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飽和脂肪的搜尋結果,共533

  • 慢性發炎增罹癌機率 10類食物滅掉體內火種

    慢性發炎增罹癌機率 10類食物滅掉體內火種

    常覺得累、肩頸痠痛,有可能是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中。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慢性發炎如同火種,會慢慢消耗免疫系統,長期下來會提高罹癌的風險,而能夠「每天插手介入、改變發炎反應」的方式,就是持續吃抗發炎的食物,包括深色莓果、豆製品與十字花科蔬菜等。

  • 全民減糖!含糖飲料稅該漲?醫界呼籲比照英國新加坡

    全民減糖!含糖飲料稅該漲?醫界呼籲比照英國新加坡

    台灣糖尿病人口已將近260萬人,且出現年輕化趨勢,40歲以下族群發生率暴增25%。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今天(5)發表最新《台灣糖尿病年鑑》,並提出「全民減糖行動」建言,呼籲政府借鏡英國、新加坡等國經驗,提高含糖飲料稅,並強化含糖量標示,以具體行動推動「減糖」。

  • 護心降血脂又抗過敏 專家激推1蔬菜油:田裡的魚油

    護心降血脂又抗過敏 專家激推1蔬菜油:田裡的魚油

    提到優質植物油,很多人會先想到橄欖油。不過,食安專家韋恩表示,相較於橄欖油,紫蘇籽油含有更多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提升免疫力、緩解過敏、保護視力,並幫助降低壞膽固醇,有類似魚油的健康好處,卻沒有腥味,又有「田裡的魚油」之稱。

  • 食物品質可防肺癌 美研究曝關鍵 風險大降35%

    食物品質可防肺癌 美研究曝關鍵 風險大降35%

    肺癌是國人最好發的癌症。營養師呂美寶表示,最新研究發現,攝取優質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與以白肉或植物性蛋白為主要來源的人,可降低35%罹患肺癌的風險,死亡率下降29%,這凸顯想透過飲食防肺癌,不單只是看總熱量或營養素比例,食物的品質也很重要,品質越高,得肺癌風險就越低。

  • 橄欖油助代謝又抗發炎 每天半匙助瘦身 3挑選指南曝

    橄欖油助代謝又抗發炎 每天半匙助瘦身 3挑選指南曝

    想減肥不能吃油?一項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領導的研究指出,每天攝取約半湯匙(約7克)橄欖油的成年人,比起食用奶油、人造奶油或其他植物油者還容易變瘦。這是因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多酚,能幫助身體代謝、抗發炎,長期下來更健康。

  • 坣娜肺腺癌逝 研究揭吃錯超傷肺 超加工食品害罹癌率大增

    坣娜肺腺癌逝 研究揭吃錯超傷肺 超加工食品害罹癌率大增

    以〈奢求〉、〈一廂情願〉等歌曲走紅的歌手坣娜病逝,死因證實為肺腺癌。許多人認為,只要不暴露在污染環境、不抽菸,就能避免肺腺癌,但研究發現錯誤飲食也是兇手之一,高糖、高脂的食物都是推手。而頻繁食用超加工食品如汽水、洋芋片、雞塊等,罹患肺癌的機率,也比極少食用的人高出41%。

  • 腦血管疾病每42分鐘奪1命 6飲食原則助防腦中風

    腦血管疾病每42分鐘奪1命 6飲食原則助防腦中風

    今(29)日為「世界中風日」,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4名,平均每42分鐘有1人因此失去生命,其中又以腦中風最常見。營養師林世航建議,民眾可從每天定量的全穀類、乳品、蔬果,及含蛋白質的食物及水分,幫助預防腦心血管疾病。

  • 20年研究曝 每天吃半匙橄欖油 甩肉兼防慢性病

    20年研究曝 每天吃半匙橄欖油 甩肉兼防慢性病

    多吃油竟然能減重。一項追蹤超過20年的大型研究發現,每天多攝取7公克、約半湯匙的橄欖油,有助於抑制體重上升,測原因在於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多種活性化合物,可能因此能促進新陳代謝,進而降低肥胖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降血壓3寶物 香蕉、菠菜、地瓜含關鍵密碼

    降血壓3寶物 香蕉、菠菜、地瓜含關鍵密碼

    全台高血壓患者高達400多萬人,部分患者病情始終控制不佳。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除了沒規律用藥之外,問題可能是出在身體缺乏鉀,鉀能幫助血管放鬆,排出體內過多的鈉,溫和地幫助穩定血壓,建議患者不妨在三餐中加入香蕉、菠菜與地瓜等高鉀食物,就是降血壓的密碼。

  • 百萬人研究認證 5類食物助長壽:蔬果不是越多越好

    百萬人研究認證 5類食物助長壽:蔬果不是越多越好

    現代人追求健康長壽。最新研究發現,長期食用堅果、全穀類、水果、蔬菜和魚類,有助於延長壽命,這當中又以堅果與全穀類,與較低的死亡率關聯性最強,水果與蔬菜雖然有益健康,卻並非越多越好,至於過量攝取紅肉、加工肉品與含糖飲料,則會增加死亡風險。

