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病主法的搜寻结果,共31

  • 期待卫福部新变革 医药界对石崇良评价高

    期待卫福部新变革 医药界对石崇良评价高

     内阁改组名单公开,卫福部长邱泰源确定去职,由健保署长石崇良升任。医、药界都给予高度肯定,大讚他身段柔软、协调能力强,且资歷完整,相信未来卫福部会有很大的变革,当前急迫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黄金舜说,「如果这种人才再处理不好,我想也没办法了!」

  • 预立医疗决定 签署率不到1%

    预立医疗决定 签署率不到1%

     《病人自主权利法》上路6年,我国签署预立医疗决定(AD)比率至今仍不到1%。长期推动安寧缓和医疗的台大医院金山分院院长蔡兆勋直言,全民一生应至少都拥有1次免费签署机会,才能降低门槛,同时开放给诊所和非医疗机构执行,增加可近性。

  • 海纳百川》预立医嘱签署率低 没钱又没人(蔡明忠)

    海纳百川》预立医嘱签署率低 没钱又没人(蔡明忠)

    《病人自主权利法》实施迄今,预立医嘱签署率却不到1%,主要因为预立医疗谘商(ACP)需自费约2000~3500元,花钱降低了民眾主动意愿,《病主法》主责单位是卫福部医事司,给付却全由财务吃紧的健保署支应,当然拿不出更多钱挹注推广,卫福部应另编公务预算支应,ACP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能什么都慷健保之慨。

  • 尊严或苦痛 医政忍见苍生苦候善终?

    尊严或苦痛 医政忍见苍生苦候善终?

     近日立委就尊严死法制开座谈会,民调显示7成5民眾支持「尊严死」立法,法制化已民心所向。2023年时任卫福部长薛瑞元曾以「尊严死违背医师誓言」妄语否定生命自主。今卫福部虽未明言反对,医事司官员仍称已有善终选项,态度保留。台湾高龄化浪潮已至,笔者数度建言未果,今再执笔,盼唤医政省思。

  • 外界盼扩大预立医疗谘商场域 卫福部声明立场

    外界盼扩大预立医疗谘商场域 卫福部声明立场

    台湾实施《病人自主权利法》满6年,但预立医疗决定(AD)签署率仅不到1%,立委提案修正部分条文,扩大预立医疗照护谘商(ACP)执行场域,包括护理机构、长照机构等。卫福部今日(1)表示,要提升量能,不倾向扩大场域,而是增加门诊、谘商团队开放非专任人员,或医院外展服务来进行。

  • 预立医嘱签署率仅0.45% 健保5月起扩大2对象给付

    预立医嘱签署率仅0.45% 健保5月起扩大2对象给付

    超高龄化来临,自主善终议题备受关注。《病人自主权利法》实施6年,预立医嘱签署率却不到1%,民眾意愿低落。立委指出,除了应扩大预立医疗谘商(ACP)给付,由于民眾等待时间过长,也应扩大谘商执行场域。卫福部表示,5月起扩大给付2大对象,预计180万人受惠,目标增加2万人、让今年签署人数达到4万。

  • 逾8成民眾支持 末期病患自主善终

    逾8成民眾支持 末期病患自主善终

     随着人口老化、寿命延长,自主死亡权备受关注。台大公卫学院24日公布最新研究,调查我国民眾对于「医师协助死亡」的看法,超过8成民眾支持末期痛苦病患得以自行决定结束生命,显示民意趋于「自主善终」。

  • 医师能否协助死亡?台大公卫研究:86%民眾支持自主善终

    医师能否协助死亡?台大公卫研究:86%民眾支持自主善终

    随着人口老化、寿命延长,能否自主决定死亡议题受到关注。台大公共卫生学院今日(24)公布最新研究,调查我国民眾对「医师协助死亡(PAD)」看法,超过8成民眾支持末期痛苦病患进行PAD,显示民意趋于「自主善终」,社会应推动更多死亡议题讨论。

  • 居家血液透析 5月起纳健保

    居家血液透析 5月起纳健保

     台湾是洗肾王国,健保共拟会议27日通过,5月起,居家血液透析将比照医院支付,额外提供访视费、视讯诊疗费,病患一年自付费用限制在12万以下;另预立医疗照护谘商(ACP)的给付也不限于住院病患,并加码给付65岁以上的重大伤病患者及大家医计画多重慢性病患,让更多人得到善终的机会。

