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息ETF的搜尋結果,共1,459筆
台灣基金市場年底掀起新一波募集與核准熱潮。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和MoneyDJ資料統計,近期已有多檔新基金陸續開募或完成募集,題材橫跨美債、多重資產與AI科技等主流領域,顯示投信業者加速卡位2026年行情。其中,ETF仍是市場主力,主動式ETF更展現強勁成長動能,在台灣基金市場中正快速竄起。
雖然台股高息ETF今年來績效落後市值型備感壓力,但還是有績效不錯的,觀察市面上高息ETF今年來含息績效表現上,還是有表現不錯的,有6檔績效超過一成,其中群益半導體收益ETF(00927)今年來含息報酬23.31%,勝過大盤的21.12%,是唯一1檔打敗大盤的台股高息ETF。
健保補充保費新制預告消息一出,存股族炸鍋,尤其是68檔台股配息型ETF的受益人衝擊不輕,據統計,前四大高息ETF受益人數達600多萬人就受到影響。
今年是大顯神「積」的一年,護國神山台積電漲逾4成,高股息ETF多以金融股為主,吃了個寂寞,有台積電的0050賺逾3成,沒台積電的00919賺1.72%、00878賺4.62%、0056賺14.31%,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認為,年底將迎來2大轉機:ETF換股秀,以及金融股因獲利回升,啟動補漲行情,而金融股占比最高的00919,最有可能率先揚眉吐氣!
11月ETF除息秀登場。據統計,將於11月首周除息的股債ETF共計有9檔,全數皆為月配型,其中有6檔債券ETF,3檔為台股ETF,以預估年化配息率來看,群益優選非投等債(00953B)以7.71%居冠,而群益科技高息成長(00946)以6.82%為本波除息台股ETF的配息王。整體以公司來看,群益投信旗下三檔ETF 00953B、00985B、00946本次配息都符合市場預期,除息日都在同一天,有興趣的投資人可把握11月4日最後買進日參與除息。
編按:工商時報新聞獎大豐收!9月2日《以普惠金融之名》專題拿下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所頒發第八屆「新世代金融傳播獎」、9月14日以「擦亮信託神燈、守護所信所託」專題勇奪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主辦的2025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平面媒體類佳作獎。《以普惠金融之名》發想於台股高息ETF亂象,最後擴大到全面檢視我國普惠金融成績單,而「擦亮信託神燈、守護所信所託」專題輕鬆易懂,此次受評審青睞,更代表「信託」已漸成社會大眾關注焦點。
今年全球股市頻頻創高,台股也不例外,加上國內新型ETF上市助陣,整體投信基金規模也攀高峰,以個別投信公司來看,38家投信中有14家投信規模創下新高,前三季規模增加逾千億元的元大、群益、富邦等大型投信都名列其中,若以增幅來看,統一投信則增加近3成居冠。
大盤頻創新高,台股ETF熱力四射人氣旺,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10月23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受益人數單周再增3.69萬人,統計總人數來到1,144.9萬人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來增加122.32萬人等於台灣每兩人就有1人買台股ETF,顯示出台股ETF已成國人投資標配。
台股高股息ETF近年成為許多年輕投資人的熱門標配,不過,經理人提醒,高殖利率不等於高報酬,許多投資人誤以為只要股息領得到,就能穩穩賺,卻忽略了「股價下跌吃掉股息」的風險,而若要避免落入「股息陷阱」,投資人可遵循四大選股原則,並依據四大步驟來挑選適合自己的高股息ETF。
高股息ETF成為許多投資人認識ETF的起點,但若想讓報酬更具續航力,法人建議,年輕投資人在資產組合中除高股息外,也應結合市值型或成長型標的,並根據現金流需求與風險承受度分配布局比例,進行「核心」與「衛星」配置,其中,高股息也包含了台股、海外與不同主題類型,在追求穩定領息以外,也要同時具有可創造資本利得的部位,才能達到長期累計資產之目的,打造更完整的「總報酬」組合。
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再創紀錄。法人觀察,2022年11月下旬掛牌以來,到2025年10月22日收盤,以市價計算含息報酬率正式突破100%,代表投資人從00918上市第一天就投入的資金,現在已經成功「翻倍」!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最新配息金額出爐,維持每受益權單位0.04元不變,以21日收盤價換算,年化配息率約5.04%,預計11月6日除息,12月1日發放配息。
台積電法說報佳音,台股吃下定心丸,本周起18檔台股ETF密集展開除息,據CMoney統計,台股ETF中單位數成長最多兩檔,分別是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10月以來的ETF新增單位數分別成長52.28%、19.97%,表現亮眼。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投信基金規模站穩10兆元大關,且已連續五個月出現成長,以今年以來規模增加最多的基金類型來看,台股ETF、台股基金、主動式台股ETF穩居前三大,今年來分別增加了6,022億元、683億元、489億元,三類基金聯手拉升規模逾7,000億元,占了今年新增規模8成左右。
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資料出爐,9月底投信各類型基金規模表現,整體規模較上月增加2350.58億至10.51兆。進一步觀察各分類基金規模增減,9月份規模以台股ETF增加1140.19億居各類型基金規模增加之冠,其次為債券ETF月增1009.93億,顯現ETF買氣持續熱絡。
中美貿易戰情況詭譎,台股一度回檔後再攻高,ETF也跟著震盪,但高股息ETF表現相對亮眼,且以聚焦海外的高股息ETF漲幅較多。
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資料9月底投信各類型基金規模出爐,整體規模較上月增加2,350.58億元來到10.51兆;進一步觀察各分類基金規模增減,9月份規模以台股ETF增加1,140.19億為各類型基金規模增加之冠,其次為債券ETF月增1,009.93億,此為今年以來首度最大規模的兩大類基金單月同步增逾千億元。
在科技股領漲下,台股指數屢創高,台股ETF總規模也來到3.54兆元新高,但台股盤勢高檔波動加劇,部份資金流入具防禦能力高股息ETF,讓今年表現相對疲軟台股高息ETF啟動落後補漲行情,績效陸續翻紅。觀察25檔主、被動高股息ETF今年來含息報酬率表現,平均上漲約6%,更有七檔繳出雙位數成長。
今(15)日台股ETF股利發放高峰日,統計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野村臺灣新科技50(00935)、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第一金工業30(00728)、凱基台灣AI50(00952)、野村趨勢動能高息(00944)共11檔台股ETF,發放161.72億元現金股利。共計297萬投資人開心領息。
台股14日上演大怒神行情,早盤開高,一度衝上27,507點創盤中新高,不過隨著中美貿易戰緊張未趨緩,市場賣壓出籠,午盤後翻黑,終場下跌130.27點,失守27,000點關卡,台股各類指數表現也跌多漲少,僅航運、金融撐盤,其中由於中美貿易戰將互徵港務、港口費,使得航運類股指數大漲3.92%表最出色,台股ETF熱門成分股長榮(2603)更是大漲5.59%,也讓持有長榮的台股ETF逆勢抗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