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飯店房價的搜尋結果,共39

  • 日本飯店「一次性備品」放大廳隨便拿 台灣人1通病辦不到

    日本飯店「一次性備品」放大廳隨便拿 台灣人1通病辦不到

    國內旅宿業者配合環保政策,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一名網友表示,到日本旅遊住飯店時,發現大廳擺滿備品供住客自由取用,對比台灣不主動提供備品、甚至額外收費,直呼「台灣飯店毛很多」,貼文曝光後掀起熱議,不少人批評國旅房價高、設備老舊、CP值低,也有網友認為,台灣若開放自取備品恐出現蕭貪亂拿情況,台、日做法難以相提並論。

  • 會展+獎勵旅遊 台北指標飯店房價揚

    會展+獎勵旅遊 台北指標飯店房價揚

     台北市指標型國際觀光飯店7月營運業績出爐,台北君悅、遠東香格里拉、晶華、喜來登、萬豪飯店、六福萬怡酒店,受惠在MICE會展與獎勵旅遊市場爭取到數個大型國際會議團體入住,維持與去年相同水準或價量齊揚,平均房價與住房率雙雙成長。

  • 搶到TWICE演唱會門票 一查飯店「房價飆10倍」 粉絲崩潰:誰敢國旅

    搶到TWICE演唱會門票 一查飯店「房價飆10倍」 粉絲崩潰:誰敢國旅

    南韓人氣女團TWICE今年11月22、23日將來高雄舉辦演唱會,是台灣成員周子瑜出道10年首次帶著團員一起「回娘家」,門票開賣不到3分鐘就完售,但有粉絲好不容易搶到票,一打開訂房網站卻發現不少飯店11月22日的價格異常高,甚至有業者開價是平常的10倍,在網路上引發討論,高雄市觀光局長高閔琳火速派員稽查,確認該飯店有超收房價的情形,將依法開罰。

  • BP、TWICE接力開唱! 高雄飯店房價飆漲 網曝省錢妙招

    BP、TWICE接力開唱! 高雄飯店房價飆漲 網曝省錢妙招

    韓國天團BLACKPINK與TWICE將於10、11月接力在高雄世運主場館開唱,帶動韓流熱潮的同時,也讓高雄飯店出現一房難求盛況。面對房價水漲船高,許多粉絲大喊吃不消,網友紛紛分享省錢妙招,包括轉往台南住宿、利用24小時漫畫店、網咖或MTV過夜等替代方案,甚至有人建議直接飛往曼谷看演唱會更划算。

  • TWICE高雄開演唱會飯店飆漲 陳其邁:要嚴查房價

    TWICE高雄開演唱會飯店飆漲 陳其邁:要嚴查房價

    韓國人氣女團TEICE昨日宣布,將於11月22日首度來台,至高雄世運主場館開唱,但當天還有台灣搖滾天王伍佰同時在高雄巨蛋開唱,讓高雄飯店供不應求,甚至出現房價飆漲狀況,高雄市觀光局今日稍早已說會強化稽查,市長陳其邁則說,會嚴加把關旅宿價格、品質,讓歌迷放心聽演唱會。

  • TWICE撞期伍佰!高雄飯店房價飆漲 觀光局出面稽查

    TWICE撞期伍佰!高雄飯店房價飆漲 觀光局出面稽查

    韓國人氣女團TWICE昨天宣布將於11月22日在世運主場館開唱,這也是出道10年以來首度在台演出,不過當天還有台灣搖滾天王伍佰也在高雄巨蛋開唱,但眼尖網友發現,高雄飯店訂房快滿了,且因市場供需問題,房價不斷飆高,五星等級飯店都破萬元。對此,觀光局說,將持續稽查業者,避免哄抬。

  • 獨家》BLACKPINK還沒來 高雄飯店爆1晚4萬天價 業者揭真相

    獨家》BLACKPINK還沒來 高雄飯店爆1晚4萬天價 業者揭真相

    韓國天團BLACKPINK昨天宣布,將於10月18、19日2度在高雄世運開唱,6月12日才開放購票,但BLINK(粉絲名)已經開始搶訂飯店。網友爆料,高雄日航飯店1晚破4萬天價,更點名多家業者房價飆漲。對此,日航酒店澄清,網友所指的是最高等級總統套房,整體房價並未因演唱會公布而調整。觀光局也說,目前高雄飯店房價沒有「高於定價的天花板」,將持續稽查。

  • 日本飯店「床底有人」延燒!旅日達人嘆1點太恐怖 過來人:回不去了

    日本飯店「床底有人」延燒!旅日達人嘆1點太恐怖 過來人:回不去了

    日本是台灣人出國時首選的國家之一,不過一位外國女子近日旅日入住連鎖APA飯店時,卻在第二晚發現床底下有陌生男子闖入,報案後警方沒抓到人,飯店也拒絕賠償,消息曝光後引發熱議。對此,旅日達人林氏璧(孔祥琪)指出,除了床底有人讓他感到驚嚇,另一件事則是女子的3天房價高達510美金,平均一晚24385日圓、5522新台幣,連賞櫻旺季的黃金周房價也沒這麼貴。

  • 日本旅遊失衡危機

    日本旅遊失衡危機

     新聞提要■近年赴日觀光人潮激增,對當地居民生活造成困擾。大量外國遊客導致住宿價格上漲,並引發「觀光公害」,包括不文明行為和社會習俗敗壞。

  • 《觀光股》寒舍2024營運再登峰 每股賺5.39元、睽違4年派利

    連鎖飯店集團寒舍(2739)公布2024年合併營收50.33億元、年增4.18%,營業利益7.05億元、年增12.7%,均續創新高,配合業外虧損降至近3年最佳,使稅後淨利4.93億元、年增達19.21%,每股盈餘5.39元亦續創新高。公司將於6月3日召開股東常會,全面改選董事。

