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是一個大時代的產物,發生在眷村的故事,有笑有淚,有甜亦有苦,一般所指的眷村,是指陸海空三軍、憲兵與其他類種官兵與眷屬所居住的眷舍。夢想淘心室1月17日【曉宇宙~曉曉問大大】特別邀請《光的院子:成長記憶中眷村的華麗與轉身》作者黎明珍以及其先生王子亦至節目中作客,與聽眾朋友們一探眷村裡的建築”光的院子”所發生的故事。當你聽完之後或許會跟主持人一樣,為這段發生在光的院子裏面真實的大時代故事感動得頻拭淚。
出生於高雄左營建業新村的作者黎明珍是標準的眷村小孩,雖離家30多年,但對於眷村一直擁有著無法割捨的情感與記憶,在得知高雄文化局針對眷村推出「以住代護」的政策即將實施後,便起心動念、有了改造自家故居的念頭,開始大家都不看好甚至持反對意見,但黎明珍即使無人協助仍義無反顧地一個人寫計畫,一個人找工班的全力投入,最後其先生王子亦受其影響才加入其中。有了建築師出身的丈夫的助力,光的院子的改造可謂是如虎添翼,不僅順利的華麗轉身呈現在大眾的眼前,也悄悄地開箱了橫跨三個世代的愛情與親情的故事,以及過去與現代文化交融之後不一樣的眷村。
身兼大學教授的王子亦娓娓道來,最初對於光的院子的改造相當不支持,他認為,以台北來說,舊屋改裝了不起是二、三十年的老房子,但當時要面對的,是從日治時期一路留下來的將近百年的一棟老樓房,結構組成甚至不是我們所熟悉的鋼筋混凝土材料,而是日本木構造的建築,更重要的是,所觸碰到的是自身所不熟悉的歷史文化,而它是非常固著於這片土地的,例如發現大規格的煙囪在屋內存在的意義等;當時的改造對王子亦夫婦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作者黎明珍卻表示,我太愛這個地方了,當我聽到自己家的房子要被釋出時,拚了命我都要去爭取。
談及想透過光的院子傳達的訊息,王子亦老師提到,其實可以分割成兩個面向,一方面是台灣近代史的改變,另一方面則是眷村人情味的展現,作者黎明珍透露,在眷村中到左鄰右舍吃飯、聊天、喝酒甚至是泡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光的院子開幕的第一天隔壁鄰居知道他們夫婦倆傍晚還沒吃飯時,一句「來我家吃吧!」便熱情地招待他們進屋作客,熱騰騰的飯菜馬上就上桌了,另一個鄰居聞此動靜也帶著好酒興沖沖地跑過來聊天,王子亦老師透露,他們全都是不認識的人,這種氛圍真的不是我們在台北都會區長大的小孩可以體會到的,非常令人感動。
黎明珍夫婦指出,家裡有個院子特別適合聊聊彼此的人生故事,每個來到這裡的人本意都只是看一看就要走了,卻在坐下後暢聊至半夜,不僅是認識好幾十年卻沒有機會深入交流的朋友,哪怕是此生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人在光的院子裡都會產生變化,這棟老房子有如被一股魔力籠罩一般,能夠讓人們打開心扉、侃侃而談,因此,非常歡迎也期待不管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都可以來到這個院落體驗眷村的魅力。
光的院子是留在這個城市最珍貴的回憶之一,也許它不必屬於任何人,可是黎明珍夫婦希望這塊土地上能保留過去時代的記憶,人類隨著年紀漸長也開始會害怕失憶,而對於一個都市而言更是如此,若把原來的建築物、眷村的環境給剷平了,就等於抹掉了它的價值,當城市失去了它的記憶,後面的年輕人又如何得知這塊土地曾發生過的故事,人們將喪失的是所有人的集體記憶,不只是眷村,地理地貌、文化的傳承都將消失,眷村應該被完整地留存下來,使得人們可以對它溫故知新。
更多關於光的院子的改造故事,歡迎收聽今日的《曉宇宙~曉曉問大大》,或是點擊以下連結。
書籍《光的院子:成長記憶中眷村的華麗與轉身》: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7737
「光の院子」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8834251836736/
PODCAST節目《蘇菲貓的藝想世界 黎明珍的大咖朋友》:https://myppt.cc/D0mVBx
今日《曉宇宙~曉曉問大大》收聽連結:https://sndn.link/928campus/dsYkpp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