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繁殖期的搜寻结果,共132

  • 北海岸秋游 来去万金种杜鹃

    北海岸秋游 来去万金种杜鹃

     新北市农业局携手万里、金山花农与地方创生团队「金山漫游」,推出「万金杜鹃小旅行1日游」行程,将于11月9日从台北车站出发,限量100名开放报名。活动结合杜鹃苗圃探访与在地秘境体验,民眾不仅能走入花农温室学习扦插、修剪技巧,还能亲手制作杜鹃小盆栽、造访渔村与山海风光,感受北海岸独有的自然与人文魅力。

  • 《观光股》六福启动国际犀牛外交计画 聚焦三大方向

    六福(2705)旅游集团长年投入濒危动物保育与国际交流,犀牛繁育除是全台之冠,更是国际间指标园区。集团宣布正式启动「国际犀牛外交计画」,将集团在犀牛繁育与保育的国际级成果与专业经验分享全球。

  • 六福启动「国际犀牛外交」!首创跨国输出、规模史上最大

    六福启动「国际犀牛外交」!首创跨国输出、规模史上最大

    由于盗猎猖獗及栖息地缩减,导致全球犀牛数量急遽下降。国际犀牛基金会最新统计,2024年全球犀牛已较前一年减少1290只,南方白犀牛年降幅甚至超过11%,为所有犀牛亚种之最。长年投入濒危动物保育与国际交流的六福旅游集团,犀牛繁育除了是全台之冠,更是国际间指标园区。

  • 新店溪再迎生态喜讯 毛蟹大军一年3访碧潭堰

    新店溪再迎生态喜讯 毛蟹大军一年3访碧潭堰

    中秋将至,正值毛蟹繁殖期,毛蟹是重要的洄游性物种,每年会从河口地区逆流而上至淡水河系中上游淡水域繁殖。新北市碧潭水域继今年5、7月观察到「蟹」潮大爆发后,新北市水利局24日晚间再度发现大量毛蟹溯溪而上,现身于碧潭堰,准备前往上游繁衍。这是今年毛蟹第3度造访碧潭,证明碧潭堰鱼道生态友善设计的成功。

  • 利多!淡江大桥合龙完成 2026年通车可望缩短淡水八里车程20分钟

    利多!淡江大桥合龙完成 2026年通车可望缩短淡水八里车程20分钟

    全台瞩目的重大交通建设—淡江大桥,2025年9月16日完成主体桥梁合龙,正式连接新北市淡水与八里两端,象徵工程进入最后衝刺。这座由已故普立兹克建筑奖大师札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的桥梁,不仅是她在台湾唯一作品,更是全球最长跨距的不对称斜张桥,预计将于2026年5月12日通车。

  • 南投埔里篮球场惊见黑腹虎头蜂巢 30公尺内封锁禁入

    南投埔里篮球场惊见黑腹虎头蜂巢 30公尺内封锁禁入

    埔里镇公所12日接获民眾通报,指镇立图书馆附近的户外篮球场大树上有一颗虎头蜂巢,初步研判是黑腹虎头蜂的蜂巢,由于黑腹攻击性极强,立即在方圆30公尺处拉警戒线封闭并设置告示牌,预计15日派员移除蜂巢。

  • 最毒虎头蜂现踪玉山八通关步道 巨型蜂窝有「2个篮球大」

    最毒虎头蜂现踪玉山八通关步道 巨型蜂窝有「2个篮球大」

    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保育巡查员日前于八通关越岭道约6.3公里处的树梢发现虎头蜂巢,目测距离步道超过5公尺、高度超过2层楼,约2颗篮球大小,为了避免山友遭攻击,10日派遣专业捕蜂专家全副武装摘除,经鑑定是毒性最强的中华大虎头蜂。

