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香蕉灣的搜尋結果,共20

  • 墾丁「護蟹交管」登場!停10走10 管制時間曝光

    墾丁「護蟹交管」登場!停10走10 管制時間曝光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在農曆閏6、7、8月的15至17日,在台26線墾丁香蕉灣至砂島段進行3次護蟹交管工作,今年第3波護蟹交管將在國曆10月6日至8日晚上進行,墾管處呼籲駕駛減速慢行,禮讓陸蟹先行,共同守護墾丁生態。

  • 護蟹防路殺 車城濱海道路2時段封橋

    護蟹防路殺 車城濱海道路2時段封橋

     屏東縣車城鄉濱海景觀道路福安橋至龜山橋路段,常見陸蟹遭路殺。屏東縣環保聯盟估計,4年來陸蟹「降海釋幼」數量下降一半之多,並透過申請路權方式,將於7月11至13日、8月10至12日2個時段,每日晚間6時30分至8時30分,實施封橋改道指引,以降低路殺陸蟹頻率。

  • 屏東車城濱海景觀道路陸蟹遭路殺 福安橋至龜山橋封橋時段曝

    屏東車城濱海景觀道路陸蟹遭路殺 福安橋至龜山橋封橋時段曝

    每年農曆5月至8月的月圓時節,是陸蟹降海釋幼高峰期,屏東縣車城鄉濱海景觀道路福安橋至龜山橋路段,陸蟹常遭路殺。屏東環保盟指出,估計4年來陸蟹降海釋幼數量下降有一半之多,將於7月11至13日、8月10至12日2個時段,每日晚間6時30分至8時30分,實施施封橋改道指引,以降低路殺陸蟹頻率,讓母蟹能安全釋幼。

  • 嬌客甫造訪 南灣邀探鯨族傳奇

    嬌客甫造訪 南灣邀探鯨族傳奇

     墾丁南灣至後壁湖海域,3月底有2隻大翅鯨現身,地方耆老指出,南灣在日據時期曾是捕鯨重要基地,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因此將於4月26日與10月25日,舉辦二梯次「鯨族傳奇」活動,帶領大家走進墾丁海域,了解南灣過去捕鯨歷史、海洋資源現況以及鯨豚面臨的危機。

  • 墾丁海域現大翅鯨 墾管處將辦「鯨族傳奇」活動

    墾丁海域現大翅鯨 墾管處將辦「鯨族傳奇」活動

    恆春半島南灣至後壁湖海域,3月底有2隻大翅鯨現身,引起許多目擊者驚喜,地方人士也指出,南灣在日治時期曾是捕鯨重要基地。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將於4月26日與10月25日,舉辦二梯次「鯨族傳奇@南岬」環境教育活動營隊,帶領大家走進墾丁海域,探索這片神秘海洋世界,了解海洋資源現況及鯨豚面臨的危機,以及南灣過去的捕鯨歷史。

  • 墾丁海域水質調查 萬里桐最優

    墾丁海域水質調查 萬里桐最優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東華大學進行2024年墾丁國家公園海域水質監測計畫,結果發現後灣、萬里桐、核三出水口、南灣、潭仔港、砂島、龍坑、佳樂水最乾淨,其次為香蕉灣,而白沙灣、後壁湖保育區、大灣、小灣、船帆石受營養鹽影響最大。

  • 墾丁海域水質排名曝光!這幾處最乾淨

    墾丁海域水質排名曝光!這幾處最乾淨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東華大學執行2024年墾丁國家公園海域水質監測計畫,結果發現,後灣、萬里桐、核三出水口、南灣、潭仔港右、砂島、龍坑、佳樂水最乾淨,其次為香蕉灣,而白沙、後壁湖保育區、墾丁(大灣)、凱撒(小灣)、船帆石受營養鹽影響最大。墾管處強調,墾丁國家公園海域水質仍屬海委會公告甲類水域水質。

