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的搜尋結果,共91筆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舉辦「量子的世界,行星健康與你我的健康」國際工作坊,邀集來自全球26國超過230名學者與實務專家,透過實體與線上形式參與。活動聚焦量子力學如何解釋人類五感與呼吸系統與環境間的互動,從微觀角度重新理解行星健康與人類健康之間的連動關係。
53歲的Amanda,2年前確診早期三陰性乳癌,所幸在商保支持下自費逾200萬接受免疫藥物輔助治療,得以陪孩子好好長大。今年6月,健保政策接軌國際,將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正式納入早期三陰性乳癌給付,讓患者有機會在術前就獲得治療,不僅可減少手術切除的範圍,也能降低復發風險,是乳癌治療的重大里程碑。
全台約兩千名醫務社工,都是默默守護患者的無名天使。無論在醫院內外,都可以看到他們疲於奔走的身影。他們是橋梁、是窗口,也是接住脆弱靈魂的網。
每年6月25日是「世界白斑日」,為提高大眾對皮膚色素疾病的認識與關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24)日攜手台灣皮膚科醫學會,舉辦「斑斕之光 映照真我—皮膚色素疾病」衛教講座,透過專家分享、病友問答與互動活動,破除外界對白斑「無藥可醫」的迷思,並呼籲社會共同消除歧視,營造更多元、包容的環境。
第8屆保生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15日於台北保安宮舉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醫療小組榮獲「保生醫療奉獻團體獎」,高醫院長王照元親率團隊領獎,不僅是對團隊多年深耕整合性居家靜脈營養照護的高度肯定,更展現高醫在照護模式與人文關懷上的溫暖與創新。
為了培育醫療多元人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12日與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ACGME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建立正式合作關係的醫學中心,共同打造醫學教育的旗艦培訓基地,培育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全方位醫事人才。
監察院長陳菊去年底流感到高醫住院治療,隨後發現右側腎臟長腫瘤且有腦血管阻塞,因病請假至今已5個月,國民黨立委吳宗憲5日質詢,院長級政務官員的病假時限多長?銓敘部政務次長懷敍指出,公務員有28天病假,且可申請延長,2年內可請1年,全國公務員全部適用;監院表示,陳菊1、2月的薪水已繳回國庫。
為了加速臨床試驗啟動與執行效率、提升研究品質並強化國際競爭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29日與全球知名生技公司艾伯維藥品,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將透過研究團隊資源導入計畫,進一步深化策略夥伴關係,打造高效率的臨床研究合作新典範。
高雄市特種搜救隊已取得NAP重型認證資格,搜救隊必須演練、整備、強化合作與技術升級,並為4年後複測持續做好準備,於17至19日在楠梓訓練中心舉辦「36小時不間斷救援演練」共動員149名警義消、醫護人員、土木技師與獸醫師,並出動4隻搜救犬,導入無人機器材演練,全程模擬地震後複雜災損情境,相當逼真,未來每年都會舉行一次36小時不間斷演練。
今年母親節,對39歲的龔女士而言別具意義,從多年不孕、歷經8次試管療程,到成為「龍虎豹三兄弟」的媽媽,她笑著說:「這是最棒的母親節禮物!」龔女士感謝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團隊的專業協助,讓她的求子夢想成真。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長期關注健康議題,於22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三屆「預防醫學 養肝講座」,特別邀請心臟內科專科林謂文醫師、新光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劉宗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副院長戴嘉言,以及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內科部副部長兼胃腸肝膽科主任、長庚大學副教授林成俊,以中、西醫的角度,分享預防肝病的觀念及衛教,現場聽眾收穫滿滿。
肝臟沒有神經,即使發生病變也難以察覺,所以肝也被喻為「沉默的器官」。近年來隨著醫學逐漸發達,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從台灣十大死因中,已退居第12位,顯示只要定期篩檢,並提早透過施打疫苗或藥物防治,就能擁有彩色人生。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DHD)是兒童常見的精神行為疾病,國內長久以來診斷方式僅靠臨床觀察,但臨床用的測量表會受到家長、老師的主觀判斷,影響診斷結果,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兒科團隊首創「AI情境教室」,將課桌椅角加裝荷重元件,測量兒童是否「坐不住」,再用攝影機偵測眼球移動,客觀判斷是否確診進而治療。
監察院長陳菊去年底因流感住進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發現右側腎臟長腫瘤以及有腦血管阻塞,經緊急手術後,目前仍在醫院治療中。副總統蕭美琴以及前總統蔡英文今(12)日上午特別南下探望,希望陳菊早日康復。據報導,蔡英文、蕭美琴今日是預定中的行程,而陳菊目前復原狀況良好。高醫則回應,請外界給予病患及家屬空間,且此事涉及病人隱私,在沒有經過家屬同意前不方便多做說明。
美國《新聞週刊》與全球數據公司Statista合作,整理出2025年全球最佳醫院排行榜,針對全球30個國家、超過2400家醫院進行評比,列出前250名,台北榮總是連續2年全台唯一上榜的醫院,去年排在218名,今年進步至208名。
為提升檢驗效率、縮短病人等候時間,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設置亞洲首套「超高速檢體自動傳送系統」,透過先進的跨棟氣送管路與AI大數據分析,全面優化檢驗流程,長達200米的跨棟氣送管路僅需23秒即可將檢體傳送到位。
衛福部最新調查,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榜首,精準醫療與個人化醫療已成為癌症治療趨勢,為了幫患者搶時間精準殲滅癌細胞,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2025年起新開設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諮詢門診,讓癌症病人可以與醫師共同討論治療最佳方案。
近日傳出醫學中心評鑑已經完成,衛福部年前即將公布,去年中區、南區、高屏區醫學中心新增評鑑醫院,包括雲林台大醫院、大林慈濟醫院、義大醫院等,均想擠進醫學中心行列。但去年北區因分數接近而發生「增額」情況,最後衛福部被監察院糾正,因此今年是否同樣比照,成為各界關注焦點。而被醫界指出若高屏要增設醫學中心,相當有機會的義大醫院,院方表示靜候佳音。
醫療策進會今天(15日)舉辦「第25屆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其中醫學中心組,獲得特優的分別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台大醫院、以及亞東醫院。另外智慧醫院部分有花蓮慈濟醫院、高醫、彰化基督教醫院、北醫、亞東等獲獎,醫策會董事長張上淳表示,感謝全國600多個醫療團隊參與,共同提升醫療品質給予病患最好的醫療照顧。
監察院長陳菊接連缺席活動引發關注,27日傳出陳菊因病住院消息,監察院也證實,陳菊現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休養。高醫則經家屬同意後出面說明,陳菊在例行健康檢查時,發現右側腎臟長腫瘤,經手術治療,卻在出院前夕傳出左腦血管阻塞,所幸醫療團隊即時發現並積極治療,目前病況已回穩,但為求慎重,仍住院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