  • 小花蔓泽兰「1分钟长1英里」 花莲市公所即日起收购换现金

    小花蔓泽兰「1分钟长1英里」 花莲市公所即日起收购换现金

    外来入侵种「小花蔓泽兰」繁殖力极强,危害原生植物甚鉅,因每年10进入繁殖期,清除最佳时机是在9至10月间。花莲市公所指出,在花莲县政府补助下,花莲市公所即日起到10月31日止,每周一及周四下午收购小花蔓泽兰,收购价格每公斤8元,欢迎民眾随手清除住家附近的小花蔓泽兰,拿到花莲市公所「秤重换Money」。

  • 台北动物园栗喉蜂虎鸟初报到 首度成功自然繁殖育幼

    台北动物园栗喉蜂虎鸟初报到 首度成功自然繁殖育幼

    台北市立动物园穿山甲馆的栗喉蜂虎,首次在馆内成功自然繁殖及育幼,园方表示保育员在6月下旬,发现栗喉蜂虎自然配对后,陆续在穿山甲馆内的人工仿岩巢区产蛋,其中1对蜂虎的3颗蛋在7月中孵化,经过新手鸟爸妈将近4周的辛勤哺育,健康成长的幼鸟们已于8月中离巢,开始在穿山甲馆中学习其他成鸟四处飞翔,为园内的栗喉蜂虎保育行动写下新篇章。

  • 高雄大雨后骆驼山百蛙齐鸣 稀有「雨怪」重现

    高雄大雨后骆驼山百蛙齐鸣 稀有「雨怪」重现

    高雄地区连日豪雨过后,小港骆驼山区传来蛙鸣,难得一见的稀客中国树蟾也睽违3年现身。今年2月卸任的前金潭国小校长简仲信表示,中国树蟾台湾昵称「雨怪」,必须等到大雨过后才会从树梢下到积水处繁殖,他此次与林园爱乡协会理事陈俊强探查,喜见百蛙齐鸣,场面壮观,简仲信说,骆驼山生态环境保持的不错,台湾本土种蛙类在此可见到3分之1以上。

  • 不只绿鬣蜥 台南2外来种蛙类通报捕捉数也上升

    不只绿鬣蜥 台南2外来种蛙类通报捕捉数也上升

    外来入侵物种以绿鬣蜥最为人所知,台南光是去年就移除1.2万只,平均每月捕捉逾1000只,但除了绿鬣蜥,雨季、夏季是蛙类繁殖期,农业局呼吁,常见外来种蛙类包括斑腿树蛙及亚洲锦蛙,去年亚洲锦蛙通报捕捉166只、斑腿树蛙49只,前者近2年在台南通报及捕捉数量都有上升,呼吁民眾如发现务必主动通报。

  • 基隆刘铭传隧道开始施工 即日起暂停开放

    基隆刘铭传隧道开始施工 即日起暂停开放

    为进一步串联基隆市的观光廊带,基隆市政府文化观光局争取中央经费补助,进行狮球岭炮台周边相关工程。为避免影响刘铭传隧道内的生态及确保民眾安全,市府文观局11日宣布,自即日起暂停开放刘铭传隧道。

  • 珍稀玄燕鸥现身澎湖猫屿 幼鸟学飞、亲鸟反刍喂食萌翻天

    珍稀玄燕鸥现身澎湖猫屿 幼鸟学飞、亲鸟反刍喂食萌翻天

    夏候鸟玄燕鸥的繁殖季,到6月底至7月初已渐渐进入了尾声。玄燕鸥栖息在澎湖栖息最大宗的猫屿,已可见成群的玄燕鸥幼鸟,已开始进行飞翔及海上觅食活动。不过,幼鸟虽已能飞翔,但捕鱼技能毕竟还嫌生嫩,有些还是要靠亲鸟反刍喂食。

  • 两岸人物》说好了不哭!大时代的文化追忆  蔡澜人生谢幕

    两岸人物》说好了不哭!大时代的文化追忆 蔡澜人生谢幕

    「好多痛苦与压力都是想像出来的,那也可以想像将痛苦放进保险箱,再将整个箱子踢进大海。」这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已故美食评论家、作家蔡澜的眾多金句之一,豁达的价值观彷佛使他能笑看人生,留给忙碌的现代社会一种独树一帜的人生态度。

