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文系的搜寻结果,共19笔
台南的南山公墓见证台湾400年来歷史兴衰与人文演变。为守护南山公墓珍贵歷史人文与自然生态价值,筹备多时的「南山国家墓葬歷史生态园区促进会」2日成立,重量级公民团体及学者纷纷响应加入,期望透过民间力量与政府合作,推动南山公墓转型为兼具歷史意义与环境教育价值的「国家级歷史生态园区」。
日本由布院温泉旅馆组合副会长若林健二郎、秘书长小野裕明、工作伙伴井上智树,及台中市温泉观光协会秘书长苏冠霖,日前参访静宜大学,与多位系所师长座谈交流。若林健二郎指出,10多年来,已有逾700位学生前往由布院、别府及阿苏实习;此行期盼与静宜大学扩大合作,为学生创造跨国学习与发展的新契机,探索更多合作方向。
静宜大学通识教育中心USR「浅山精灵的守护」计画学生团队,从全国18组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5年臺南筑角社区营造大赛」,成为歷届首支由非建筑科系组成的参赛队伍,写下崭新纪录!来自静宜台文系、法律系、社工系与资传系的六位学生跨域组成「日光浴团队」,透过实地踏查、议题研究、创意发想与自学建模软体,以热情与行动力跨越学科界线,活化臺南将军社区閒置空间,充分展现年轻世代的文化关怀与实作创新力。
环境部去年提出我国2030年减碳26至30%目标,为了促使政府加大减碳力道,7名青年与环团今天在台北高等法院前举办记者会强调,此目标将使台湾违反巴黎协定应尽的减碳责任,将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环境部应以巴黎协定为基础,订定2026至2030年的完整减碳目标,落实世代正义。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第19届毕业展「沓沓仔」正式开展,「沓沓仔」取自台语「慢慢来」的谐音,在现代社会快速节奏与资讯洪流中,邀请观眾放慢脚步,细细感受台湾的文学底蕴。展览共展出35件跨媒材作品,涵盖影像、文创、音乐、诗词、小说等多元形式,展现学生从创意到实作的完整歷程,受到各界肯定。
静宜大学台文系连续三年举办高中生营队,今年跨域与该校的生态系合办「植微光─数位人文X绿创意」营队,吸引台中女中及新社高中等校约30名学生参加!活动结合生态美学、数位人文、文创手作及策展等专业,并带领高中生进行以绿植文创为主题的创意策展,藉此也能提前瞭解大学的教学与学习样态。
监委纪惠容今(25)日指出,成功大学台文所简姓副教授2007年起涉校园性平事件,相关教师知悉后并未依规定通报、查处,致后续多名学生受害,因此,监察院通过纠正成大,并要求教育部就该事件及衍生事件等,持续督导成大确实检讨改进。
数位科技快速发展为文化保存与创新带来无限的可能!静宜大学举办「人文脉动」成果展,全面呈现执行教育部「第二期数位人文创新人才培育计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静宜大学台文系「策展美学与实务」课程成果展登场,今年以「折皱之间」为主题,象徵学生所设计的九组作品如「折皱」般带来张力及韧度!系主任申惠丰表示,台文系强调「做中学」,并透过议题导向、文学转译等学习歷程,及成果展等实务训练,将独特的文本或生活感受转化为「可被看见」具品牌价值的商品,协助开创学生就业力!
台南市鹿耳门天后宫11月9日举办相隔30多年的妈祖姐妹会,邀请其他7间妈祖友宫共同主持,28日准备多颗巨型灯笼,找来成大台文系助理教授陈世宪挥毫,用气势磅礡的字体在写上各宫庙名,供点灯仪式使用。
宜兰市城隍庙内城隍夫人前供奉的鬼谷子(王禅老祖)神像,11日被人替换为「分手之神」吕洞宾,庙方人员12日一早发现遗失的神像被放在正殿门槛上,还被作了半套「医美」,警方循线查出是热中于宗教信仰的黄姓女子掉包,依窃盗罪嫌将黄女送办。
有200多年歷史,主祀城隍爷的宜兰市城隍庙,昨天(11日)传出庙里供奉的鬼谷子神像遭掉包为吕洞宾,但在民间传说中,吕洞宾却是「分手之神」,庙方报警后公开呼吁,若主动将神明归还,将不予追究。不过警方昨调阅监视器并无斩获,只能依据庙方提供进香资料清查,不排除是进香团请错神明。
有200多年歷史主祀城隍爷的宜兰市城隍庙,11日传出庙里供奉的鬼谷子神像遭掉包为吕洞宾,但在民间传说中,吕洞宾却是「分手之神」,庙方发现后已向警方报警,有学者指出,台湾宗教信仰相当包容,神像通常会增加而非掉包,可能必须找到是谁请走鬼谷子才能说分明。
有200多年歷史,主祀城隍爷的宜兰市城隍庙,今天(11日)传出庙里供奉的鬼谷子神像遭掉包为吕洞宾,但在民间传说中,吕洞宾却是「分手之神」,庙方发现后已向警方报警,有学者指出,台湾宗教信仰相当包容,神像通常会增加,而非掉包,可能得找到谁请走鬼谷子才能说分明。
由静宜大学生态、台文及社工等系所教职员生所组成的海外志工服务团队,利用暑假期间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执行「马来西亚生态设计希望再生计画」;并与在地社区组织Hara Makers(匠子)、Anjez Art Project(AAP)合作规划植物与自我认识、自然文创手作及绿照顾体验等教育课程。同时进行净河环境,改造河中塑胶废弃物回收及文创商品制作等;期能为马来西亚弱势群体带来改变,并迈向更美好未来!
近年受少子化影响,不少大专院校面临停招或退场窘境,2023年世新大学中文系,以及真理大学台文系传出研议停招消息,一度引起两校师生高度反弹,但教育部今表示,两校的停招案都已被认定符合相关规定和程序,同意于114学年度停招。
高雄市政府预定明年将成立全台第一所台语实验学校,台南市议员李启维12日认为,高雄可以,台南更可以,他也将在台南市议会积极争取成立台语实验学校。南市府教育局回应说,台南已率全台之先,从2016年起将口埤国小改为实验教育学校,全力復振台语及西拉雅族语。
「失去一个语言,就等于失去一个文化」,有感台语正面临逐渐没落,年轻人讲台语的比例也愈来愈低,台湾师范大学台文系副教授刘承贤推荐阅读由台师大出版中心,推出的国际性台语教材《Superb Taiwanese Primer》,让全世界的人可以自主学习「台湾的台语」。
近日韩国汉阳大学由边成圭教授带领汉阳师生共计23人再次蒞临淡水真理大学。前来的汉阳大学师生在真理大学展开为期两周的华语文研习。汉阳大学是真理大学韩国的姊妹校之一,大学每年固定有数名同学会到汉阳大学交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