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功率元件的搜尋結果,共18筆
以代理三大外商軟體為主的資服廠商大塚(3570)23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郭一龍表示,既有製造業、營造業及多媒體客戶穩定成長,2025年還新增半導體產業、汽車電子、科技廠商等客戶。整體而言,2025年表現將優於去年。大塚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7.7元,法人看好今年有望挑戰連四年賺一股本成績。
宜特科技(3289)受惠於AI、高速傳輸與高功率應用需求持續增溫,下半年驗證分析(RA)業務可望延續成長動能。公司指出,全球主要IC設計與晶圓代工客戶委外驗證需求增加,法人也指出,近期包括聯發科(2454)在內的委案量明顯提升,加上輝達H20能持續出貨至中國,有助相關客戶訂單回升,法人預期宜特下半年營運將逐季走揚,全年營運表現仍具正向契機。
捷敏-KY(6525)周四假證交所召開法說會,捷敏持續高附加價值,以及第三代半導體相關產品之開發。捷敏5G、工業用及車用產品市場仍是發展重點。展望後續,捷敏-KY接單持續樂觀,第三季狀況仍樂觀,而第四季狀況則待觀察。
光寶科技(2301)於COMPUTEX 2025以「LITEON Power AI」為主題,展示專為NVIDIA GB200 NVL72、NVIDIA GB300 NVL72以及次世代NVIDIA Rubin系統所打造的整合式機櫃電源與液冷解決方案。
光寶科(2301)參與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以「LITEON Power AI」為主題,展示專為NVIDIA GB200 NVL72、NVIDIA GB300 NVL72以及次世代NVIDIA Rubin系統所打造的整合式機櫃電源與液冷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加速新一代AI基礎建設的整合,打造高效節能的資料中心,以應對AI時代日益增長的算力、能源、散熱的挑戰。
鴻海持續布局先進技術,卡位電動車、衛星通訊等前瞻應用商機,15日宣布旗下鴻海研究院半導體所與陽明交通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進行跨國合作,投入第四代半導體的研究,近日已在衛星通訊及高功率元件領域取得顯著突破;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 Advances》及《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第四代半導體可應用於電動車與快充技術、高壓電力設備、太空與航太科技。
鴻海(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HHRI)半導體所與陽明交通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跨國合作,投入第四代半導體前瞻研究,已在衛星通訊及高功率元件領域取得顯著突破,近期研究成果已於2大國際頂級期刊獲得發表,深獲學術界與產業界肯定。
以代理繪圖軟體起家的大塚24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郭一龍表示,受惠於大型客戶的需求增溫,2025年第一季成長動能強勁。該公司1~2月營收為4.64億元,年增48.45%。
鴻海(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再傳捷報,由半導體研究所攜手人工智慧(AI)研究所,結合鴻揚半導體優異的製造能力,成功將AI學習模型與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技術結合,大幅加速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的研發進程,並取得顯著成果。
半導體檢測大廠閎康(3587)近年積極進行全球化布局,尤其在日本營運據點相對同業完整,目前在名古屋產能已滿載,該廠營運年成長達40%,熊本廠營運也快速成長中,法人看好明年在日本的營運貢獻將持續擴大,成為推升閎康營運成長的重要動能。
半導體檢測廠商閎康(3587)11月營收4.28億元,月增4.09%,年增3.89%。11月營收較上個月成長,主因先進製程材料分析(MA)及故障分析(FA)需求及日本實驗室業績持續帶動,閎康並看好明年2奈米將大幅推升檢測需求。
半導體檢測廠閎康(3587)11月合併營收為4.28億元,月增4.09%,年增3.89%,隨著AI應用興起,可靠度相關的超高功率預燒爐重要度也日益提升,閎康將投資相關實驗平台,提供資料中心高功率元件及車用自動駕駛晶片等相關客戶使用,預計明年第1季完成建置。
國科會科學園區審議會4日召開第19次會議,會中通過10件投資案,投資總額計103.58億,包括「積體電路」冠亞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台星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竹科分公司、分子尼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碩豐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電」之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竹科分公司;以及「生物技術」的艾琳智農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元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橋科分公司等,此外尚有6件增資案,合計增資31.3億元。
2024年SEMICON TAIWAN即將盛大登場,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盛會,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廠商齊聚一堂,惠特科技今年也不缺席,將在一館展出化合物半導體與矽光子相關技術與設備。
利機(3444)第二季以來營運明顯加溫,三大主力產品第二季出貨均較上季呈現雙位數成長,半導體載板相關季增25%,驅動IC相關季增46%,封測相關年增季增18%,該公司表示,受惠台系封測廠漸入佳境,以及AI伺服器、AI手機及PC等整體供應鏈持續成長,預期將帶動各主力產品逐季營收向上,今年營收將拚創新高。
利機(3444)27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黃道景表示,今年上半年優於去年同期,而下半年開始,產業秩序逐步恢復,包括封測產品、載板、自有產品等都會較上半年升溫,帶動下半年營收年對年成長幅度更佳,此外,均熱片產品購併案最快今年底前顯現第一階段成果,自有產品銀漿則在新增多家客戶之後,預期明年營運占比也可望達一成水準。
強茂(2481)股東會通過承認112年財報及每股配息1.2元,強茂今年前5月合併營收為51.05億元,年減1.27%,隨著消費產品需求增溫,且車用產品出貨持續放量,強茂表示,希望達成今年一季比一季好目標。
產業分析出環球晶(6488)是在2011年10月自中美矽晶的半導體事業處分割獨立的晶圓廠。早自中美晶於2008年4月就已經開啟併購之路,收購美商 GlobiTech Incorporated 公司,藉此結合GlobiTech 的半導體磊晶技術、客戶價值,也完備了長晶、切片、研磨、拋光及磊晶一貫製程及技術;藉由磊晶製程之延伸使環球晶圓進入半導體晶圓中附加價值最高的6吋及8吋磊晶晶圓的生產和業務,取得擁有世界級一線大廠所需的矽晶圓和磊晶生產技術及管理團隊,並直接與這些國際知名大廠建立了相關晶圓產品直接供應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