  • 空汙傷腦 帕金森氏症風險飆56% 醫教6招自保

    空汙傷腦 帕金森氏症風險飆56% 醫教6招自保

    空汙中的PM2.5等細懸浮微粒,不僅會傷肺、傷心。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研究發現還會加速腦神經退化,長期暴露於高濃度的細懸浮微粒者,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可高達56%,建議若要戶外運動,應避開早上7點到9點與傍晚5點到7點等空氣最髒的時段。

  • 高雄手搖飲夯 議員推糖量分級

    高雄手搖飲夯 議員推糖量分級

     高市議會16日舉行警消衛環部門質詢,高市議員張博洋認為,高雄人愛喝手搖飲與肥胖率在六都居冠有關,建議衛生局參考新加坡作法,建立含糖飲料分級標示制度,以提升民眾整體健康程度,對此,衛生局長黃志中回應,將加強推動無糖飲食衛教,並研議規畫無糖店家標章。

  • 高雄肥胖率六都最高!議員推手搖飲糖量分級制度

    高雄肥胖率六都最高!議員推手搖飲糖量分級制度

    高市議員張博洋16日赴議會參加警消衛環部門質詢,他提到,高雄人愛喝手搖飲,也導致肥胖率居六都之冠,建議高市府衛生局參考新加坡的「Nutri-Grade」分級標示制度,建立含糖飲料的營養分級標準與標示規範,並推動獎勵措施,對此,衛生局長黃志中回應,將持續推動無糖飲食衛教,並研議規畫無糖店家標章。

  • 4款油吃多傷大腦 醫:還是胰島素阻抗推手

    4款油吃多傷大腦 醫:還是胰島素阻抗推手

    拒絕胰島素阻抗與代謝腦霧,用對油很重要。醫師劉博仁指出,沙拉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油,這些富含Omega-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精製種子油,若攝取過量、比例失衡,會使身體發炎、長期處於慢性氧化壓力中,進而導致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阻抗也會發生在大腦,導致代謝性腦霧。若攝取油脂穩定、不易氧化的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就能減少體內發炎反應,保護血管與大腦健康。

  • 魚油輸了 鮭魚「完整下肚」EPA、DHA濃度更高

    魚油輸了 鮭魚「完整下肚」EPA、DHA濃度更高

    鮭魚不只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更富含Omega-3脂肪酸,能幫助心血管健康、保養腦力與抗發炎。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直接吃「完整鮭魚」比單吃魚油膠囊,更能提升體內EPA與DHA濃度,若每周攝取2至3份鮭魚,搭配健康烹調,就能有效護心又養腦。

  • 吃酪梨有新好處 每天1顆連續半年 改善睡眠品質

    吃酪梨有新好處 每天1顆連續半年 改善睡眠品質

    酪梨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最營養的水果,適量食用有助降低壞固醇、穩定血糖與促進腸道健康,食安專家韋恩表示,最新研究再發現每天吃1顆酪梨,連續6個多月,能有效改善睡眠品質,包括延長睡眠時間、夜間中斷次數減少,是能讓人睡得安穩的天然超級食物。

  • 防癌上身 營養師提護肺5招

    防癌上身 營養師提護肺5招

     「好小子」顏正國驚傳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消息震驚社會大眾。癌症關懷基金會觀察發現,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降低罹患肺癌的風險,也有助於減少癌症復發的機率。

  • 顏正國肺腺癌逝 醫激推1飲食:降35%風險

    顏正國肺腺癌逝 醫激推1飲食:降35%風險

    藝人顏正國昨(7日)因肺腺癌病逝,讓許多人惋惜。功能醫學醫師許嘉珊表示,除了戒菸之外,健康的飲食與運動也能降低肺癌的風險,研究顯示,以水果、蔬菜、全穀、豆類、堅果為主,少吃紅肉與加工肉品的地中海飲食,最多可降低約35%的肺癌風險。

  • 稀飯必搭配料也中 專家列傷腎食物 長期吃就完了

    稀飯必搭配料也中 專家列傷腎食物 長期吃就完了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排毒器官,日常飲食中常見食物,卻可能悄悄讓它超時工作。營養師許瓊月指出,白粥配肉鬆,是很多人的早餐首選,但肉鬆不只是高鹽,還富含飽和脂肪和亞硝酸鹽,長期攝取,腎臟可能默默受傷。此外,她也點名國人愛吃的鐵板麵、炸雞排、日式拉麵、珍珠奶茶,長期過量食用,也會造成腎臟危機。

  • 每天一顆醫生遠離我 酪梨也辦得到 穩血糖又減脂

    每天一顆醫生遠離我 酪梨也辦得到 穩血糖又減脂

    酪梨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最營養的水果,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酪梨是心臟的好朋友,一項追蹤逾30年研究發現,吃能減少16%心血管疾病風險,每天吃1顆酪梨,也有助減重、降低壞固醇、穩定血糖與促進腸道健康,但提醒要吃完整酪梨,CP值才高,若是吃酪梨油,因少了纖維,會讓控糖、養腸效果打折。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