  • 狂咳、鼻塞好不了 健康杀手藏家中 还害肺部感染

    狂咳、鼻塞好不了 健康杀手藏家中 还害肺部感染

    总是咳嗽不停、鼻塞、皮肤痒,甚至情绪低落,却查不出原因?问题很可能出在家里的霉菌斑点。医师黄轩指出,高温又潮湿的夏天,正是霉菌的黄金繁殖期,霉菌可能引发过敏、感染,甚至影响心理健康,日常应做好通风、检查、清洁工作。

  • 水试所成功育成赤鯮鱼苗 突破深海鱼蓄养与繁殖瓶颈

    水试所成功育成赤鯮鱼苗 突破深海鱼蓄养与繁殖瓶颈

    为因应渔业资源匮乏趋势及提升我国养殖产业竞争力,水试所启动资源增裕计画,拟定数种沿近海重要物种进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2022至2024年陆续完成黑䱛(黑喉)、康氏马加鰆(土魠)、鱰鱼(鬼头刀)、赤鯥(红喉)繁殖技术开发,2025年接续在黄背牙鲷(赤鯮)的人工繁养殖技术完成突破,目前已可稳定蓄养由深海採集之赤鯮种鱼1年以上,并培育鱼苗成长达5公分以上,可作为增裕我国沿近海域渔业资源及厚实养殖技术实力之重要基础。

  • 新北蓝鹊护巢凶猛!育雏期攻击事件频传 动保处教自保须知

    新北蓝鹊护巢凶猛!育雏期攻击事件频传 动保处教自保须知

    每年4月至8月为台湾蓝鹊繁殖季节,新北市动保处1月至5月已接获民眾通报共9件台湾蓝鹊因育雏袭击行人案件,由于台湾蓝鹊育雏时具有非常强烈的护巢行为,会主动攻击接近巢区的入侵者。动保处提醒民眾,尽量绕道避开繁殖区,可撑伞或戴帽子保护头部,台湾蓝鹊为第三级保育类野生动物,若任意移除其巢穴或幼雏,或以任何方式骚扰其栖息行为,将触犯《野生动物保育法》规定,可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万元以下罚金。

  • 眼镜蛇繁殖期 台南1个月抓破百只 专家提醒1件事

    眼镜蛇繁殖期 台南1个月抓破百只 专家提醒1件事

    近期正值眼镜蛇的繁殖期,台南市出现不少蛇类闯入民宅事件,农业局光是4、5月就捕捉到超过100只,引发民眾恐慌。对此,专家提醒遇到蛇类入侵,应保持冷静并通报相关单位协助处理,确保安全。

  • 台中大坑步道惊见「2公尺龙皮」 惊悚画面曝

    台中大坑步道惊见「2公尺龙皮」 惊悚画面曝

    每年的5、6月是蛇类的繁殖期,前往郊区或进行山间活动时需特别留意脚下,以免遭「蛇吻」。近日就有登山客在台中知名大坑步道攀爬时,意外惊见一只「2公尺长巨蛇」在蜕皮,画面曝光惊呆网友。

  • 影》黄小鹭入住台东鹭鸶湖 浮岛筑巢育婴 产4只鸟宝宝

    影》黄小鹭入住台东鹭鸶湖 浮岛筑巢育婴 产4只鸟宝宝

    台东森林公园鹭鸶湖成鸟界育婴室!一对黄小鹭夫妻相中台东县野鸟协会与台东县政府合作打造的人工浮岛,在岛上筑巢安家,产下4只鸟宝宝,目前正值育雏尾声,鸟宝们精力旺盛、食欲惊人,鸟爸鸟妈忙进忙出喂食,吸引鸟友抢拍珍贵画面。鸟会前会长杨宗玮表示,黄小鹭利用浮岛育孕下一代,对鹭鸶湖生态保育有加分。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