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李乾朗的搜寻结果,共16笔
台北市大安区温州街台湾大学日式宿舍群,多为日据时期学者居住,展现日式宿舍歷史风貌,台北市文化资产委员会委员会勘后认定具文资价值潜力,建议登录为歷史建筑,另外也有民眾提报为聚落建筑群。台北市文资会27日审议,有12户建筑都为具贡献学者任教时的宿舍,具文资价值登录为歷史建筑,但不列为聚落建筑群。
台北市大安区温州街台大日式宿舍群,多为日据时期学者居住,并保留日式宿舍歷史风貌,台北市文化局召开会勘后,多位委员认为具文化资产价值,建议登录为歷史建筑,此外也有民眾依「聚落建筑群」类别提报为聚落建筑群。文资会27日审议,12户建筑都为具贡献学者任教时的宿舍,具文资价值,登录为歷史建筑,但不列为聚落建筑群。
全台唯一的温泉军医眷村「北投中心新村」至今保存完整,台北市文化局依计画评估共4栋7户文化资产价值,经台北市文资会委员会勘,指出居住者身分为日据时期位阶高的陆军卫戍病院长,建筑外观也具台湾传统元素,但委员认为无重大事蹟与名人故居事实,建物工法也一般。台北市文资会22日审议,决议4栋建筑皆不具文资价值,维持为聚落建筑群。
全台唯一的温泉军医眷村「北投中心新村」,至今保存完整。台北市文化局依计画评估共4栋7户文化资产价值,经台北市文资会委员会勘,指出居住者身分为日据时期位阶高的陆军卫戍病院长,其建筑外观也具台湾传统元素,但有委员认为,无重大事蹟与名人故居事实,建物工法也一般。台北市文资会22日审议,决议4栋建筑皆不具文资价值,维持为聚落建筑群。
全国古蹟月的二部曲,由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与《文讯》杂志社共同策划出版的「国定古蹟专刊」系列专书第三册《停迹坪:16处国定古蹟的文学跨界书写》,今(17)日下午于纪州庵文学森林举行新书发表会。着作邀创作者以散文、纪实报导、小说等不同文学形式展现古蹟的多重可能性,包含以史料为本的虚构小说、奇幻玄疑的魔幻旅程、横跨半世纪的跨国爱情故事,也有透过拜会古蹟后代子孙而展开的文史对话,盼让古蹟真正走入民眾日常。
台湾史研究巨擘曹永和故居在内的温州街52巷2、4、6号建筑因都更遭拆,该故居斜对面同为台大老宿舍的「52巷5、7号」,则是首任文建会(今文化部)主委陈奇禄住所,先前遭台北市文资会认定不具文化资产价值潜力,但在民眾提出陈的居住事实与照片后,暂逃拆除命运,于25号再次进入审议程序。文资会28日决议不具文资价值,将交由台大校方处置。
2024年台北、上海双城论坛17日登场,主论坛以「智慧治理 永续未来」于台北晶华酒店举行后,分别有友善交通、河川治理及人文城市为题的分论坛,其中人文城市分论坛以「老建筑、新视野」为主题,分别切出4项相关题目交流及分享。
桃园市八德三元宫于今年10月获得17位审查委员全票通过,正式成为桃园市市定古蹟,也是桃园市第一个由庙方主动申请将歷史建筑提升为古蹟的个案,市长张善政10日至八德三元宫进行「百年古蹟」匾额揭幕仪式,他表示,八德三元宫拥有深厚的歷史底蕴和文化价值,成为市定古蹟是对其歷史意义和文化贡献的肯定。
文化部所属国立歷史博物馆(史博馆)新任馆长由现任国立台湾博物馆洪世佑陞任,12日举行代理馆长王逸群、新任馆长洪世佑交接典礼,文化部长李远特别在致词时强调「国家能走到今天,是所有公务员一棒接一棒持续向前走」,自己在此时作为公务系统一员,希望「把资源放在对的地方,把人放在对的地方,也许我没有那么有把握,但是我已经努力了」。
远东集团徐元智先生纪念基金会办理远东建筑奖「艋舺古剎风华再现」古蹟参访三部曲,今年带领民眾深入认识清水巖祖师庙与龙山寺,参访前邀曾获国家文化资产保存奖的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李乾朗开讲。他形容,欣赏古建筑如赏画,透过外观与建筑细节,可了解各间庙宇不同的歷史故事。
远东集团推动环境美学与提升建筑艺术理念,举办远东建筑奖迈入第25年,除追求建筑永续发展与创新,持续推动古蹟参访,曾造访台北孔庙、大龙峒保安宫及大稻埕,今年踏足艋舺古剎清水巖祖师庙及龙山寺,邀大师开讲办理8场走读导览,吸引近400人参与,从名匠技艺中感受台湾古建筑之美。
歷经近6年的整修,国立歷史博物馆(史博馆)7日在正门广场前举办「在这里,与大家相遇」揭牌,在即将满70岁前夕,由文化部长史哲、史博馆馆长王长华共同推开因整建而关闭的红色正门,宣告开馆。接下来将于2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参观。
国立歷史博物馆(史博馆)7日在史博馆正门广场前举办「在这里,与大家相遇」揭牌,文化部长史哲与史博馆馆长王长华,邀请林柏亭、萧琼瑞、李乾朗、庄武男等陪伴史博馆整修过程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启因整建而关闭的史博馆红色正门,象徵史博馆已经完成所有整建工程,宣告开馆,并于2月21日正式对外服务,向民眾开放。
「什么是古蹟?会说话的房子就是古蹟。」李乾朗如此定义古蹟,他有多重身分,传统建筑研究者、古蹟审查委员、古建筑绘师,每一个身分都与古蹟脱不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