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四日至二十日,慈濟科技大學親善大使即將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進行九場兒童劇巡演。因慈濟科技大學兒童劇巡演已行之多年,早有口碑,更是星馬華人眾所皆知,最引頸期待的暑假重頭戲。短短半個月內跑遍大馬南部的檳城(Penang)、怡保(Ipoh)、吉打(Kedah)、蘭卡威(Langkawi)、新山(Johor Bahru)和峇株巴轄(Batu Pahat),展現超乎滿分的舞台表現來回饋星馬觀眾!
為了籌備完美演出,23位親善大使在期末考結束,就立刻銜接每天至少10小時的魔鬼集訓。不論是手縫服裝、製作道具,以及舞台走位、舞蹈動作、肢體語言、表情管理,甚至包含燈光、音控,全都不假他人之手。學生笑說:「魔鬼集訓堪比減肥營,大家幾乎都成功瘦身1.5至2公斤,連戲服都變寬鬆了!」
有別於以往國王、仙子等具像人物,或兔子、斑馬等動物造型,2024兒童劇《元素漂流記》以「地」、「水」、「火」、「風」來反觀國際難民和氣候難民的議題,因為武裝衝突或氣候變遷,被迫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的難民處境。《元素漂流記》讓觀眾不只是看兒童劇而已,還有教育意涵,更能探究何謂「世界上最悲傷的旅人」。
《元素漂流記》劇情講述因戰亂和氣候變遷導致「水」元素舉家搬遷,也在「風」元素的幫助下,尋找更好的生活環境。抵達「火」元素的國度卻因為水火不相容,導致雙方不斷摩擦、起衝突,經歷了各種磨難而被迫成了難民,一家人在異「地」掙扎著活下去。
「火,沒有生命,更需要透過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去呈現。」護理科二年級學生顏小芹表示,要展現「火」的活潑、熱情、衝動、外向特質,所以動作和表情都可以誇張些。飾演逃難的「水」媽媽的資訊科技與管理系二年級學生平敏晶表示,從來沒有體會過持家的辛苦,難以感同身受,只能學習努力揣摩。
要在短短半個月跑遍不同城市,演出9場兒童劇,幾乎是白天搭車,下午梳化彩排,晚上就登台演出,非常考驗學生的體力和效率,以及為每個場地差異而做出調整適應力。因為對台下的觀眾來說都是唯一的一場。也讓學生親身體會,如何在每一場演出後「歸零、重啟、調整」,再以最好的姿態上台演出。
曾參與兒童劇出國巡演的護理科二年級學生陳楷茵表示,就算做足了完善準備,還是會出現突發狀況,像是忘詞、麥克風沒聲音、音響突然故障等,再加上場地變化多,一時忘了跟著燈控走位真的會瞬間停格。但是看到台下觀眾的殷切眼神、投入和熱情回饋,就會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人文室主任謝麗華表示,透過學長學姊的經驗傳承明顯感覺到學生的成長,演技也越來越放得開。與其強勢的叮嚀,不如趁勢放手,讓學生激勵彼此、互相學習,「信任」激發出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同儕的影響力。因為「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