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麻麻的搜尋結果,共300筆
京都做為千年古都,至今仍有許多遺跡與文化資產完整保留至今;西元1994年,京都以「古京都的歷史遺跡」的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中。西本願寺做為「古京都的歷史遺跡」的一部份,境內處處是寶藏,巨大銀杏於深秋時節更成為矚目焦點。
據《三聯生活週刊》報導,隨著跨境打擊不斷收緊,原本集中在緬北、緬東的電詐園區開始轉移:向南深入到緬甸山區的萬海、當陽,向東則延伸至柬埔寨。伴隨遷移而來的,還有持續的人員短缺。詐騙集團開始將目標擴展到心智尚未成熟、容易被騙的未成年人。
海軍艦艇分析師薩頓(H I Sutton)表示,廣州一家造船廠正在建造一款長度約65公尺的新型三體船,這艘船融合了水面艦艇和潛艇的特色,可能是一艘無人艇。
日本一位70歲退休阿公,某天收到57萬5500日圓(近新台幣12萬元)的信用卡帳單,以為自己被詐騙,沒想到真相出爐超傻眼,因為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借給孫子,事後才驚覺帳單暴增。
因為好奇心作祟,差點害了自己!大陸一名14歲少年因為一時好奇,將38顆「水寶寶」塞進尿道,2天後吸水膨脹撐滿膀胱,武漢兒童醫院專家連夜緊急手術,少年最終脫險。
陳昇29日舉辦「我不是搖滾歌手」演唱會記者會,宣布將於12月31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31次跨年演唱會。近來許多藝人閃兵,陳昇分享自己20歲就去當兵,在軍樂隊學會吹伸縮喇叭一生受用,直呼當兵「是一種很臭屁的驕傲」!
陳昇今(29日)舉辦「我不是搖滾歌手」演唱會記者會,宣布將於12月31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開唱,這也是他第31次跨年演唱會。近來許多藝人閃兵被拘提,陳昇也分享自己20歲就去當兵,在軍樂隊學會吹伸縮喇這項樂器一生受用,還參加過3年國慶樂兵,「是一種很臭屁的驕傲」!
林家佑自《大學生了沒》班底出道,後續以《全明星運動會》第四季中亮眼表現走入大眾視野,外表陽光、身材精壯的他登上《聚焦2.0》分享在24歲時手臂痠痛就醫,原以為只是肌肉拉傷,直到症狀加劇後,再求醫竟被診斷出4公分惡性骨肉瘤,緊急開刀後在手臂留下20公分疤痕。
大陸海南海口西岸有許多遊客看到沙灘上出現「大量長毛硬幣」,並拍攝成影片分享在網路上。沒想到,其他網友則建議不要主動碰觸,並稱其為具有毒性的「銀幣水母」。對此,有專家表示,該生物確實為銀幣水母,具有毒性,並呼籲遊客勿主動觸摸,若不慎碰觸出現不適症狀要趕緊就醫。
日本關東地區茨城縣的常陸海濱公園,每年四月下旬的粉蝶花海謝幕後,原地刨除枯萎花株,整地之後再改種「地膚」幼株;32000棵鮮綠的「地膚」幼株,在歷經夏季的滋養與成長後,漸漸長成圓球狀的外形,並在入秋時分由綠轉紅,10月中、下旬正式進任最佳觀賞期。
如櫻花熬不過仲夏
台北橋是新北市三重、蘆洲居民前往台北市中心的重要橋梁,上下班時間機車流量過大,機車引道經常回堵,並延伸至平面道路。議員顏蔚慈建議,交通局可研議台北橋開放機車行駛內側車道。對此,交通局說明,若開放恐增加機車誤闖快速道路、衍生安全疑慮,因此不宜開放。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釀嚴重災情,賴清德到光復鄉問童喊「你的臉怎麼黑麻麻」引發爭議,勘災政治學話題不斷。副總統蕭美琴數度造訪花蓮勘災,意外引發有災民抱怨被從光復鄉公所2樓安置處移到3樓的插曲。此外,蕭美琴與災民談話時,腳穿一雙雨靴設計吸睛,也引發網友熱議。
百萬YouTuber「酷的夢」近期推出大製作節目《中文怪物》,邀集百位在台外籍人士參加中文測驗,首集上線後就掀起網友熱烈討論,許多台灣觀眾也會邊看邊考驗自己的中文能力。而清大中文系畢業的「綠君麻麻」日前也在社群分享,與兒子一同觀賞節目,「原本我們信心滿滿,結果跟著節目題目一起作答時,竟然差點過不了關」。
「三台山」因外型得名,或尖、或圓、或盾,立在恆春東北,是地標,遠近皆知。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23)下午溢流,大水灌進光復鄉市區,造成嚴重災情。一名網友上個月曾在社群貼出阿美族豐年祭儀式的照片,並表示當時馬太鞍祭司祭拜祖靈,祖靈提醒族人「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將會大潰堤」,造成巨大衝擊,呼籲族人不可輕忽,晚上不要熟睡。沒想到堰塞湖昨發生溢流,網友回頭看這篇文章直喊「頭皮發麻」。
因《傳聞中的陳芊芊》一炮而紅的丁禹兮,曾因長相被嘲笑像「哆啦A夢裡的小夫」,不過出色演技力甩醜評,他在《大理寺少卿遊》中的古裝造型令人驚艷,飾演大理寺卿之子李餅,在家門遭滅、本人遇刺後下落不明,三年後竟以白貓之姿重返神都,利用貓的敏捷、夜視和嗅覺能力破案,這種「人貓變化」設定既可愛又充滿危險性,不僅豐富了角色層次,也大幅增強劇情的緊張感與戲劇張力。
這是值得記錄的一天,因為早晨在辦公室外的福木枝幹上,探見數千隻東方蜂移巢途中的團聚休息;黃昏又巧逢牠們如一陣黑煙般嗡嗡群飛離去。第一次親見這樣的自然奇景,幸運又華麗。
每年9月中下旬是赤腹鷹過境台灣的高峰期,據台灣猛禽研究會統計,20日過境數量高達15萬餘隻,創下單日最高紀錄,且截至21日已累計近26萬隻,今年總數量可望突破2020年的27萬餘隻,而這與猛禽繁殖區破壞漸少有關。
鯨鯊在被列為台灣的海洋保育類物種,這幾年在澎湖開始頻繁被發現。昨天銀海遊艇披露澎湖北海毛司嶼海域糠蝦大爆發而吸引成群蝠魟、和鯨鯊追逐覓食後,澎湖海洋保育志工隊今(19)日早上偕同享飛影像工作室前往查勘,果然發現輻魟和鯨鯊都一大一小在追逐覓食,其中小隻的鯨鯊玩性很重,吃飽後還跟浮潛的工作人員在海中玩起躲貓貓嬉戲,讓志工很是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