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雄市工務局的搜尋結果,共228筆
高雄市府為串聯澄清湖風景區、果嶺自然公園,預計搭建天橋步道跨越松藝路,但消息一出引發環團不滿,批評砍樹蓋天橋,有違園區生態保育初衷。高市府則回應,平面穿越道無法有效分流人車,將造成松藝路壅塞,承諾天橋將採最小量體開發,降低對生態影響;議員則認為,地方對天橋有期待,若有特殊造型還能增添亮點。
高雄市府接管澄清湖風景區、果嶺公園於近日開放,為串聯2大園區,預計搭建天橋步道跨越松藝路,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不滿批評,市府花大錢砍樹蓋天橋,有違生態保育初衷,建議改採平面行穿線即可。市府則承諾,天橋會採最小量體開發,並與地景融合,降低對生態影響。
高雄市路竹區大湖火車站前的天祐路因路幅較為狹窄,兩車交會時需要雙方互相禮讓才能通過。有輛休旅車與計程車10月30日行經該路段因互不退讓,造成車站前大塞車,地方居民無奈指出,該處「卡車」已是常態,議員、里長都期盼能改善。對此高市府表示,已爭取經費,預計將於明年實施天祐路道路拓寬工程。
隨近日早晚天氣開始轉涼已現秋意,茄萣溼地「東方澤鵟」搶先報到成為「開場嘉賓」,為每年底至明年春天間的候鳥盛宴拉開序幕,高雄市公園處表示,歡迎市民朋友趁著候鳥季,前來溼地觀賞這些季節性的飛行訪客,也務必遵守不干擾、不餵食鳥類原則,一起守護這片珍貴的候鳥棲地。
高雄市彌陀區舊港橋為當地社區主要交通要道之一,因年代久遠破損遭判定為危橋,於2022年啟動改建,改建過程卻被當地居民認為,新橋為提升防洪性能,比舊橋抬升109公分,恐因視線不良造成危險引發抱怨,不過經地方里長、民代協調後,高雄市新工處與經濟部水利署著手討論,在不影響防洪需求下,讓新橋僅比原有橋面抬升6公分,以平衡地方需求,並於近日完工通車。
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聯外貨櫃車二階專用道7月才剛完工通車,未料27日上午就傳出傳出道路塌陷,1輛高市環保局垃圾車行經沿海二路右轉中林路車道時,左後輪突然陷落路面,動彈不得,造成後方車輛大塞車,所幸無人受傷,直到2小時後才排除恢復交通。
台灣超過30年以上的老屋有高達500萬戶,加上人口高齡化,面臨「人屋雙老」窘境,內政部推出老宅延壽、虛坪改革、近零碳建築3大政策改善,今(24)日到高雄舉辦說明會,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出席介紹,政策目標是希望讓老屋更舒適安全,且改善過去台灣建案虛坪嚴重問題,有助於促進居住正義。對此,民眾看好老屋翻新希望,但也擔心大樓管委會意見難以整合,若政策誘因不足恐仍窒礙難行。
台灣超過30年以上的老屋有高達500萬戶,加上人口高齡化,面臨「人屋雙老」窘境,內政部推出老宅延壽、虛坪改革、近零碳建築3大政策改善,今(24)日到高雄舉辦說明會,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出席介紹,政策目標是希望讓老屋更舒適安全,且改善過去台灣建案虛坪嚴重問題,有助於促進居住正義。對此,民眾看好老屋翻新希望,但也擔心大樓管委會意見難以整合,若政策誘因不足恐仍窒礙難行。
高雄市林森二路約150公尺路段,近日因道路重新刨鋪後,將車道增設左轉專用道並畫設路肩,但前後路段車道皆無修改,車道沒有對齊讓用路人抱怨「更混亂」,甚至有逆向誤闖風險,民代呼籲道路改造應顧及整體一致性。對此,高雄市交通局回應,短期內將調整前後車道配置進行改善。
位在高雄市前鎮區的一處商業大樓,近日在地下停車場設置「限速15公里」測速攝影機,並公告超速將處「刪除車號或罰2000元」,讓網友貼上網質疑合理性「以為只有國家可以這樣收錢」。對此管委會回應停車場事故頻傳,經委員開會討論通過設置。不過高雄市建管處認為,相關規定應經區權會討論後,明定於大樓規約中。