  • 首度给付食品!早产儿住院母乳补充品免钱 受惠人数曝

    首度给付食品!早产儿住院母乳补充品免钱 受惠人数曝

    健保署首度将食品纳入给付!共拟会议今通过多项给付,其一为宝宝住院期间所需的母乳补充品。健保署长石崇良透露,5月起,1800克以下新生儿、37周以前的早产儿,母乳补充品都能得到给付,一年2200人受惠。另居家血液透析也将正式上路,未来在家中洗肾,健保署将比照医院支付,每次3912点,还提供医疗团队访视费、视讯诊疗费,而病患自付的透析水、机器租用费,一年将限制在12万以下。

  • 黄胜坚:ICU不是往生前哨站

    黄胜坚:ICU不是往生前哨站

     「资源有限,欲望无穷」是不少专家对健保现况的解析。前北市联医总院长黄胜坚22日指出,健保须减少浪费、避免无效医疗,「救命资源不可拿来延长死亡过程,最怕的是,它会排挤救命机会」,现在加护病房(ICU)延长死亡的能力很强,过去3天会死亡的病人,现在会搞到3个月,台湾ICU密度世界第一,还是一床难求,我们不应该让ICU变成制造痛苦的地方,更不应是往生室的前哨站。

  • 预立医疗 卫福部拟推免费谘商

    预立医疗 卫福部拟推免费谘商

     台湾进入超高龄社会,善终议题引发关注,我国2019年起推动《病人自主权利法》,鼓励民眾经预立医疗照护谘商(ACP)后,签署预立医疗决定(AD),在健康时替临终生命做选择。但卫福部统计,我国签署AD仅9万5千多人,不足全国人口1%,卫福部长邱泰源17日表示,ACP自费约3千元,让很多人裹足不前,未来将扩大健保给付ACP对象,拟由政府补助、全民免费,落实安寧善终。

  • 4类病患纳补助 预立医嘱拚翻倍

    4类病患纳补助 预立医嘱拚翻倍

     亚洲第一部保障病人权益的专法《病人自主权利法》2019年1月6日上路,让民眾规画自己最后一哩路要怎么走。截至去年底,共有超过9.3万人接受预立医疗照护谘商,并预立医疗决定。去年7月起,健保署将重大伤病、轻度失智等4类病患纳入预立医疗照护谘商补助,医事司期盼今年签署人数能翻倍增长,从每年1~1.5万人,增至2~2.5万人。

  • 规划最后一哩路 医事司拚预立医疗决定人数翻倍成长

    规划最后一哩路 医事司拚预立医疗决定人数翻倍成长

    亚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权利法》2019年1月6日上路,让民眾得以规划自己人上最后一哩路要怎么走。截至去年底,共有超过9.3万人接受预立医疗照护谘商,并预立医疗决定。去年7月起,健保署将重大伤病、轻度失智等4类病患纳入预立医疗照护谘商补助,歷年签署的人数介于1~1.5万人之间,医事司期盼今年能增加至2~2.5万人。

  • 从英国尊严死立法看我国法制窘境

    从英国尊严死立法看我国法制窘境

     近日,生前积极推动「尊严死」除罪化的琼瑶在家中轻生,再度引发对尊严死的讨论。何谓尊严死?2014年家住美国加州的Maynard女士因癌末而「移居」至俄勒冈州寻求尊严死,在家人和医师陪伴下以「协助自杀」安然离世。从痛苦、焦虑、不舍,到放心、释然、放手,此即尊严死对患者与患者亲友的意义。

  • 病主法上路5年 中市仅7千人签AD

    病主法上路5年 中市仅7千人签AD

     台湾2019年实施「病人自主权利法」,台中市也努力推广预立医疗决定(AD)和不施行心肺復甦术(DNR),但根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20日,仅有7162人完成AD签署注记,这数字远不及已完成DNR签署的8万6996人次。安寧缓和医学权威周希諴强调,预立医疗决定能完整反映病人的意愿,是走向善终更全面的保障。

  • 医疗自主 北市联医推参与式戏剧

    医疗自主 北市联医推参与式戏剧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失智症中心29日与「水面上与水面下」剧场合作,推出「翩翩参与式艺术演出」,透过表演反映参与者在照顾失智症父母过程中的挑战和心理压力,北市联医表示,希望藉由参与式艺术演出让观眾了解《病人自主权利法》中「医疗自主」的概念,思考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同时保持对生命的尊重。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