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鳥類生態研究室的搜尋結果,共09筆
黑鳶是環境健康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物種指標,日前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等單位前往七堵區尋找研究個體,卻驚見死於鳥網的黑鳶屍體,動保所已拆除、銷毀鳥網,並強調架網人已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最重得處5年以下徒刑。
基隆市動保所日前接獲台灣猛禽研究會通報,1隻發報器追蹤的保育類黑鳶研究個體,停留在七堵區山區並未移動,疑遭非法鳥網纏住,9月30日前往尋找,驚見慘死於鳥網的4隻黑鳶屍體,動保所後續將鳥網帶回銷毀,目前尚待釐清架網人以及用途,此行為已造成保育類黑鳶接連死亡,架網人已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騷擾、虐待保育類動物規範,最重得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新北市動保處統計113年度季節性遷移候鳥通報案共97件,其中包含保育類八色鳥、日本松雀鷹、紅隼等珍貴候鳥。去年底民眾通報三芝區1隻老鷹疑似在捕捉老鼠時,不慎遭車輛撞擊受傷,動保處派員前往救援,確認是不常見的候鳥東方鵟,將牠送交台灣猛禽研究會接受專業治療與照護後,日前已成功野放。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簡稱林業保育署)近日公布2024年黑鳶全台同步調查結果,顯示黑鳶族群數量再創新高。延續自2013年起族群數量逐年增長趨勢,2024年9月調查記錄到873隻留鳥族群,至12月更含遷移族群後達945隻。這不僅是對保育工作的肯定,更彰顯近十年來友善環境與棲地保育的成效。其中,新北市貢寮地區族群數量最多,創下北海岸歷史新高。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1日舉辦台南地區年度水雉數量大調查,出動111名調查員實地走訪各個水雉出沒熱區調查,今年數量突破3000隻,總計3030隻。園方推測,與今年雨量變多,使得官田菱角田小幅增加60公頃有關,讓水雉多了可以繁殖的棲息地,族群量也較去年小幅增加148隻。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1日舉辦台南地區的年度水雉數量大調查,出動111名調查員,統計結果出爐,今年數量突破3000隻,總計3030隻。園方推測,這與今年雨量變多,使官田菱角田小幅增加60公頃有關,讓水雉多了可以繁殖的棲息地,族群量也相較去年小幅增加148隻。
屏科大架設棲架觀察野生鳥禽,意外拍到珍貴畫面,一隻應該在地面生活的夜鷹,因為凱米颱風來襲,疑似地面淹水而跳上棲架緊緊攀住,度過颱風夜的狂風暴雨,還有草鴞被強風吹到羽毛全飛起來,屏科大研究人員表示,過去颱風過境不可能觀察到野外鳥禽,這次因颱風轉向,來不及撤下30多支棲架,才捕捉到鳥禽抵抗颱風的珍貴畫面。
據學者推估,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熊鷹」,目前全台僅約1000隻、家族約500個,為此,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30日進行全台首次熊鷹巢直播,盼在透過鏡頭揭開熊鷹「莎倫」在玉山國家公園的深山生活日常外,也能傳達保育生態的重要性。
流浪犬貓餵養、與野生動物衝突的問題在台灣爭議已久,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園區內的山羌也面臨滅絕危機,19日起在遊客中心2樓特展室舉辦「適得其所─以動保挺野保巡迴展」,用可愛插圖輔助研究資料,呈現流浪犬貓對台灣原生物種的危害,以多元理性的角度探討「對動物的愛」,展期至11月17日止,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