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韓國投資的搜尋結果,共60筆
日前,韓國政府曾宣布,要緊縮房貸來抑制首爾貴鬆鬆的房價,另外,總統李在明21日在政府高層會議上也公開承諾,將動員一切可用的資源,來防止出現投機性的買盤。
隨著美國股市估值逼近歷史高位,韓國散戶投資者正掀起一股新風潮,大量湧入與美股「恐慌指數」(VIX)掛鉤的高槓桿產品。他們一方面試圖對沖自己在美股的龐大持倉,另一方面則押注市場可能出現的劇烈下跌,希望在恐慌中獲取高額報酬。
路透社13日報導,在伺服器的需求下推升記憶體晶片售價,加上客戶重建庫存水位,韓國三星電子第3季的獲利,可望創下自2022年以來最高。
韓國總統李在明25日在紐約宣布,將推動韓國外匯市場改革,實施24小時交易制,並放寬對非居民間的韓元交易限制,此一改革做法的目的,是希望為外國投資人打開方便之門,藉此提振韓國股市。
韓國總統李在明趁出席紐約聯合國大會之便,會晤美國財長貝森特,向美方強調韓美貿易談判應基於「商業理性」創造雙贏。另方面韓國總理金民錫強硬表示,除非韓國勞工赴美簽證問題獲得解決,韓國投資美國計畫恐存有變數。
多位韓股分析師18日異口同聲表示,聯準會最新的降息決策可能會增加流動性(liquidity) ,並為韓股提供上漲的動力。不過,如果韓美關稅談判未能順利完成,可能會讓政府做多韓股的努力化為烏有,原本看多的半導體和生技類股,可能會反轉走跌。
台美何時完成關稅總結會議備受外界關注,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今天證實,「即將與台灣達成一項重大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5日突然宣布對全世界國家,對所有商品,全面課徵關稅。其空前的規模、超級的粗暴、影響的國家,超過美國歷史上三次關稅戰爭的記錄。關稅戰的後果可謂多層次、跨領域,既有短期衝擊,也有長期結構改變。美國不顧一切,攪亂世界的國家意志與戰略延伸,讓世人瞠目結舌。但是川普的暴衝能不能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需要仔細分析。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與政委楊珍妮等人召開記者會,針對美國對等關稅相關議題及產業支持方案進行回應及說明。鄭提到,每一次赴美談判都有新變化,隨著各國談判進度,美方的期待跟相關談判議題也會逐漸擴增,要求也會增高。而楊珍妮也在會中說出談判過程的困難度。
大陸央視9日報導,近期,大陸A股市場整體呈上升態勢,7月A股新增開戶數196.36萬戶,同比增長超過70%。與此同時,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市場多空力量對比的融資融券餘額總和,也在近期創下近十年新高,破2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8.4兆元)投資者活躍度明顯提升。
韓國政府7月31日宣布稅務改革計畫,包括調降課徵資本利得稅門檻,不但讓韓股KOSPI指數1日重挫近4%,更引爆韓國投資人尤其散戶的怒火,逾12萬人連署反對加稅已在國會成案並送往相關委員會審議,挑戰李在明的稅改決心。
韓國政府7月31日宣布稅務改革計劃,包括調降課徵資本利得稅門檻,不但讓韓股KOSPI指數1日重挫近4%,更引爆韓國投資人尤其散戶的怒火,逾12萬人連署反對加稅已在國會成案並送往相關委員會審議,挑戰李在明的稅改決心。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更新對等關稅,對台暫時性稅率為20%。總統賴清德昨(1日)表示,目前雖然沒有最終稅率,但已有階段性成果,此刻不宜貿然定義成功或失敗,辛苦的談判團隊更尤其需要在野黨支持鼓勵,非常期待在野黨多給予支持。不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昨又說,823是背水一戰,黨主席也已經下令,會精準罷免。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今(2日)對此則批,他們有點自相矛矛盾耶,要不要兩邊打一架再說。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宣布232條款調查即將公布,這把懸在台灣科技業者頭上的劍,正在重新定義何謂美國夢。過去台灣業者的美國夢很簡單,只要有技術和成本優勢,即可成為美國科技巨頭的合作夥伴。如今,美國夢有了新的詮釋,產業商品關稅牽制,未來恐須親自踏上美國土地,才能繼續這場遊戲。
美國宣布台灣關稅20%,各界聚焦台灣關稅高於日本、韓國,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談判還沒到最後階段,後續仍會有進一步談判,單就現況來說,就比原先釋出的32%已下降,且相較日、韓降幅大,後續還需要再觀察。
根據韓國官方一日資料,當地七月出口不僅連兩個月成長,且超乎市場預期,因為全球對晶片需求強勁,加上趕緊在新關稅政策定調之前大舉出貨。分析師預估,川普對全球祭出的新對等關稅,應該會在2025下半年出現較明顯衝擊。
近期,大陸A股市場三大指數連續刷新年內新高,上證指數突破3600點整數關口。同時一則關於「韓國股民掃貨大陸資產」消息廣為流傳,再據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資料顯示,截至15日,韓國投資者年內對大陸與香港股市的累計交易額已超過54億美元,讓大陸成為其第二大海外投資目的地。
韓聯社報導,美韓原定25日在華盛頓舉行2+2經貿磋商,因美方原因臨時被取消。韓國企劃財政部24日發佈消息稱,因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臨時有緊急日程安排,磋商無法如期舉行。美方沒有公開推遲磋商的具體原因,兩國將儘快協調安排日程。
韓國投資者加速配置中國大陸和香港的資產,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KSD)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年內韓國投資者對陸港股市的交易額已累計超過54億美元,中國市場更成為韓國股民的第二大海外投資目的地,僅次於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