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LRHW的搜寻结果,共10笔
美国新创公司「Castelion」24日宣布,已获美国陆军和海军合约,加速推动全新「黑鬍子」(Blackbeard)极音速飞弹开发进程;未来可望与M142「海马士多管火箭系统」(HIMARS),和「通用自主多领域发射车」(CAML)整合,强化对地打击火力与机动部署能量。
据澎湃新闻引述《澳洲时报》8月4日报导,美军首次在澳洲部署「暗鹰」高超音速导弹,这是美在西太部署中程导弹的最新举动。作为「护身军刀25」演习的一部分,美国陆军部队首次向澳洲部署了「暗鹰」高超音速导弹。
德国国防部长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周一(14日)访问华盛顿期间证实,德国已正式向美国提出购买「泰风」陆基中程飞弹系统(Typhon)的请求,求强化自身与北约的吓阻能力,射程可达2500公里,足以攻击俄罗斯本土,佩斯托瑞斯强调该系统仅作为常规战争下的防御用途,美方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对此表示正面回应,但交易尚未定案。
军闻网站「The War Zone」6月30日报导,美国陆军近期向新创公司「Castelion」颁布合约,研发「黑鬍子」(Blackbeard)极音速飞弹,盼借重低成本、量产弹性与优异性能,提升对地打击火力;并研拟与M142「海马士多管火箭系统」(HIMARS)整合,强化机动部署能量。
美国国防部2日宣布,新锐的海基极音速武器「传统迅速打击」(CPS)系统,近日在佛州卡纳维尔角太空军基地完成首次试射,继续向登舰部署迈进。
纵观歷史,新兴技术曾多次改变国际关系的进程,也因此成为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在近年涌现的一批新兴技术中,高超音速武器(hypersonic weapon)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从世界主要国家对高超音速武器高涨的研发热情,到战略学界对其变革潜力的激烈辩论,一股「高超音速武器热」席卷而来。本文拟介绍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新兴技术影响国际关系的歷史经验和大国战略博弈激化的现实背景,分析当前「高超音速武器热」背后的驱动因素及其带来的现实挑战。
美国国防部(DoD)表示,由美国海军、美国陆军合作研发的CPS高超音速打击飞弹,在夏威夷考艾岛太平洋飞弹靶场(Pacific Missile Range Facility, Kauai, HI),完成了「端到端飞行测试」(the end-to-end),获得相当重要的性能数据,是高超音速武器相当重要的里程碑。
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诺斯洛普格鲁门(Northrop Grumman)和美国陆军正在「暗鹰」(Dark Eagle)高超音速飞弹系统上获得稳步进展。儘管目前各式「暗鹰」零组件在测试阶段遭遇一些障碍,但五角大厦仍保持乐观。美国军方内部消息人士暗示,最快可能在 2024年看到「暗鹰」原型。
《日经亚洲评论》(Nikkei Asia)报导面对中共在极音速武器领域慢慢展露出优势,美国海军正加速打造潜射极音速飞弹专用测试设施,寻求2030年代开始让美军潜舰配备极音速武器,吓阻中共等潜在威胁。
中共海军快速扩张对美国造成极大的压力,美国正积极研究应对之策。据外媒报导,美国海军准备在2025年12月在朱瓦特号(Zumwalt)隐形驱逐舰上测试新型高超音速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