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血壓藥的搜尋結果,共44筆
今年至9月底止,已有47項藥品陸續退出台灣市場。衛福部表示,46項藥品有可替代藥,僅1款藥廠停產,將採專案進口。醫師張振榕指出,對於這樣的變化感到憂心,很可能會遇到無法接受更換替代藥的患者。他說,藥品供應不穩、健保價格制度僵化,台灣的醫療崩潰會越來越有感。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湧出大量泥水,重創下游光復鄉,造成當地災情慘重,許多家庭同時面臨生活與健康的挑戰。在這艱難時刻,遠傳(4904)秉持企業社會責任,第一時間投入救援,於災區設立關懷服務站,並募集緊急通訊手機送往當地,更攜手花蓮慈濟醫院啟動5G遠距診療,協助災民解決就醫與領藥問題。遠傳昨(3)日進一步宣布捐出400萬元善款,加上先前與三星、vivo、OPPO等合作夥伴合計捐出的150萬元,總捐款金額達550萬元,全力協助花蓮救災與重建,希望透過實際行動與溫暖關懷,陪伴災民度過難關。
新竹1名65歲張姓男子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病史,近期因膽結石困擾需手術,但他從未接受過全身麻醉,擔心到焦慮、失眠,最終在家人建議下,張男到麻醉術前評估門診,透過專業麻醉團隊的協助,安心完成手術,並於術後2天順利出院。
「以前總覺得自己是壯,直到開始吃高血壓藥,才發現脂肪過多不是好事。」57歲林小姐成功減去8公斤,如今血壓藥減半,靠的不是節食或激烈運動,而是由專業醫療團隊全方位陪伴的行為轉變。一些民眾認為「吃越少瘦越快」、「有氧運動越多越好」,但營養師提醒,過度節食會讓基礎代謝下降,長期下來反而更容易復胖,而過量的有氧運動會燃燒肌肉,減少整體肌肉量,降低人體基礎代謝率,得不償失。
美國總統川普將分階段對進口藥品加徵關稅,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7日指出,藥品關稅表面上對台灣衝擊小,卻會影響全球藥品供應。歐盟專利藥的利潤多來自美國,未來恐將成本轉嫁他國,導致藥價調升,用量大的肺癌、肺動脈高血壓等藥品都可能受影響,而慢性病患常用的學名藥恐也漲價,美關稅政策將在全球刮起颱風。
暑假期間,許多民眾喜歡外出爬山,醫師提醒,高海拔地區氧氣稀薄,任何人都可能因缺氧誘發「高山症」,典型症狀為頭痛、噁心、嘔吐,可透過藥物預防高山症,注意避免劇烈活動、喝酒和吃安眠藥;若症狀持續甚至加劇,出現呼吸困難,應立即下山。
一名人妻茹茹(化名)透過交友軟體偷吃國小男老師阿宏(化名),其在竹科工作的丈夫用電腦處理公務時,意外發現遭戴綠帽,還看見茹茹與阿宏的露骨對話,甚至有性愛影片與裸照,人夫認為配偶權遭侵害,向兩人提告求償160萬元。法院審理時,茹茹與阿宏均辯稱僅文字性愛,但仍遭判須連帶賠償40萬元。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約有1000萬名成年人體重超標,相當於每2人就有1人過重。王先生術前體重178公斤、BMI達56.1,長期深受病態性肥胖所苦,接受雨果(Hugo)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3個月減重36公斤。王先生笑說,體重變輕,走路、爬樓梯、睡覺輕鬆多了,像獲新生一樣。
怕影響勃起就不治療高血壓?當心導致更嚴重的障礙。醫師劉中平指出,有不少患者血壓高居不下,卻不願處理,原因是擔心吃藥影響雄風,但其實常用的降壓藥並不會造成影響,高血壓若是不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發生風險反會增加1倍。
交通部前部長郭瑤琪今天因主動脈剝離過世,輔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游皓鈞表示,主動脈剝離的典型症狀是前胸痛到後背,但並非每個患者都會有典型症狀,也可能會有胸悶痛、心肌梗塞、中風、下腹痛、腳突然沒力的情形發生,不同部位的血管因剝離受到影響,就會有相對應的症狀,也會增加診斷上的困難。
