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風力與太陽能的搜尋結果,共43筆
歐美當年因核安問題淘汰大批核電廠,後來用電需求暴增又不得不重新接納核電。如今隨著科技業不斷擴充AI基礎建設,各地電網供不應求讓業者更加依靠核電,例如谷歌(Google)就打算重啟美國核電廠為資料中心供電。
日本積極發展半導體,台積電於熊本二廠應興建工程展開,Rapidus於北海道千歲市的製造基地「IIM-1」成功試作2奈米。相關業者分析,青森作為北海道與東北(矽走廊)間的關鍵樞紐,將打通日本半導體產業任督二脈,除具備足夠的再生能源及穩定天氣外,也已聚集如探針大廠MJC、ULVAC濺鍍設備等企業,初見半導體聚落雛形。
國際能源署(IEA)與英國能源智庫Ember最新報告指出,雖然全球風力與太陽能快速成長,但政策變動正對再生能源發展帶來衝擊,其中又以美國所受影響最大,因為美國總統川普取消綠能補貼後,美國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速恐怕減少一半。
全國最大永續盛會「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於台北盛大登場。苗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以「苗栗永續・共生的智慧」為核心,展示客、閩、原三族群的永續生活與文化特色,呈現地方在生態、文化與社會共生的實踐成果,並透過參展與交流檢視政策落實與未來規畫。
天氣一年比一年極端,導致人命與財產損失的受災範圍也愈來愈大。以今年夏天為例:整個歐洲就像個大烤爐;7月底北海道氣溫逼近40度C,全日本燒出41.2度C的歷史新高;7月上旬首次有颱風登陸台灣嘉南平原,受暴雨襲擊之故,蔬果與肉類價格應聲大漲…。
核三延役公投,在未綁全國性大選下未能過關,但同意票遠高於不同意。美國總統川普已宣示要擴增核電,台灣公投前夕,更痛批光電和風電是「世紀騙局」;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說核能是很棒的選項,賴政府若仍死抱反核神主牌,與川普反向操作,站在反對重啟方的執政黨看似贏了,實際上卻是輸的開始。
核三重啟公投23日登場,台中市長盧秀燕上午9時現身北區健行國小投票,一現身便吸引不少支持者圍觀,兩名選民更主動追著她要求合影。為遵守選委會規定,她親切地邀請兩人一同走到距離投開票所30公尺外的校門口拍照,隨扈也協助留下合影,場面溫馨。
當全球主要國際組織與科學界普遍將氣候變遷視為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時,美國前總統川普卻再次以強烈言辭斥責所謂的「全球暖化共識」。他在2025年8月20日於自創平台 Truth Social 上直言,依賴風力與太陽能發電的州份正面臨電價飆升,這是一場「世紀大騙局」,並強調美國不能再延續「愚蠢的日子」。
美國總統川普20日在社群平台發文,矢言封殺所有新建風電與太陽能計畫,痛批兩者是推高電價的世紀騙局,這是川普首度將對再生能源的攻擊擴及太陽能。雖然官方數據顯示電價確實上漲,但美媒分析主因在於AI與資料中心需求飆升、燃煤電廠退役與基建不足。
苗栗縣議會15日召開第20屆第15、16次臨時會,針對屏東核三廠未來是否延役重啟,議員周玉滿強調能源議題專業且攸關國家發展,不宜草率交由公民投票;縣長鍾東錦表態支持延役,並以「電力就是國力」呼籲縣民8月23日公投踴躍表達立場。
據全球能源監測組織(Global Energy Monitor)最新數據,全球清潔能源(clean energy)的格局正以驚人速度改寫:中國大陸在一年內新增的風力與太陽能發電容量,已超過目前美國所有再生能源設施的總和。美國原本就已在這場產業競賽中,大幅落後中國大陸,而川普總統本月簽署的「大而美法案」,將再次鞏固美國「清潔能源落敗者」的位置。
美國聯邦參議院美東時間周二(1日)以51對50票1票之差通過總統川普實現減稅重要政見、篇幅940頁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這套法案有減稅、醫療補助資格、國債上限等8大項目在參院過關,少數遭排除。外界認為,《大而美》犧牲貧民福利,贏家包括富人、企業、化石燃料業者。接下來就看能否在共和黨220席、民主黨212席的聯邦眾議院闖關成功,川普訂出期限為周五(7月4日)。
台塑11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郭文筆首次親自向股東報告營運及轉型藍圖進展。郭文筆表示,面對當前全球經濟、石化產業的諸多變數、考驗,台塑規劃斥資538億元,啟動包括新產品、新事業開發,能源、數位轉型及全球擴建布局,預計今年起至2030年陸續完成、貢獻,力拚營運績效、轉型升級突圍。
台塑11日股東會,董事長郭文筆首次親自向股東報告營運及轉型藍圖進展。郭文筆表示,面對當前全球經濟、石化產業的諸多變數、考驗,台塑規劃斥資538億元,啟動包括新產品、新事業開發,能源、數位轉型及全球擴建布局,預計今年起至2030年陸續完成、貢獻,力拚營運績效、轉型升級突圍。
台塑(1301)今日召開股東會,這是董事長郭文筆自去年接任董座以來首度主持股東會。會後他接受媒體訪問,針對匯率對營運的影響表示,若新台幣升值1%,預估將衝擊營收約0.66%、毛利率減少約0.14%。他強調,對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而言,匯率波動仍是一大挑戰。至於關稅方面,郭文筆指出,自今年4月至7月9日止,現行措施的影響約為10%,但7月9日以後的政策走向仍有待觀察,公司將視後續變化再進行因應調整。
大陸石化新產能威脅、美國關稅、中美角力持續,台塑董座郭文筆今日在股東會指出,不看淡下半年營運。且台塑正積極朝半導體、綠能環保及醫療保健三個發展趨勢,推動前瞻性產品之技術移轉或合作開發,包含1-己烯、聚烯烴彈性體(POE)、電子級氫氣等17項產品,預計投資285億元,每年可增加營業額230億元。
台灣於17日關閉最後一座核反應爐,正式進入無核時代。外媒報導,這項政策轉折,背後涉及能源安全、經濟成本、碳排放壓力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考量,近年更引發民間對核能角色的重新評估,台灣恐面臨5大風險。
西班牙和葡萄牙日前突然大停電,引發各國對能源穩定問題的關切與討論。不久前在倫敦舉行的能源峰會上,美國官員認為防止全球暖化的政策,限制了能源的穩定供應。自川普上台,美國在能源方面選擇了與大多數國家不同的發展方向,背後是一場事關全球能源的經濟與話語權之爭。
西班牙和葡萄牙日前突然大停電,引發各國對能源穩定問題的關切與討論。不久前在倫敦舉行的能源峰會上,美國官員認為防止全球暖化的政策,限制了能源的穩定供應。自川普上台,美國在能源方面選擇了與大多數國家不同的發展方向,背後是一場事關全球能源的經濟與話語權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