象粉專表示,下周後期抵達台灣東南方時,可能停滯打轉,與東北季風對抗,路徑變數很高,應持續觀察。另一粉專分析2條可能路徑,若颱風進入南海,要留意是否加強東北部異常降雨;轉北朝琉球群島前進的話,將促使乾冷空氣南下,屆時降溫很有感。
台灣今年受到3個強烈颱風接力侵襲,創下16年來首次1年內3颱登陸,除了山陀兒登陸前減弱為中颱,另外2個都已強颱之姿登陸,且每個都稱得上怪颱,對此氣象粉專表示,這3個颱風都可以留名歷史,更坦言過去的經驗已經不再可靠。
山陀兒路徑詭異,登陸地點一變再變,登陸時間更是比原先預估晚了整整1天,引起不少民眾討論。資深媒體人黃光芹在臉書發千字文痛批氣象署被山陀兒耍得團團轉,讓台灣白放颱風假,更質疑氣象署長期失準,對此前氣象局長鄭明典淡定回「都不在我當局長的時候說」,讓網友笑翻。
山陀兒在台灣西南方外海打轉了超過36小時,遲遲未登入,詭異路徑也引起不少民眾好奇,詢問颱風到底為何會動彈不得,對此PTT大氣版版主也解釋疑惑,表示山陀兒其實不是欠缺導引氣流,而是被兩股勢力拉扯。
山陀兒颱風路徑多變,自9月30日起持續往西修正到高雄西南方外海,今日才稍微加速向東北方小跑步緩速前進。由於這次山陀兒路線搖擺不定,也造成預報難度高,中央氣象署表示,山陀兒颱風受到其他次系統影響,這次實際大氣狀況與各家預測模式有異,皆會隨實際情形校正預報路徑。
中颱山陀兒下午2時中心位在鵝鑾鼻南南東方約170公里海面,氣象粉專「用事實說颱風」指出,山陀兒陷入低壓系統位於二個高壓系統之間的「鞍型場」,速度緩慢,影響時程從周二至周四上半天,延長至周五。至於中心登陸地點將是關鍵,天氣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若颱風從北高雄登陸,將類似1977年造成37人死亡的賽洛馬颱風,風力最強的右前方眼牆將掃過高屏一帶,重創高雄。
山陀兒颱風路徑西修,更靠近台灣東部陸地,氣象粉專表示,路徑仍有修正空間,有機會貼著近岸北上甚至登陸,預計暴風圈籠罩全台;另外要注意的是,颱風北上過程會與東北季風發生共伴效應,北宜花將出現持續性的劇烈降雨。中央氣象署分析未來降雨趨勢,下周一(30日)東半部雨勢明顯,下周二、三(10月1日、2日)中部以北及中南部山區整片紫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