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高溫特報的搜尋結果,共18

  • 高溫假有譜 氣象署擬納入災害 本月提預告修法

    高溫假有譜 氣象署擬納入災害 本月提預告修法

     氣候變遷影響,台灣高溫日數連年增加,中央氣象署擬修《氣象法》,將「高溫」列入「災害性天氣」,未來可依法發布高溫特報,相關單位可依此擬定「高溫假」。交通部3日說明,預計11月預告修法草案二個月,後續會報行政院送立法院審議。

  • 高溫納災害性天氣 放假有譜

    高溫納災害性天氣 放假有譜

     受極端氣候衝擊,高溫天數逐漸增加,立委提案修正《氣象法》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各單位可據此擬訂高溫出勤標準,但交通部尚未提出修法草案。交通部3日表示,贊成高溫假的方向,中央氣象署預定本月預告草案,待預告期滿、交通部報請行政院審查、核定,最快明年完成立法。

  • 淡水 疑高溫中暑 7旬翁倒臥田間亡

    淡水 疑高溫中暑 7旬翁倒臥田間亡

     中央氣象署16日針對4縣市發布高溫特報,新北市列為橙色警戒,76歲蔡姓老翁16日下午1時許被發現倒臥在淡水區公埔子一處農地,警、消到場時,蔡翁已無生命跡象,送醫急救不治,疑與高溫中暑有關,確切死因待釐清。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表示,本周各縣市低溫25至27度,高溫則約33至34度;17日是未來1周天氣最不穩定的1天,西部地區清晨有明顯雨勢,午後北台灣則有豪雨機率,18日降雨才會趨緩。

  • 去年「史上最熱」 鄭明典PO文示警:今年又是很熱的一年

    去年「史上最熱」 鄭明典PO文示警:今年又是很熱的一年

    全球極端氣候及無法預期的天氣災害,正不斷影響世界各地,去年是「史上最熱的一年」,今年呢?前氣象局長鄭明典示警,今年氣溫緊跟去年紀錄,雖然目前還不到夏季,趨勢上幾乎可以肯定,「今年又會是很熱的一年」。

  • 氣象署擬修法 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

    氣象署擬修法 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長呂國臣表示,面對極端氣候,36度高溫已不罕見,氣象署研擬修《氣象法》,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被問到修法是否為了給高溫假法源,呂強調,僅是呈現客觀的環境數據。不過,依「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規定,若非風災、水災、震災、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遇到其他天然災害造成交通,有致災之虞必須撤離或疏散時,各縣市也可以自行宣布停班停課,高溫假仍有可能放。

  • 全台哪裡最「辣」?Uber Eats攜徐佳瑩 公開今年台灣最「HOT」數據

    全台哪裡最「辣」?Uber Eats攜徐佳瑩 公開今年台灣最「HOT」數據

    Uber Eats今(18)日公布請到LaLa徐佳瑩為「Uber Eats (應該)都點得到」品牌代言人, 同時公布台灣用戶在Uber Eats上最「HOT」數據,包括8月是全年訂單量最高的月份,最熱門品項依序是「手搖飲」、「飯、麵、粥」、「早餐」、「速食」和「便當」。晚上10點至凌晨4點前宵夜時段,是全台消費者在訂單上特別註記「辣」或「加辣」比例最高的時間,基隆是全台在訂單上特別註記「加辣」的需求比例最多的城市。2024年最受歡迎的辣味餐點分別是連鎖餐廳的辣味漢堡與炸雞、辣味鍋貼、水餃、湯餃、剝皮辣椒雞腿湯、紅油抄手以及辣乾麵等。

  • 炎熱退散!4招打造涼夏居家空間

    炎熱退散!4招打造涼夏居家空間

     近日高溫特報頻頻發布,極端高溫刷新紀錄,讓許多民眾難以忍受。學者警告:「每年夏天都是你餘生最涼」,顯示未來的夏季氣溫將持續攀升。面對酷熱天氣,許多家庭只能狂開冷氣,不僅電費高昂,也不環保,讓荷包和北極熊都忍不住哭泣。如何找到室內溫度退燒解方,成為每個家庭關心的重要議題。21世紀不動產特地整理了一些實用的降溫技巧和居家改造建議,幫助民眾打造清涼舒適的居家環境,讓夏季高溫不再成為困擾。

  • 炎炎夏日小心中暑與冷氣病 專家建議應對方式

    炎炎夏日小心中暑與冷氣病 專家建議應對方式

    台灣近期持續發布高溫特報,不少人出現頭昏身體沒力等情況而就醫,58歲張某是假日農夫,利用空閒到山區菜園澆水除草,返家後覺得整個人疲倦沒力、口乾舌燥、頭昏想吐。32歲的徐小姐平時多在商辦大樓內辦公,午後和同事們享用手搖飲、水果等下午茶後,就不時感覺疲勞頭暈、噁心、肩頸痠痛沉重。頭份市為恭醫院中醫師洪皓脩提醒,夏天天氣悶熱,不僅在戶外久曬容易中暑,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溫度低、空氣不流通,也常出現愈坐愈累、煩悶困倦的「冷氣病」。

  • 在冷氣房也會中暑?感到噁心疲倦小心「冷中暑」!

