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善文的搜尋結果,共06筆
一向被外國經濟學家用來掌握大陸經濟狀況的中共官方數據,最近研究人員發現它們正在官方渠道中快速消失。據外媒報導,近年來有關土地買賣、外資投資數據、失業指標資訊都已下架,火化人數統計和企業信心指數等資料也已被中斷,甚至連官方的醬油產量報告都不再公布。這種掩蓋真實數據的做法令人對大陸的真實情況更加擔憂。
大陸官方出重手整頓經濟學家發言。中國證券業協會(簡稱中證協)日前發布通知要求,行業機構首席經濟學家一定期限內,多次因個人不當言行引發聲譽風險事件,或產生嚴重不良影響,公司應從重處理,最重可解聘。
大陸官方出重手整頓經濟學家發言。中國證券業協會(簡稱中證協)近日發通知要求,行業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在一定期限內,多次因個人不當言行引發聲譽風險事件,或產生嚴重不良影響的,公司應從重處理,最重可解聘。此舉適逢兩位知名券商經濟學家近期因公開演講內容,社群媒體帳號雙雙遭封鎖。
今年中國大陸公務員考試的報考人數創下歷史新高,達341.6萬,競爭比例突破歷史紀錄。據美國之音分析,對於許多年輕人而言,公務員成為了穩定職業的首選,尤其在經濟不確定和就業壓力巨大的背景下,政府透過增加應屆畢業生的工作機會來緩解就業困境。然而,公務員工作雖然能提供穩定收入和保障,卻也可能讓年輕人失去與私企的競爭機會,同時部分地方政府也面臨工資支付困難的風險,因此,這為未來的公務員職務增加了不確定性。
據澎拜新聞報導,「中國經濟總需求不足的局面,仍然相對比較突出。總需求進一步減弱的風險,可能是今年第三到四季的主導性風險。」在9月7日第六屆外灘金融峰會上,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從總需求管理的角度,當務之急是盡快刺激和穩定總需求,使得總體物價水平能夠盡快恢復到合意水平,使就業率、失業率能夠回到相對比較正常的區間。而管理短期的總需求波動,與經濟的結構轉型之間相對可以分離開來。
這幾天,隨著全國兩會的臨近以及各地2024年GDP增速目標的公佈,對今年中國經濟前景的討論,變得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