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秉持著「教育無非就是給學生信心」的信念,2024通識教育年會,東海攜手清華、中原、逢甲共四所大學,首度讓學生試辦自己眼中的通識教育。東海學生代表強調,沒有連結就沒有教育,透過以人為本的博雅教育傳達師生連結的重要性。
2024年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年會於近日舉行,年會主題為「我們的通識教育」,推薦各校優秀學生共同辦理「學生觀點的通識教育」,年會現場吸引來自50多所院校的通識中心主任、教師與行政同仁,共近200人參與共學。年會由四個主體串連而成,分別為中原大學「如何重建同學上課心態」、逢甲大學「通識課程的獨特性」、東海大學「以人為本」、清華大學「如何自主學習」,透過學生依次分享,傳達出今年主題「我們的通識教育」。通識典範教師獎得主廷為東海生科系的教授卓逸民、第四屆通識教育學會會士江宜樺等人親臨年會見證,並肯定學生的表現。
東海學生代表分享「以人為本」的博雅教育,以「沒有連結,哪來的教育!」作為核心,傳達師生相互積極連結的重要性,更以博雅教育比喻為土壤,通識教育作為主幹與專業教育開枝散葉也需要相互連結來貫穿人本理念。博雅書院說,年會中書院生特別介紹書院課程「世界公民議題討論課」的學習心得,提及胡承波老師,在該課程開始就傳達她也是學生,與同學一起學習她所陌生的世界公民議題,胡承波作為老師願意與學生一起學習的生命智慧,也成為「我們的通識教育」年會的最佳寫照。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進一步指出,今年年會東海學生代表是由博雅書院書院長王崇名推薦四位一年級的書院生參加,分別是哲學系郭寶翔、應用數學系盧君豐、哲學系徐熙汝、中文系鄭媛禧,雖然書院生僅在博雅書院學習一年,但對於博雅教育的精準認識與身體力行仍打動參與年會的師生,各界也對東海在博雅教育的堅持與成果給予肯定。王崇名表示,為了支持學生試辦年會,東海大學於年初舉辦共學營,經由專業引導員張馨茲老師的帶領,讓四校16位學生不僅認識年會的任務,也能相互「連結」凝聚共識,實踐年會理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