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出口下滑的搜寻结果,共102笔
根据越南官方6日汇整的资料,当地10月进口额月减1%,出口也较9月要少,其中,对美国的出口下滑,主因是川普开始实施新关税政策。
美国总统川普4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下调对大陆进口商品的部分关税,确定了与大陆领导人习近平达成的一项全面贸易协议的关键内容,旨在稳定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然而,儘管面临美国的高额关税,《纽约时报》仍报导今年大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量大幅激增有望再创纪录,正以惊人的速度抵消了对美出口下滑的影响。
据统计,臺湾9月机械出口26.4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成长9.4%,以新台币计价804.64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3.9%;累计今年前三季机械出口值为232.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成长6.6%,以新台币计价约7,251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3.8%。
美国总统川普广徵关税,加上美国需求减弱,亚洲制造业大受影响,标普全球中国10月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50.6,不仅逊于市场预期的50.9,亦较上月六个月高点的51.2大幅下滑。韩国10月制造业景气陷入紧缩,不过印度一枝独秀,PMI创下五年最高纪录。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前景不明,不过受惠于半导体与船舶业都进入「超级循环」,让韩国10月出口意外增长,并创史上同期新高。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临时取消访华行程后,执政伙伴有些急了。据观察者网引述路透10月25日报导,德国执政联盟中的社会民主党外交事务发言人阿迪斯·阿赫梅托维奇直言这并非「好兆头」,他呼吁德国应重新思考对华战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种积极的、战略性的外交政策。
据观察者网报导,德国官方初步统计,今年1月至8月,中国取代美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其中,德中贸易额达到1634亿欧元,略高于德美之间的1628亿欧元。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重启关税政策导致德国对美出口下滑,而德国从中国的进口则大幅增长。
嘉威生活(3557)9月合併营收2.06亿元,年减40.4%。营收下滑除了处于第三季淡季效应中,今年更因美国通膨与关税压力,导致消费者购物趋于谨慎,日常与节庆商品销售皆不理想。不过,圣诞节相关商品销售逆势成长,美国万圣节消费也展现韧性,显示市场需求有望自10月中旬起逐渐明朗。累计前三季合併营收33.52亿元,年减25.26%。
南韩9月贸易数据意外强劲,重量级晶片股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走强,周三南韩KOSPI指数盘中暂涨0.68%,为3447.81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4日表示,在不确定性减少以及货币宽松政策加持之下,韩国经济成长预计在2026年将反弹。不过,IMF强调,韩国民眾要用力消费,振兴内需市场,同时也要加速进行结构性的改革。
今年美中贸易战虽一开始激烈互徵高关税,但随后双方避免全面停贸,却未能化解分歧。第四轮会谈后,美方表示一个月内将再谈。期间其他国家争相与美签署降税协议,但北京坚持自身步调,虽付出对美出口骤减的代价,仍力图撑住僵局、不率先让步。北京如何试图承受这场对峙,同时尽可能避免率先退让的?
台湾机械工业公会10日公布,8月机械设备出口以美元计价,连续7个月成长,但因新台币匯率相对去年同期升值,折合新台币计价出现年减;前八月机械设备不论美元或新台币计价均年成长。
中国海关总署8日公布8月份外贸成绩单,其中以美元计出口年增4.4%,逊市场预期,且创6个月来新低。分析指出,儘管中美关税暂缓期延长至11月,但8月份中国对美国出口暴跌逾三成,显示关税休战的暂时性提振效应消退,是出口放缓的主因之一。
受到美国关税政策打击,韩国8月出口成长大幅放缓,且对美国出口较一年前同期锐减12%,创下疫情以来最大减幅。
台股27日收史上新高,公股银行指出,短线因美国对台湾晶片关税内容尚不明朗,台股仍面临震盪走跌的压力;不过,下半年为传统消费性电子旺季,外销数据显示全球AI需求强劲,台湾半导体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供应链优势,中长线持续看好台股表现。
根据日本财务省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整体出口年减2.6%,写下2021年2月以来最大跌幅。其中,对美国汽车出口暴跌28.4%,跌幅甚至比6月的26.7%更严重,成为拖累日本对外贸易的最大主因。
美国「对等关税」看来庞杂,实则是以「分而治之」的手法,利用差异化税率、产业针对性条款及对中国的「隔离带」策略,意图一举改变世界、特别是亚洲主要经济体的贸易格局和未来发展。其中,对日、韩的关税均为15%,相对较为优惠,是因另有承诺对美投资。东协国家中,越南以美国产品零进口税为交换条件,适用20%关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均为19%。至于台湾,在短期内台币升值10%左右、台积电先期赴美投资1650亿美元及其他尚未对外公开的条件下,关税为原税率迭加20%。纵观美国此一横空出世的关税政策,除取得各国扩大对美投资的承诺外,也成功制造区域竞争迫使各国开放市场,现状来看可谓大获全胜。
据法国广播电台引述路透报导,德国联邦统计局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美国在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的差距大幅缩小。由于关税上调,德国对美出口下滑,中国有望在年内重新夺回第一的位置。今年1月至6月,德国与美国的进出口总额约为1250亿欧元,与中国的贸易额则达1228亿欧元。
美国总统川普当地时间6日透露,美国的半导体关税税率将近100%,豁免条件之一是在美国设厂,但该条件对中国晶圆厂难如登天。权威机构分析,若美国最终对中国晶片课徵高关税,中国将面临出口市场收缩、话语权被削弱、企业被边缘化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