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顱內動脈瘤的搜尋結果,共10筆
台中64歲林姓男子日前在家突然感到劇烈頭痛,「像被雷打到」,幾分鐘內倒地昏迷,家人送他到衛福部豐原醫院急診,醫療團隊隨即啟動腦中風及腦出血急救流程,經電腦斷層檢查顯示患者罹患蜘蛛網膜下腔出血,主因是顱內動脈瘤破裂,神經外科與放射診斷科啟動複合式手術室,救回他一命。
知名配音員李小姐從事配音工作超過20年,長期日夜顛倒、高工時的工作型態,使她處於高度壓力與過勞狀態。某日她突然出現劇烈頭痛後陷入昏迷,家人緊急將她送至急診,經診斷為「顱內動脈瘤破裂」,若未及時治療,致死率高達5成以上,倖存者也常留下嚴重神經功能障礙。
「最美性學博士」許藍方,上個月底透露多年前診斷出腦中有顆動脈瘤,年初時發現有變大趨勢,便趕緊安排手術,目前在家中進行休養,沒想到才出院不到一個月,她凌晨時突然暈倒,讓眾人擔憂健康狀況是否再度亮起紅燈。
「性學博士」許藍方昨(25日)在臉書自曝腦裡長了動脈瘤,和平共處10多年後,卻在今年初追蹤時發現動脈瘤變大,手術治療後已穩定控制。醫師指出顱內動脈瘤雖然不會擴散或轉移,卻是潛伏性的殺手,絕大部分無症狀,但若破裂未緊急處理,死亡率高達50%。
台灣世界展望會與家扶基金會長年會在開學前提供助學金,幫助花蓮地區經濟弱勢家庭分擔孩子求學所需費用,隨開學已過1周,2單位助學金分別還有340萬元及90萬元缺口,均約占各自總額1成,希望社會大眾響應助學行動,提供弱勢學子更多學習資源。
馬來西亞一名17歲資優少女,為了獲得好成績、取得獎學金,每天只睡4小時熬夜念書,不料卻於考試前出現突發性頭痛,送醫搶救後仍不幸離世,死因為自發性顱內出血。而該病是指非因創傷而造成的腦內血管破裂出血,可能致病原因包括高血壓病史、顱內病變、長期服用抗凝血劑,以及血液或慢性疾病等。
80歲的曾婆婆前些日子突然頭暈目眩、雙眼複視、畏光,症狀長達1個月,接受眼科治療也沒有改善,1周後忽然右眼皮下垂,右眼完全睜不開,經轉診到神經外科,竟發現一顆0.8公分的顱內動脈瘤,壓迫到動眼神經,所幸手術治療後,右眼皮終於可以張開,右眼轉動也漸漸恢復正常。
新竹縣23歲林姓男子,偶有偏頭痛問題,因本身有幽閉恐懼症,遲遲未做進一步檢查,病情有惡化趨勢後,到中醫大新竹附醫檢查,院方以最新引進的「3.0T磁振造影儀」,以快速的20分鐘順利完成檢查,診斷林男有微小的顱內動脈瘤,讓他能早期發現及治療。
41歲王姓美術老師,平常生活規律,某日下班突然頭部劇痛,臥床休息後竟叫不醒,緊急就醫發現王男腦內動脈瘤破裂,造成廣泛性腦出血,昏迷指數3分,幸及時成功搶救。醫師呼籲,顱動脈瘤破裂昏迷死亡率高達9成,搶救後仍可能留下神經性後遺症,不可輕忽。
30多歲張姓女子懷孕約28周時卻突然劇烈頭痛,嘉義基督教醫院為她做「血管內動脈瘤栓塞」手術,成功治療顱內腦脈瘤,2個月後順利生產,母子均安,醫師說,絕大部份動脈瘤很難被察覺,飲食上高鈉、高脂、高糖就易有爆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