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飛沫的搜尋結果,共216筆
30多歲林小姐因紅眼久未痊癒、異物感與分泌物增多,甚至出現視力模糊,經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傳染力極強的「腺病毒性結膜炎」,由於延誤就醫,病情已併發角膜炎與角膜水腫,導致視力明顯模糊。
帶著一本未完成的詩集降落,山國。人間天堂。天堂是叫人無語的地方嗎?即或走在滿是遊客的班霍夫大街(Bahnhofstrasse)上,也能感到世界如此平和,生命如此安詳,人與人之間的氣息如此溫柔。電車哐哐軋過輕軌,過彎前行,歡迎來到蘇黎世!當一切都美好靜怡時,人會失去說話的渴望。無語,無慾,無波瀾。這裡什麼都有,可心裡就什麼話都沒有。明明是那麼艱難的一年,人事多擾,落入無邊蕭蕭之地,卻在航空公司推出六十九元票價時,臨時起意來到這裡。十一月,深秋山湖。水月,境外之境,似有若無。第一次感覺「無」那麼具象,觸目所及,伸手可摸。無,才是瑞士的精品。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23年結核病全國新確診者中,65歲以上長者超過6成4,死亡率更高達86.3%。在長照機構內,結核病發生率更是全國平均的14倍,原因在於住民免疫力較低,且長期群聚生活,會增加感染與傳播風險。結核病主要透過飛沫與空氣傳播,感染後不一定立即發病,可能進入「潛伏期」。在此階段,患者雖無症狀且不具傳染力,但當免疫力下降時,體內結核菌可能被激活,導致發病。
根據調查發現,孩童是家中流感最主要的「病毒散播者」,而長者則是重症及死亡的高風險族群!流感疫苗仍是目前預防流感重症死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過,隨科技發展,已有傳統的「雞蛋型」以及「細胞型」、「鼻噴型」與「免疫加強型」等新式流感疫苗,醫師提醒應依照不同年齡、身體條件狀況,挑選合適疫苗才能有效降低風險。
我國流感疫情升溫,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也要小心。醫師指出,RSV引發重症風險比流感高3倍,尤其高齡慢性病患者住院風險,比一般人高10倍,且院內死亡率高達近2成,我國一年破萬名老年人因RSV住院,呼籲高風險族群接種RSV疫苗,降低重症機率。
遊走男與女,自在行千里
高雄市衛生局今(24)日公布新增1例境外移入麻疹確診病例,為2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8月底至9月初曾赴泰國旅遊,返國後出現發燒、咳嗽、紅疹等症狀,衛生局已匡列250名接觸者進行健康監測,目前均無疑似症狀,監測將持續至10月10日,民眾如與個案足跡重疊,應落實自我健康監測。
出國搭機除了怕班機延誤,也擔心在機上感染「看不見的細菌」,專家提醒,飛機上最髒的地方並非馬桶,而是廁所的水龍頭、門把與鎖頭,建議旅客避免飲用機上的茶與咖啡,洗手則改用自備的乾洗手或消毒濕紙巾,為降低風險,也可選靠窗座位減少接觸人潮,登機後先擦拭桌板、扶手與螢幕,並打開頭頂出風口,保持氣流流通,才能有效減少感染機會。
南韓政府近日公布,將「立百病毒感染症」列為一級傳染病。由於該疾病死亡率為40%到75%,且人畜共通,疾管署長羅一鈞表示,一旦觀察到國際疫情出現明顯變化,台灣不排除把立百病毒也列為法定傳染病。《中時新聞網》整理疾管署資料,一次認識「立百病毒」。
疾管署昨(19)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均為伊科病毒11型,讓家長憂心。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提醒,近期腸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為主,台灣腸病毒疫苗僅對EV71型有效,感染後若症狀嚴重,可能併發腦膜炎、心肌炎或敗血症,新生兒風險最高,預防仍以勤洗手、保持清潔及避免接觸不相關人士為主,強調此病毒傳染力高。
疾管署今(12)日公布新增1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有癌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史,今年7月25日因呼吸喘住院治療,8月3日突然意識改變,血氧濃度降低,住院10日後死亡,後經醫院通報並經檢驗確認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今年累積6例,其中3例死亡。
台灣1986年以前出生的民眾,沒有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政策,感染B肝風險較高,可能發展成肝癌。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40歲以上「B肝疫苗斷層世代」族群進行調查發現,近5成民眾不知道B肝主要感染途徑,甚至有4成誤以為吃飯、講話就會傳染,還有1/3的B肝帶原者未每年追蹤,發展成肝癌的風險大增。
夏天到了,全台高溫炎熱飆36度以上,許多人整天吹冷氣。但環保局指出,開冷氣時不能一直緊閉門窗,要適時開窗、開門至少15公分,讓室內換氣通風,才不會導致頭痛、胸悶、過敏反應等身體不適,越吹越疲倦。
台灣再傳本土麻疹,台中市政府衛生局12日公布鄰近縣市1名30多歲本土麻疹患者公共足跡,該名確診者6月7日曾到台中一中商圈理髮以及多家美食小吃攤停留,8日又到公益路享鴨用餐,衛生局初步匡列52名接觸者,目前皆無不適。
夏天到了,全台高溫炎熱飆36度以上,許多人整天吹冷氣。但環保局指出,開冷氣時不能一直緊閉門窗,要適時開窗、開門至少15公分,讓室內換氣通風,才不會導致頭痛、胸悶、過敏反應等身體不適,越吹越疲倦。
國內新冠疫情升溫,疾管署預估這波疫情6月中下旬達高峰。端午連假將至,不少民眾已安排好出國旅遊,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則表示,「日本目前新冠好像還好,反而是百日咳在流行中」,呼籲家長先帶嬰幼兒打完疫苗再前往流行區,大人建議每10年接種一次;另外,在當地也要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疫。
高市衛生局22日公布今年第3例境外移入麻疹確定病例,該案為30多歲本國籍女性,今年5月2日至8日到越南旅遊,返國後5月16日出現頭痛、肌肉痠痛、流鼻水等症狀後出現紅疹,經就醫通報並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治療中,該案從事服務業,於可傳染期在高雄岡山區多處公共場所活動,衛生局已匡列接觸者281人,目前均無疑似症狀。
日本今年4月出現百日咳疫情,截至5月11日當周全國患者新增1792例,這是時隔2周再度出現單周增加情形,又以福岡縣新增110例、兵庫縣新增109例、東京都新增92例、千葉縣新增88例最多。此外,俗稱「蘋果病」的傳染性紅斑症疫情持續處於近10年最高峰。這兩種病症患者均以兒童為多。
新冠疫情再起,疾管署上周統計,新冠門急診單周達9978人,連5周上升,台大醫院前兒科醫師蒼藍鴿表示,不要再說「口罩孔洞比病毒大」所以戴了沒用,指口罩真正功能是攔截含大量病毒的飛沫,關鍵時刻可以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