  • 屏東 陸蟹廊道有成 福安橋有望跟進

    屏東 陸蟹廊道有成 福安橋有望跟進

     交通部公路局在台26線墾丁香蕉灣路段打造陸蟹生態廊道3.0,讓陸蟹路殺率大幅減少81%。屏東車城鄉福安橋至龜山橋路段是陸蟹出沒另個熱點,屏東環保聯盟與台灣公民參與協會透過立委徐富癸向交通部建議,藉台26線經驗再闢建1條陸蟹廊道。

  • 台26線陸蟹廊道3.0成功 環團盼車城福安橋再跟進

    台26線陸蟹廊道3.0成功 環團盼車城福安橋再跟進

    台26線墾丁香蕉灣路段是全台陸蟹多樣性最多的地區,公路局打造陸蟹生態廊道3.0,讓路殺減少81%。車城鄉福安橋至龜山橋路段,是陸蟹另一熱點,屏東環保聯盟與台灣公民參與協會透過立委徐富癸向交通部建議,藉台26線經驗,闢建一條陸蟹廊道。

  • 海量「字紋弓蟹」寶寶衝上岸!屏東美景太療癒 專家曝和颱風有關

    海量「字紋弓蟹」寶寶衝上岸!屏東美景太療癒 專家曝和颱風有關

    恆春半島陸蟹多樣性極高,據國家公園統計,已知種類就高達67種。近日有在地人發現,「字紋弓蟹」幼蟹(大眼幼蟲)大量從海口回游陸地,場面相當壯觀及療癒。資深解說員阿嘉(張容嘉)指出,此一現象其實與颱風有關,往年都發生在九月中旬,今年適逢10月底還有颱風,才會出現如此奇景。

  • 墾丁 陸蟹媽媽中秋釋卵 國小師生守護

    墾丁 陸蟹媽媽中秋釋卵 國小師生守護

     墾丁陸蟹繁殖高峰期為農曆6至10月,陸蟹媽媽在月圓夜晚往海岸奔走,完成釋幼使命。墾丁國小師生17日白天利用海洋課淨海淨灘,晚上則協助墾丁國家公園護蟹宣導,在月圓的夜晚讓陸蟹媽媽安心到海邊釋卵,希望珍貴的陸蟹能生生不息。

  • 中秋陸蟹媽媽釋幼畫面曝 台26線啟動交管防路殺

    中秋陸蟹媽媽釋幼畫面曝 台26線啟動交管防路殺

    墾丁陸蟹繁殖高峰期為農曆6至10月,陸蟹媽媽在月圓夜晚往海岸奔走,完成釋幼使命,墾丁國小師生中秋節白天利用海洋課淨海淨灘,晚上協助墾丁國家公園護蟹宣導,在中秋月圓的夜晚讓陸蟹媽媽安心到海邊釋卵,希望珍貴的陸蟹能生生不息。

  • 防墾丁陸蟹媽媽淪「蟹餅」 公路局建廊道3.0避路殺

    防墾丁陸蟹媽媽淪「蟹餅」 公路局建廊道3.0避路殺

    屏東墾丁台26線香蕉灣路段,為全台陸蟹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曾紀錄陸蟹種類高達62種,為全台95%陸蟹種類集中熱區。交通部公路局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合力推動「護蟹過馬路」的陸蟹廊道,近年在廊道的路殺情形成功減少81%。公路局更打造陸蟹廊道3.0,透過軟硬體措施雙管齊下,並實施交管便於陸蟹通過,盼維護生態多樣性,防止陸蟹被路殺成「蟹餅」。

  • 別讓陸蟹變「蟹餅」 小琉球推生態廊道來保護

    別讓陸蟹變「蟹餅」 小琉球推生態廊道來保護

    小琉球陸蟹棲息環境被環島公路切割,降海釋幼一路困難重重,路殺是最大的傷害。保育志工向大鵬灣國家風景管理處建議,在環島公路興建生態廊道,保護自然生態,也可以保障小琉球的觀光資產。鵬管處表示,對於陸蟹遭路殺情況,除有多項保護措施,並在路殺頻率最高路段找到2處現有橫向水溝,研擬作為生態廊道。