    在冷氣房也會中暑?感到噁心疲倦小心「冷中暑」!

    近日台灣民眾炎熱有感,已連續多天發布高溫特報,今年6月更被記錄是史上最熱6月,甚至有網友開玩笑表示「抱歉了北極熊,我的命是冷氣給的」,不過長期待在冷氣房裡,卻開始有民眾出現頭痛、頭暈、疲倦及噁心感,這可能就是「冷中暑」!

  • 酷暑昏沉食慾差 中醫推4食物防中暑

    酷暑昏沉食慾差 中醫推4食物防中暑

    氣象署持續發布高溫特報、熱到快中暑,不少人因酷暑感到倦怠、昏昏沉沉,甚至出現胃口差、食慾不振情況,衛福部朴子醫院中醫科醫師李昌諴引「望梅止渴」比喻,建議用「酸甘化陰療法」來改善,像喝烏梅汁、乳酸飲料,多食用山藥、蓮子等健脾胃食物,避免過度冰涼飲食,再搭配穴位按摩、去暑刮痧、針灸,就能預防中暑,改善食慾不振。

  • 高溫警戒!高市社會局籲街友、獨居老人預防熱傷害

    高溫警戒!高市社會局籲街友、獨居老人預防熱傷害

    中央氣象局近日發布高溫特報,各地均有可能出現36度以上高溫,氣象預報本周高雄市區平均高溫約35度,高雄市社會局於6月21日提前啟動高溫關懷服務,截至7月4日止已提供街友餐食、飲水1276人次、避暑物品694人次。

  • 熱!台南啟動街友高溫關懷機制 提供涼感巾與避暑物資

    熱!台南啟動街友高溫關懷機制 提供涼感巾與避暑物資

    高溫炎熱讓人熱到受不了,長期待在室外的街友更是首當其衝,台南市從6月21日啟動街友高溫關懷機制,社會局街友服務中心社工至街友聚集熱點發放涼感巾、扇子、帽子、結冰水、避暑宣導單張等用品,宣導2處街友中心及街友中繼站可避暑,1周來已有176人次前往避暑。

  • 全台最熱城市 台南逾半年破30℃

    全台最熱城市 台南逾半年破30℃

     臉書粉專「圖地」整理中央氣象署統計數據,發現各城市每年超過攝氏30度以上的天數,台南市高達186天,名列全國第一,網友用安平古堡古稱「熱蘭遮城」諧音「熱爛這城」來回應熱爆的天氣。桃園市則有13區亮起橙燈高溫特報,桃市府啟動道路灑水降溫、工地加強管制、動保園區增冷扇等應變機制,也通令校園10至14時禁戶外活動,降低高溫的可能危害。

  • 桃園慎防熱傷害 校園1時段禁止戶外活動

    桃園慎防熱傷害 校園1時段禁止戶外活動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針對桃園市13區發布橙燈高溫特報,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要注意防範。因應高溫特報,桃市府跨局處啟動應變機制,包括道路灑水降溫、工地加強管制、獨居長者關懷、動保園區增冷扇、校園10至14時避免戶外活動等,降低高溫的可能危害,衛生局也提供相關衛教資訊,提醒民眾避免熱傷害。

  • 熱爆了 新北6人就醫

    熱爆了 新北6人就醫

     台灣持續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天氣多雲到晴、高溫炎熱,中央氣象署23日上午發布16縣市高溫特報,其中多地顯示「橙色燈號」,而新北市淡水一早氣溫達到38℃,戶外民眾大喊「熱爆了!」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統計,23日共有6人因熱傷害就醫,籲民眾遠離高溫環境,預防熱傷害。

  • 持續熱爆!新北氣溫飆升亮橙燈 6人熱傷害送醫

    持續熱爆!新北氣溫飆升亮橙燈 6人熱傷害送醫

    台灣各地23日持續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天氣多雲到晴,高溫炎熱。中央氣象署於上午發布16縣市高溫特報,其中多地顯示「橙色燈號」,而新北市淡水一早氣溫便達到38度,新北衛生局統計有6人因熱傷害就醫。

  • 持續高溫烤番薯16縣市亮橙燈 淡水一早高達38度

    持續高溫烤番薯16縣市亮橙燈 淡水一早高達38度

    台灣各地23日持續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天氣多雲到晴,高溫炎熱。中央氣象署於上午發布16縣市高溫特報,其中多地顯示「橙色燈號」,提醒民眾特別注意高溫。

  • 7旬翁掃墓熱衰竭摔傷失蹤  消防員用空拍機尋獲送醫

    7旬翁掃墓熱衰竭摔傷失蹤 消防員用空拍機尋獲送醫

    中央氣象署19日發布高溫特報,南投縣竹山鎮上午11時出現最高溫31.3度,從北部返回竹山故鄉掃墓的陳姓夫妻,陳姓丈夫因中暑倒臥在墓園草叢中,妻子遍尋不著報警,警消在距陳妻5公尺處尋獲熱暈的陳男,體溫飆至40度,有熱衰竭情形,緊急送醫救治。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