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搜尋結果,共62筆
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疫苗每劑市價高達8000至9500元,讓許多長者與慢性病患望之卻步。台東縣政府今(31)日宣布,自明(2026)年起啟動帶狀皰疹疫苗補助方案,鎖定弱勢族群與高風險長者,盼降低感染風險,也減輕民眾荷包壓力。
台中一名李姓科大二年級生,因自年幼時父母離家失聯,由外祖父母帶大,但因家中經濟狀況拮据,希望能休學先去當兵賺錢,以改善家中經濟狀況。豈料,李生前往學校辦理休學申請,竟因需先繳納1.8萬元的學費,導致無法休學,最後發生輕生憾事。
台中市朝陽科技大學一名李姓二年級男學生,由於家中經濟狀況拮据,希望能暫停學業,先去服兵役,藉由工作來改善家裡的經濟狀況。九月底,他前往學校辦理休學手續,卻因為無法繳納三分之一的學費,大約新台幣一萬八千元,而無法順利休學,返回住處後心情鬱悶,隔天發生墜樓事件,不幸身亡。
2025年諾貝爾生醫獎由美國學者布朗柯(Mary E Brunkow)、藍斯德爾(Fred Ramsdell)與日本學者坂口志文等3名學者共享,以研究周邊免疫耐受性獲殊榮。諾貝爾獎委員會說明,三人研究成果揭開人體的「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如何在體內控制免疫反應,防止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對自體免疫病、癌症免疫療法等領域具有深遠影響。獎金瑞典克朗1100萬元由3人均分。
不懼AI狂潮,第三季國內生技業迎來藥證利多,逾七家公司的八個品項進度報佳音,其中藥華藥Ropeg新增「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適應症,有望讓台灣成為全球首例核准國;逸達前列腺癌新藥CAMCEVI的三個月劑型通過美國FDA上市審查,將助攻業績進入大成長。
友霖(4166)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P4學名藥,正式收到原開發藥廠輝瑞(Pfizer)的「不起訴承諾書」,有機會在2026年6月提前在美國上市,今(8)日股價再度以漲停板28.25元開出,不過,盤中打開漲停,漲幅仍有7.98%。
43歲吳先生從事餐飲業,平時需要搬重物,重複炒菜、切菜、洗刷鍋具等手腕動作,近日騎車時常感到雙手麻痛,右手較嚴重,半夜甚至會麻到醒過來。就醫確診為「腕隧道症候群」,接受正中神經解離術,減緩正中神經壓迫,搭配穿戴手腕副木支架讓手腕休息,2周後症狀有所改善。
友華(4120)集團小金雞友霖生技(4166)暫定21日上櫃掛牌,每股承銷價28元。董事長蔡正弘表示,友霖以半固態多層藥物釋放技術(SMRT)、多單元圓粒系統(MUPS)、滲透壓控制釋放技術(OROS)三大核心製劑平台,建立產品差異化與研發優勢,已推進三大具代表性的在研產品。
醫藥股添生力軍!友華(4120)集團小金雞友霖生技(4166)預計8月底掛牌上櫃。友霖以三大技術平台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投入心血管、中樞神經等核心領域,目前已有三個產品上市,2025~2028年前將會多增四個新品上市。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好發於青壯年族群,患者每天如廁數十次,甚至面臨「肚破腸流」的困境,重創生活品質。近日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提案,要求健保署比照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將 IBD 的進階藥物給付期限由1年延長至2年以上,以減少患者因給付中斷而出現併發症,所造成的身心痛苦與社會成本,目前已獲超過5000人附議。
35歲張姓廚師十多年前診斷出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經藥物治療後發炎指數降至正常,之後建議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抽血指數及關節腫脹疼痛大幅改善,他多年下來以為「不痛就沒事」,直到又出現關節疼痛症狀,回診檢查才發現其實「手腕骨頭悄悄破壞中」,所幸評估後改用不同生物製劑治療,破壞狀況才恢復穩定。
這是一場足以改寫人類健康壽命的AI藥物研究,突破了科學家前仆後繼未能攻克的醫療技術困境,讓醫藥領域迎來破解各種疾病的曙光。由OpenAI投資,聚焦分子設計與新藥研發的初創公司Chai Discovery,6月30日正式發布第二代AI模型Chai‑2。這個模型,是一座橫跨生物學與計算科學的橋梁,可以在原子層次上重構藥物未來的「分子設計引擎」,科學家200年來日思夜想的成果,終於在Chai‑2手上實現。
人口老化進程加速,台灣60歲以上人口中,每6人即有1人骨鬆,其中女性占8成,每3人就有1人,男性則是每5人就有1人。今年3月起,健保擴大給付骨鬆藥物,病患有骨折風險,不必等到發生骨折就能用藥。已骨折的病患,不必等到大骨骨折,周邊骨發生骨折後也可使用,降低失能、死亡的風險,預計13萬人受惠。
東生華(8432)雙喜臨門,不僅獲公司治理評鑑前5%,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骨關節炎的藥品Lonine已於4月底順利在澳門上市並完成出貨,為海外市場拓展再添穩健一步。東生華去年營收獲利均較2023年大幅提升,去年EPS達2.95元、年增83%,創歷史次高,擬配發現金股息2.12元。
東生華(8432)雙喜臨門!不僅獲公司治理評鑑前5%,是全台僅39家上櫃公司入列之一,另外,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骨關節炎的藥品 Lonine 已於四月底順利在澳門上市並完成出貨,為海外市場拓展再添穩健一步。
許多疾病難以發現,等到真的發現後常常為時已晚。北愛爾蘭一名婦人因為無法正常彎曲小指,且經常性胃痛,體重無故下降,跑遍醫院仍無法解決問題,一問ChatGPT救了她一命。
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年逾65歲,且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全體國人不健康餘命超過7年,其中,女性長達8.2年。同時,近年失智症人數逐漸攀升,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其中阿茲海默氏症及巴金森氏症就占了64%,且失智者平均每人每年的總醫療費用支出為53.3萬元,如果以患病後至少存活7年為例,累積費用至少需要373.1萬元,帶給家人沉重的經濟負擔。
青春期的發燒、喉嚨痛,竟可能是成年後的慢性疲勞症候群、關節痛、癌症兇手。醫師張家銘指出,九成人體內藏著一級致癌病毒EBV(人類疱疹病毒第4型),其在青春期時可能就進入體內,從未離開,熬夜、壓力大、過度運動、飲食失衡或生病時,就可能會甦醒。透過規律作息、補充足夠的營養素等方法,能有效避免病毒再度活化。
從指甲可以看出身體健康情況,出現凸起直條紋、白色橫條紋、白斑、變薄凹陷、易斷裂等情況,都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營養師高敏敏指出,不同的指甲症狀有不同的健康情況,可以試著吃進正確的營養素來改善,像是出現白斑,可能是壓力大、勞累導致,應補充鋅和維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