  • 繁殖季逢遊客潮 陸蟹陷路殺危機

    繁殖季逢遊客潮 陸蟹陷路殺危機

     據專家指出,屏東小琉球陸蟹媽媽降海釋幼高峰期約在7月19日至21日,因暑假遊客多,又逢周末假日,陸蟹志工發現近來陸蟹遭路殺情況增多,經統計從6月6日到7月16日,島上發現遭路殺「蟹餅」高達1006個,包括陸蟹864個、寄居蟹142個,呼籲民眾到小琉球遊玩時,能降低車速、保護陸蟹。

  • 陸蟹媽媽釋幼高峰期遇周末 志工憂「蟹餅」增多

    陸蟹媽媽釋幼高峰期遇周末 志工憂「蟹餅」增多

    陸蟹繁殖高峰期為農曆6至8月,許多陸蟹媽媽在月圓夜晚往海岸奔走,完成釋幼來使命。屏東小琉球7月陸蟹媽媽降海釋幼高峰期是19日至21日,因暑假遊客多,又逢周末假日,陸蟹志工發現近來陸蟹遭路殺情況增多,根據志工統計,從6月6日到7月16日,島上發現1006個「蟹餅」,呼籲民眾到小琉球遊玩時,降低車速保護陸蟹。

  • 墾丁陸蟹繁殖高峰期至 護蟹封路台26線「停10走10」

    墾丁陸蟹繁殖高峰期至 護蟹封路台26線「停10走10」

    墾丁陸蟹繁殖高峰期為農曆6至10月,許多陸蟹媽媽在月圓夜晚往海岸奔走,完成釋幼來使命,但路上重重關卡,尤其經過台26線,許多陸蟹媽媽在橫越馬路時慘遭「路殺(汽機車輾斃)」,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7月至9月的月圓時分,在香蕉灣至砂島段以「停10走10」作法,並配合新設的高架陸蟹廊道,保護陸蟹媽媽繁衍生命。

  • 台江國家公園夜巡護蟹 墾丁設廊道

    台江國家公園夜巡護蟹 墾丁設廊道

     墾丁國家公園擁有豐富陸蟹生態,根據蟹類專家劉烘昌博士調查,曾在香蕉灣累計記錄26種陸蟹,而在《半島陸蟹2.0》一書中,更羅列香蕉灣地區調查到39種陸蟹,居世界之冠,對此藉由打造全國首座陸蟹廊道、設置箱涵及涵管供陸蟹穿越道路,避免遭「路殺」;台江國家公園也透過監測調查、夜間巡護保護圓軸蟹。

  • 護岸路擬拓寬 恐加劇陸蟹路殺

    護岸路擬拓寬 恐加劇陸蟹路殺

     台中高美溼地吸引大批遊客朝聖,每年6至10月陸蟹降海釋幼的繁殖季,大量抱卵雌蟹穿越護岸路抵達「產房」,車潮卻成為「路殺」禍首,近年陸蟹遭輾斃比例高達20%,種類以紅螯螳臂蟹為主,市府為紓解交通壅塞及發展觀光,經民代爭取拓寬護岸路,令外界憂心加劇陸蟹生存危機,更質疑是犧牲保育、成就觀光。

  • 讓路陸蟹用咕硓石造「廊道」 民眾經過驚呼:蛙人天堂路

    讓路陸蟹用咕硓石造「廊道」 民眾經過驚呼:蛙人天堂路

    墾丁國家公園為保育陸蟹,在台26線以咕硓石進行「陸蟹廊道」營造,卻有居民騎車經過驚呼「兩棲蛙人天堂路」,立委徐富癸接獲民眾反映,恐有行車安全疑慮,16日下午會同屏東縣議員潘芳泉,邀集南區養護工程分局、墾管處、屏東縣警局交通隊前往會勘,期望能兼顧生態環保與行車安。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