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彎曲綿延的道路上,擦肩而過的人都是一種緣分,而旅程結束後 又會以甚麼樣的方式撿拾回憶呢,5月8日【曉宇宙~曉曉問大大】邀請登過百岳的藝術家曾文彥至節目中作客,與曉宇宙的聽眾朋友們分享用畫作紀錄的百岳之美。
蔣勳在孤獨六講中說道,人透過孤獨會變得更通透、純粹、明朗,因為孤獨時的思考是最豐富的。曾文彥表示在山中沒有外界的誘惑,大多時間都跟自己相處,很容易感到孤獨,靜靜地思考人生的某段經歷,是一種很豐富的修練。曾文彥的畫作中大多使用最簡單的鉛筆,以黑白為主,不管是風化的岩石還是樹木,甚至是遠山和天空的雲,看似雲淡風輕卻有一種孤行的感覺。除了透過畫作,他也運用攝影的方式即刻紀錄著山景中的美,透過畫面加上文字的描述讓讀者明白這張畫是在甚麼機緣下把它創作出來。
挑戰過百岳的曾文彥在爬山的經歷中,透露讓他記憶深刻的一件事,因為一位山友即將完成百岳挑戰,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知體力漸無法負荷,希望自己能盡快完成夢想。在相約爬奇萊東陵時,一到山口眼前已一片雪白,而爬東陵需要七天六夜,需要在雪地搭帳篷五天,地上的濕氣會一直上升這對關節不好,大家經過考慮就不上東陵,打算就近在山屋住幾天,改爬奇萊北鋒。 但隔日天氣很好一行人便一身輕裝出發,由於山友體力不支,在自己抵達山頂時等了一會才看到他慢慢爬上來,所以在下山時,與另一位山友一前一後的在他的前後保護他的安全,因為積雪很厚,最安全的方式就是跟隨前方的人踩過的腳印行走 ,但對這位年長的山友來說每踩一步都當相當吃力,因而改道繞過小丘後便自己走了另一條下山路線,脫隊後因此就發生了山難,兩天後在700公尺下的山谷找到了他。這是文彥唯一的一次遇到的山難,所以提醒大家在爬山時千萬不要輕忽任何細節。
「山旅孤行」這次畫展的封面圖,是曾文彥清明連假時去爬南湖大山時因天氣不佳只能到審馬陣山,森林中山巒中圍繞著霧氣,拍下在松風嶺的大樹旁獨自走過的山友,呼應了展覽「山旅孤行」的主題。在黑灰白斑斕的光影堆砌中,感受到山中的風吹草動的流動性,把靜態的畫作變成動態且有音符跳躍,外表看似平靜內心卻是波濤洶湧。曾文彥本次的畫展可以看到很多不同層次的畫作、山中的故事、畫的故事、光影的流動和人生風景的故事與反思。
節目來到尾聲,曾文彥分享了自己的山中歷練後的感受,經過爬山的洗禮後,能夠活著下山是一種福份,帶著這份美好,會更感念活著真好的感覺。
更多關於山旅孤行畫展的相關問題等詳細資訊等,請收聽本集《曉宇宙~曉曉問大大》,我們與你一探究竟!
「山旅孤行」畫展時間:5月11日(六)下午 2:00 開幕茶會
地點: 台北市藝文推廣處 2樓A館
曾文彥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sengarts?locale=zh_TW
今日節目收聽連結: https://sndn.link/928campus/eTnEV8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