  • 觀光市場暢旺 餐旅業 去年營運雙創新高

    觀光市場暢旺 餐旅業 去年營運雙創新高

     受惠觀光餐旅市場續旺,寒舍餐旅集團、鳳凰旅遊、全家國際餐飲2024年均交出亮眼成績,寒舍餐旅2024年營收50.33億元、年增4.18%,營業利益7.05億元,稅後純益4.94億元、年增19.21%,每股稅後純益(EPS)5.39元,營收、稅後淨利、EPS三創新高。

  • 王力宏情人節曝喜訊!演唱會開賣33萬人瘋搶

    王力宏情人節曝喜訊!演唱會開賣33萬人瘋搶

    「華語樂壇流行天王」王力宏再度締造驚人紀錄!「最好的地方」世界巡迴演唱會首站江西南昌,14日西元洋情人節13:14準時開賣,秒殺完售!售票平台大麥網數據顯示,高達33萬人在線瘋搶,更有海外粉絲跨海搶票失敗崩潰哀嚎!見證了王力宏所向披靡!也帶動了南昌文旅商機。

  • 日本住一晚5千元!房價創27年新高 商務客恨出差

    日本住一晚5千元!房價創27年新高 商務客恨出差

    受日圓貶值、觀光客暴增影響,日本飯店房價不斷攀升,至去年11月為止平均每晚房價達到2萬2880日圓,折合新台幣約4800元,創下27年來新高,但也導致日本人國旅的難度上升,甚至連到東京出差的商務人士都抱怨,因為找不到便宜飯店的關係,只能住到別的地區去。

  • 5星級飯店「加購備品」一度喊價599元?業者最新回應曝

    5星級飯店「加購備品」一度喊價599元?業者最新回應曝

    環境部自元旦起禁止旅宿業者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但業者得了便宜,房價卻沒調低,還要遊客加價購買備品,引爆民怨。日前百萬網紅Cheap自爆入住某4星級飯店,需額外花100元加購備品,環境部長彭啟明稱「第一次聽說」,再度引起民眾不滿,有網友透露,去年12月入住新板希爾頓酒店,房價要價逾8000元,還特別標註含備品599元。對此,業者回應,那是去年還在討論的價格,今年元旦起已討論更新為380元,飯店從未有與任何1位客人加收599元備品費用。

  • 洛杉磯大火燒出鐵達尼號場景 好萊塢A咖逃命瘋搶豪華飯店 「野火連結」成風潮

    洛杉磯大火燒出鐵達尼號場景 好萊塢A咖逃命瘋搶豪華飯店 「野火連結」成風潮

    比佛利山莊飯店(Beverly Hills Hotel),也就是當地人所謂的「粉紅宮殿」(Pink Palace)有個馬球酒廊(Polo Lounge),它向來是好萊塢魅力和時髦雅緻的象徵。奢華的皮革包廂內坐滿了好萊塢巨星,他們一邊啜飲著超過35 英鎊(近1,416台幣)的馬丁尼雞尾酒,吃著招牌麥卡錫碎沙拉(McCarthy chopped salad),一邊討論著幾百萬美元的專案。

  • 國境開放後旅遊目的地轉變 國旅飯店房價微降

    國境開放後旅遊目的地轉變 國旅飯店房價微降

    交通部觀光署公布今年1至9月旅館業營運概況調查,旅館業平均房價2943元,較去年同期的2973元略減30元、下降1.01%,顯示房價漲勢趨緩。另花東地區住房率在第2季受天災影響後,旅客已在持續回流中。

  • 台中國際級酒店 掀戰國風雲

    台中國際級酒店 掀戰國風雲

     台中受惠於科技產業與傳統產業蓬勃發展,不只國旅市場大受歡迎,且帶進愈來愈多的國際商務客入住台中,近幾年磁吸多家五星級國際品牌酒店競相插旗!在日月千禧酒店、李方艾美酒店、勤美洲際酒店等國際品牌酒店相繼進駐台中之後,2025年預計還會有萬豪酒店集團旗下最高等級的「JW Marriot」酒店、凱悅酒店集團旗下的「Andaz安達仕」酒店將陸續開幕營運,台中國際品牌酒店市場即將進入戰國時代。

  • 成本狂飆吃不消 旅宿恐掀停業潮

    成本狂飆吃不消 旅宿恐掀停業潮

     電價大漲衝擊製造業,不少業者直呼無可避免會轉嫁,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更指出,用電大戶這3年來累計漲幅超過4成,以旅館業來說,再考慮最低工資調整,成本根本不堪負荷,許多小型旅宿業、商務旅館或者觀光飯店都考慮轉售,台灣旅宿業將掀起一波「停業潮」!對於自行車等產業凍漲或減半漲,業界人士質疑,依部分產業獲利分析,歸類「艱困產業」有些說不過去。

  • 消費降級 中秋陸港飯店兩樣情

     大陸15日起展開三天中秋假期。在內需不振、消費降級的氛圍下,秋節赴港的大陸遊客顯著減少,讓香港飯店業者大嘆熱門地段的秋節房價竟比去年同期跌10%~20%。反觀大陸三四線的小縣城,卻因房價、消費相對低廉等誘因,訂房早早爆滿,呈現冷熱兩樣情。

  • 美遊客暢旺南歐經濟

    美遊客暢旺南歐經濟

     新聞提要■美元升值吸引更多美國觀光客赴歐洲旅遊,進一步帶動南歐經濟復甦,甚至成為歐盟成長主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