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風險胃納的搜尋結果,共63筆
AI相關科技類股估值過高抑制投資人風險胃納,美股三大指數7日漲跌互見,科技股雲集的那斯達克指數持續軟腳,周線創下4月以來最大跌幅。美國政府關門寫下史上最長紀錄,兩黨能否化解歧見牽動美股走勢,市場高度關注事態後續的發展。
美元自下半年走勢趨於穩定並呈箱型震盪格局,隨著市場對中美貿易協議的樂觀情緒升溫,投資人風險胃納上升,並減少對美元的需求,投資人情緒亦受到聯準會(Fed)即將召開的政策會議提振。
時序進入2025年第四季,展望2026年,何時才是投資人布局美元的最佳時刻?中國信託銀行最新報告指出,股市評價修正對匯市的影響有限,但若引發如2008年或2020年的流動性風險危機,美國聯準會可能重啟量化寬鬆政策,將會加大國際美元的下行風險。
今年以來股市多頭行情延續,AI題材帶動美國股市創新高。美股週期性本益比快速攀升至40倍的歷史相對高點。觀察2000年網際網路興起階段,從股市評價面完整循環可見,全球匯市波動度並未因股市大漲大跌而大幅攀升。匯市與股市評價面相關性較低,因此匯市可成為分散股市風險的資產選擇。
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本周將啟動新一波降息循環,五大壽險公司「準備好了」。國泰、富邦與台灣人壽均表示,因應聯準會降息,將提升新台幣資產配置;五大壽險同步強調,下半年匯率風險將是財務操作一大重點。
聯準會將於16日、17日召開利率會議,市場預期將啟動新一波降息循環,五大壽險公司「準備好了」。國泰、富邦與台灣人壽均表示,因應聯準會降息,將提升新台幣資產配置;五大壽險也同步強調,下半年匯率風險將是財務操作一大重點。
印尼財長穆里亞尼突遭免職,金融市場9日出現大幅震盪,印尼盾應聲走弱,該國央行進場干預穩定匯市。金管會強調,截至今年7月底,金融三業對印尼曝險達4,581.12億元,其中以保險業曝險最多占七成,基金投資有123檔有投資印尼,金額達357億元,占整體基金規模僅0.35%,金管會將密切關注國際金融情勢發展,適時採取相關監理措施。
印尼財長穆里亞尼(Sri Mulyani Indrawati)突遭免職後,金融市場9日出現大幅震盪。印尼盾應聲走弱,央行隨即進場干預以穩定匯市。
股神巴菲特投資旗艦波克夏海瑟威投資踩雷,第二季淨利年減近6成,股價4日大跌並失去兆元俱樂部資格。專家擔心今年來波克夏股價表現落後大盤,可能正重演美股1999年科網股泡沫爆破前的最後瘋狂。
股神巴菲特投資旗艦波克夏海瑟威投資踩雷,第二季淨利年減近6成,股價4日大跌並失去兆元俱樂部資格。專家擔心今年來波克夏股價表現落後大盤,可能正重演美股1999年科網股泡沫爆破前的最後瘋狂。
美債殖利率「甜蜜點」來到,大型壽險業今年6月以來默默「吃貨」、持續回補美債部位,一旦美國聯準會(Fed)重啟降息,資本利得空間值得期待。壽險龍頭國泰、富邦、台灣等大型壽險業者均透露,接下來仍將伺機進場、布局長年期美債。
台灣四面環海且山林群聚,暑假期間到來,金管會提醒民眾親近海洋、探索山林時,能夠做好安全防護準備,並審慎評估透過「登山綜合保險」及「海域活動綜合保險」,移轉可能面臨的風險,以確保自身權益。
隨著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釋出更趨於平衡的政策訊號,加上美國經濟數據表現溫和,市場對於降息的期待升溫,推動債市整體大幅反彈。根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至今年6月25日止,新興市場債基金單周加速至淨流入57.9億美元,居市場之冠,投資級企業債基金也升溫至淨流入46.8億美元,美國非投資級債券基金更由上周的淨流入1.3億美元,加速至淨流入20.3億美元,反映風險胃納持續回溫,息收與資本利得雙利題材吸引目光。
美國攻擊伊朗核設施,看似中東緊張局勢更加升溫,市場原本重新點燃對通膨的擔憂,引發加密貨幣先湧現龐大賣壓,隨後又強力反彈,資金並未湧入黃金避險,使得金價小幅走跌。專家解讀,這顯示投資人認為中東局勢已受到控制,不安情緒趨於緩和,反倒推升風險胃納。
全球總經觀察:在川普對等關稅影響加速淡化及美中二次(倫敦)談判朝正向發展下,市場資金對於風險胃納度似乎開始出現明顯提升,其中美股四大指數年報酬順利全數翻正,SP500距離歷史高點不到2%,而與台股息息相關的費半指數自4月低點反彈幅度更高達三成以上。全球股市似乎已經完全走出關稅衝擊陰影,多頭攻勢再起。
由於美國穩定幣立法持續推進,加上投資人尋找美元資產以外的替代商品,資金湧入幣圈,推升比特幣飆出歷史新高,刷新今年1月的紀錄,又狂奔摜破11.1萬美元關卡,這使比特幣的總市值上看2.18兆美元,超越電商巨擘亞馬遜的2.14兆美元,成為僅次黃金、微軟、輝達與蘋果後,全球市值排名第五大的資產。
比特幣21日創下歷史新高,刷新今年1月的紀錄,但上漲動能仍不停歇,22日亞洲早盤持續狂奔,一舉衝破11萬美元,這使比特幣的總市值上看2.18兆美元,超越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的2.14兆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排名第五大的資產。
台灣保險業將於2026年引進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IFRS 17),以及台灣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考量當前市場環境,新的制度與改革勢必影響台灣保險市場的發展。
金管會近二日已個別找國泰、富邦、南山、凱基、台灣、新光等六大壽險業者來「喝咖啡」,了解新台幣暴升對壽險業者清償能力與流動性衝擊,及各業者因應措施。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6日指出,大型壽險公司目前「清償力符合標準」、「沒有提出監理寬容新要求。」
新台幣暴力式升值,壽險業首當其衝,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6日證實,約談6家壽險公司「喝咖啡」,包括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人壽等,確定清償能力通通達標、沒有風暴疑慮外,過程中,沒有任何1家壽險公司,提出「監理寬容措施」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