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碳的搜尋結果,共627筆
富邦金控連續兩年榮獲「天下永續公民獎-大型企業組-金融業第二名」,亦連續三年獲「天下人才永續獎」,並再度獲頒兩年一度的「親子天下友善家庭職場獎」。
玉山金控在2025年「天下永續公民獎」7日舉行頒獎典禮上,連續三年榮獲大型企業第一名,今年進一步獲頒最高榮譽「永續標竿企業」,由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代表領獎,展現對玉山長期穩健的金融專業推動永續發展,持續引領業界以具體行動實現共好願景的認同與肯定。
為加大減碳決心,碳定價決定明年4月如期申報,5月底前繳交。惟環境部和經濟部已達共識,11月中旬前,會對外宣布擴大高碳洩漏產業認定範圍政策,將組成跨部會審議小組認定。受到對等關稅衝擊或地緣政治影響,營收大幅衰退,且碳費占毛利3成企業,將祭出費率折扣,若企業有負債情況,同時給予緩繳機制,讓艱困產業有喘息空間。
彰化銀行董事長胡光華分析,永續成為企業經營關鍵字,因此彰銀也積極推動綠色永續轉型,主要透過科學減碳(Carbon)、責任投資(Capital)、盡職授信(Credit)及普惠金融(Customer)等「4C永續願景」展開具體行動,並與國家同步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願景目標。
第一銀行長期深耕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為響應2050淨零排放趨勢,與國內工業用紙龍頭正隆集團簽署「e起動起來ESG淨零優惠融資專案協作備忘錄」,共同推動正隆集團供應鏈廠商低碳轉型,以具體行動發揮金融影響力,攜手國內企業邁向永續生態圈。
高市府攜手全台最大產業加速器StarFab推動「建構亞灣創新生態系計畫」,助攻47家在地企業導入AI技術,促成30件AI合作案例,累計帶動訂單與募資金額突破新台幣4億元,以「打造AI產業生態系經濟與永續共榮」為主題,榮獲「2025天下城市卓越獎」優選殊榮。
第五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頒獎典禮於昨(28日)落幕,禾亞數位科技(HOYA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憑藉具開創性的「永續虛擬資產金融平台」從中脫穎而出,由副總經理林逸騏代表領獎,一舉摘下創新金融獎,成為唯一獲獎的虛擬資產業者。
2025年《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揭曉,凱基人壽以「永續+數位」雙引擎展現金融新實力,勇奪「綠色淨零金融獎」及「數位普惠獎」兩項殊榮。從推動低碳轉型的責任投資,到打造無障礙、零距離的數位金融環境,凱基人壽以行動實踐金融大回饋,讓金融成為永續生活的力量。
低碳關稅時代來臨,長期專注於企業ESG與碳管理的成創永續公司建議,企業應優先投資可改善自身體質,創造長期競爭力的成本上,一旦碳成本減量的行為策略已將企業體質改善到極限,碳權可視為「最後一哩路」的補位工具,需要接觸了解,卻非減碳策略的優先選擇。
金管會23日公布第四屆(2026年度)永續金融評鑑指標,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胡則華指出,明年擴大受評對象,會有96家金融機構受評鑑,較不同的是有新興永續發展政策及外界關注議題納入第四屆評鑑指標,且有12題加分題,加分題滿分更由原先的1分調整為2分,像是永續金融證照取得數、資安維護與情資分享、社會面向等等,最後結果將在2027年2月公告。
全球在歷經疫情、極端氣候變遷後,深刻意識到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近年則積極促進綠色金融,並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強調透過綠色投資,兼顧經濟成長與環境永續,為全球淨零排放盡一份心力。
乳癌是國內婦女最好發的癌症。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有一位38歲女子罹患乳癌,但女子很少吃糕餅等碳水化合物,也無其他危險因子,詢問後發現,女子吃很多水果養生,「部分水果也含有很高的碳水化合物」,研究顯示愛吃碳水化合物的人,會提高67%罹患乳癌風險。
美中貿易緊張戰火,也延燒至航空產業。針對川普政府研議11月起禁止大陸的航空公司的美國航線飛越俄羅斯領空,包括中國國航在內等大陸主要航空公司已聯合致信美國運輸部,要求停止實施此禁令。
為積極應對氣候變遷風險,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金管會2024年10月發布「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將滿周年,金管會21日公布政策亮點,提出於2030年綠色投融資規模達6兆元的新目標。截至8月底,綠色投融資合計達4兆6,838億元,已達2030年目標的78%。
中央大學成功爭取國科會碳封存「震測」,並向桃園市政府同時引入地申請使用桃園科技工業園區永續資源館用約2公頃空地,做為「碳排引至地表下1200公尺頁岩層永久封存」及「三接天燃氣轉換過程產生的冷能再利用」研究基地,方政府、民眾參與,及規畫教育場館。地方表示,盼市府協助中大加速完成用地申請。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市府都會儘量予以協助支持,另環境部預計明年將發布碳封存管理專法,市府也會持續密切注意,依循專法辦理。
美中貿易緊張戰火,也延燒至航空產業。針對川普政府研議下月起禁止大陸的航空公司的美國航線飛越俄羅斯領空,包括中國國航在內等大陸主要航空公司已聯合致信美國運輸部,要求停止實施此禁令。
犬貓健康常藏在日常細節中,尤其是排便狀況,異常排便可能反映疾病或壓力,從便便就能看出健康訊號。新北市動保處提醒飼主,寵物犬的腸道健康與飲食、運動及居家環境息息相關,留意排便情況可及早發現腸道或潛在疾病,若發現嚴重腹瀉,應立即諮詢獸醫師,由專業人員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規畫治療計畫,維持毛寶貝健康。
不少人以為低碳飲食能降低糖尿病風險,但吃法不對,反而增加風險。醫師蕭捷健分享研究指出,即使嚴格戒掉米飯、麵包等澱粉,但若吃下過量不好的動物性脂肪、缺乏纖維,就可能導致身體發炎,讓胰島素漸漸失靈,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4%。
糖尿病是造成腎臟病的原因之一,但有不少人擔心吃藥得吃一輩子或傷腎而不積極服藥,但其實正是要配合醫囑服藥,才能控制好血糖數值、有機會實現不用藥的狀態。他分享一位30多歲男子,糖化血色素一度飆到13.2%,但靠著堅守飲食、運動和用藥原則,一年半後就完全不用吃藥,也瘦得非常健康。
崴正營造自成立以來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核心理念,順應全球產業發展趨勢,積極推動「數位轉型」與「ESG永續」雙軌並進。歷經四年持續投入與深耕,如今終於開花結果,今年首度角逐「2025 APEA亞太傑出企業獎」及《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便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雙雙獲獎,展現企業穩健創新的卓越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