高雄市境內的新台17線南段工程即將動工,位在左營的舊城南門圓環將配合改造,引發民眾擔憂會造成交通衝擊,交通局回應此次工程僅為改造並非拆除,搭配良好交通規畫可降低交通衝擊,而改造完成後將成正交十字路口,大幅提升車流紓解效率。
高雄市左營區中華一路上連結舊中山國小與果貿社區的人行天橋,因橋體老舊加上使用率低,反倒成地面人行道通行與視線阻礙,高雄市工務局日前已展開拆除工程,已於今(12)日完成,並以縮時攝影方式記錄下功成身退瞬間,因該處為新台17線路廊又鄰近長照園區,高市府預計導入無障礙及人本交通理念,供全齡人士均可安全通過馬路。
高雄市援中港濕地是凶狠圓軸蟹棲地之一,每到夏季夜間,就會開始有成千上萬凶狠圓軸蟹媽媽傾巢而出,護送幼蟹前往大海,但因溼地有與道路相隔,容易遭車輾壓命喪輪下,溼地志工每到繁殖季節,就會到螃蟹媽媽遷徙沿線護送,讓生態循環能生生不息。
高雄市前鎮區振興里長鍾明憲獲頒資深里長殊榮,但他29日在表揚會上,當面向市長陳其邁遞交陳情書,希望市府徹底落實電線地下化政策。他指出,部分單位在道路開挖後,導致路燈或號誌損壞,修復時往往以架空方式臨時拉線,完工後卻未將纜線撤除,導致愈來愈多電纜線高掛路燈桿,影響市容,他多次反映仍未獲改善。交通局說,將陸續將纜線下地,還給市民乾淨天際線。
高雄市前鎮區振興里鍾明憲獲資深里長殊榮,但他於29日表揚會上,向市長陳其邁遞上陳情書,他說,市府推動纜線地下化後,里內已經不見電線杆和電線,但後續因為台電等單位施工挖地,而導致電線損壞,相關單位就先拉電線以解決路燈不亮問題,但後續相關單位卻沒有查明斷線原因,好幾條電線就繼續掛在燈桿上,批相關單位便宜行事,重點是反映多次仍未獲得改善。
高雄市工務局配合行政院「智慧政府行動方案」,推動地下管線GIS圖資,不過卻被高雄市審計處審計報告點出,圖檔缺乏相應規範,導致圖資抽查不合格率偏高、圖資更新狀況低落等多項缺失,讓民代不禁批評,高雄自詡為智慧城市,但地下管線相關圖資仍十分落伍,導致工程誤挖管線事件層出不窮。對此工務局回應,將推動管線單位圖資優化與強化竣工圖資審查,以提升圖資品質。
高雄市路竹高中校舍建物已使用近70年,校舍多處鋼筋裸露、外牆剝落,雖經耐震補強但僅是免除立即危險,高雄市府工務局25日表示,已正式啟動路竹高中新教學大樓改建計畫,將拆除原有的老舊校舍,興建一棟地上四層的新式教學大樓,打造一座融合自然生態與科技意象、讓學習更快樂的智慧學習基地。
高雄市三民區明誠一路上「長春藤不老莊園」建物頂樓,有一顆玻璃大球成為當地著名地標,不過近年已搬遷並進行拆除改建,但工程於今(18)日發生鷹架倒塌事故,壓毀金山路267巷的汽機車,高雄市工務局獲報後到場勘查,確認因未妥善固定導致倒塌,已勒令停工並開罰9萬元要求改善。
高雄市翠華路靠近半屏山旁路段,為台積電即將進駐楠梓產業園區,進行拓寬解決交通瓶頸,不過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發現,剛完成拓寬的道路東側沒有人行道,已違反《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對此高雄市工務局回應,東側受限路幅問題無法設置人行道,完工後會引導行人走西側人行道。
長期居住在高雄的法國人丹米契日前發現,高雄的防空避難點位竟然設在瓦斯行、加油站周邊,且實際地點與內政部網站公告的資訊有明顯所落差,高市議員張博洋痛批,若高雄7月中實施的城市韌性演習是真正的空襲,民眾找不到避難資訊或跑到瓦斯行或加油站旁等危險地點避難,豈不是「躲比不躲還危險」,他也罕見批評賴政府應該加強重視民防,切勿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