健保個別總額新制上路,各醫學中心謹慎面對,病患卻是霧煞煞。有民眾認為,民眾習慣往大醫院跑,就是因為小醫院或診所有時候檢查不出細部問題,一些疑難雜症就算到診所求診,不少醫師為求慎重,還是會建議去大醫院檢查,新政策上路讓人擔憂「大醫院還有看診額度嗎?」直指政策不太合理。
1名年僅29歲黃姓男子罹患高血壓多年卻未曾治療,又經常熬夜、喜食油炸食物,日前他因喘不過氣,到醫院求診,一檢查竟發現,其左心室射出分率僅25%,已達嚴重心臟衰竭程度,令醫師非常驚訝,分析男子未按時服用高血壓藥,且常熬夜、飲食不正常等, 導致不可逆的心臟損害。
健保署27日公布最新藥價,在1萬2999項藥品中,調整了3184項,其中34項藥品調漲,3150項藥品價格遭砍,是調整最少的一年。砍價最多的藥品是多發性骨髓瘤藥,從7704元降至2960元;漲價最多的則是攝護線肥大用藥,從12.3元調到15.1元。整體而言,調幅2.3%,省下的48.51億將回到健保總額中運用,預計4月上路。
健保署今(27日)公布最新藥價,在1萬2999項藥品中,調整了3184項,其中34項藥品調漲,3150項藥品價格遭砍,是調整最少的一年。砍價最多的藥品是多發性骨髓瘤藥,從7704元降至2960元;漲價最多的則是攝護線肥大用藥,從12.3元調到15.1元。整體而言,調幅2.3%,省下的48.51億將回到健保總額中運用,預計4月上路。
63歲擔任教職的黃姓婦人,因飲食較隨性,體重一度爆增到88公斤,體重過重加上長時站立授課,導致她膝蓋不堪負荷、行動愈發困難,甚至需靠拐杖支撐,嘗試飲食控制與運動減重卻遇到瓶頸,因此到彰基醫學中心「內視鏡縮胃手術」,體重降至68公斤,醫師強調,手術雖是減重的有力輔助,但長期維持健康體重仍需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
過年期間有不少耳熟能詳的傳統禁忌,像是不能吃藥,否則病痛一整年。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提醒,擅自停藥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尤其是需要長期規律服藥者,更要特別注意。他並引述研究指出,若中斷高血壓藥物7天,中風風險激增3倍,不可不慎。
嘉義大埔21日凌晨發生規模6.4地震,全台有感,鄰近的台南市楠西、玉井區成重災區,楠西區20間透天民宅嚴重龜裂、一間平房全倒,32戶列為不宜居住危樓的紅單。一夜餘震不斷,為當地繼白河地震後61年來最強震,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統計,主震加餘震達62起,不排除3天內有規模5以上餘震。
今天凌晨0時17分嘉義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鄰近的台南市楠西區餘震不斷,許多居民不敢回屋,徹夜未眠,其中民族路、中興路民宅全倒、半倒、結構龜裂受損嚴重,漏夜安置在緊急收容中心的民眾跟親友通電話時說「都倒了!還好人沒事,平安就好!」
國內每年新增1萬7千多位肝癌患者。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分享有位80多歲男子,10個多月前覺得頭暈、頭脹,就醫發現膽固醇偏高,初步認為是高血脂引起的高血壓,並用藥治療,但某一天男子突然上腹劇痛,再就醫竟發現是肝臟有15公分大的腫瘤,已是晚期肝癌,而先前頭暈、膽固醇偏高,並不是吃太油,而是肝癌警訊。
近來冷氣團報到,氣溫動輒驟降10度以上,門診心血管及腦中風病人也有增加的情況。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表示,人體血管在天冷時會快速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起伏,容易引發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急症,年長者因為感官退化,對於體溫變化較不敏感,可能身體已經存在風險而不自知,直到昏迷倒下才警覺;建議外出時可戴毛帽遮住耳朵,晚上睡覺時穿襪子,並以棉被覆蓋雙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