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球保健的搜寻结果,共18笔
佳格(1227)今(23)日宣布携手日本食品产业龙头和胺基酸科学全球领导品牌-味之素(Ajinomoto),在台推出一系列添加日本专利革命性胺基酸「Amino L40」的多元健康营养食品。
大江生医(8436)9日表示,早已启动全球制造布局,在美国与大陆设有制造厂,并于今年推动「轻资产全球扩展策略」,积极扩充美国与印度等地产线,强化供应链的产能与弹性,未来营运乐观。
安盛生(6734)将与日本乐敦制药集团旗下具百年歷史的保健养生领导品牌「余仁生」合作,推出结合检测与营养补充的一站式个人化健康管理方案,公司希望今年来自营养品的营收占比目标希望达到3成。
轩郁(6703)因出国潮排挤国内消费预算,影响去年获利表现,全年税后纯益3.0亿元、年减25.56%,EPS为10.16元,董事会决议拟配发每股8元股利,包含现金7元、股票1元。虽然大环境遇逆风,惟轩郁仍连两年赚逾一股本,稳坐生技业获利前段班行列。
轩郁(6703)2024(去)年全年营收达35.84亿元,年增20.5%,EPS为10.16元,集团旗下保健品牌m2美度、美妆品牌未来美表现亮丽均有双位数增长。董事会决议配发现金股利7元、股票股利1元。
轩郁(6703)去年因出国潮造成国内消费预算排挤,影响获利,归属于母公司业主净利(损3.0亿元,年减25.56%,每股税后纯益(EPS)10.16元,董事会决议拟配发每股8元股利,其中现金7元、股票1元。
捷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凭藉全球首创的功能性专利益生菌iHA318,在第21届国家新创奖中脱颖而出,荣获「企业新创奖」,展现卓越的创新研发实力。该奖项由财团法人生技医疗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办,吸引200多家来自生医与健康领域的企业共同竞逐。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获得专家评审团的一致肯定,彰显其在保健市场的技术领先与创新价值。
适逢元旦、农历春节工作天数减少,健乔(4114)2025年元月营收5.06亿元,年减12.89%。综观整体市场需求依然呈现强劲增长,特别是心血管疾病与呼吸道产品需求在春节前后尤其大幅增加。
2023年5月,绿茵生技挂牌上柜进入全新里程碑;2024年12月24日,绿茵斥资15亿元打造的台中潭子新厂正式动工,朝着「台湾生技保健原料国际化的领航者」的愿景迈进一大步。
世纪民生(5314)伴随保健食品销售报喜,8月营收0.25亿元、月增2%,年增944%;前八月营收达3.32亿元,年成长3,416%。
AKK菌搭上GLP-1减肥话题,掀起投资热潮!生展(8279)19日表示,已结盟雷文虎克生技,结合臺大医院院长吴明贤院长的研究团队,携手开发次世代益生菌产品,目前已成功从台湾本土健康人群中筛选出110余株AKK菌,成为全世界第二大AKK菌种资料库。
随者台湾超高龄社会的提早到来、慢性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运动保养的预防保健意识提高,同时疫情趋使民眾对于自身免疫力的重视,带动全球保健益生菌市场蓬勃发展,而在益生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红海市场,益生菌专家丰华生技异军突起,在过去数年投资大量研发及制程技术,致力于持续创新和提升产品品质,让客户在产品体验上获得更佳感受。
泰宗(4169)抢攻全球保健品商机!首创全球唯一的护肝功效原料LivPhcD,正与日本前三大保健食品通路洽谈合作机会,力拚下半年挹注业绩;另外,总经理王雅俊也领军参加14日起在日内瓦举行的「欧洲保健食品暨原料展」(Vitafoods Europe 2024),拓展国际市场。
晨晖(1271)18日宣布,携手全球最大发酵原料制造商Lesaffre乐斯福集团,进军全球保健品市场,首发产品MenaQ7 Metabolic,瞄准全球逾20亿美元潜在商机。
保健营养原料大厂晨晖生技(1271)宣布携手全球最大发酵原料制造商Lesaffre乐斯福集团旗下公司Gnosis by Lesaffre举行「策略结盟签约仪式及产品发表会」,运用双方在保健产品原料各自擅长优势,透过正式的策略联盟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同时,双方也发表合作的第一项创新产品「MenaQ7 Metabolic」,目标瞄准全球市场一年超过20亿美元潜在商机;此一产品不仅是双方策略联盟中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后续在产品研发与国际供应链整合领域持续深化双方合作的起手式。
全球益生菌领导解决方案专家丰华生技,宣布旗下后生元原料Totipro益萃质PE0401在微生物调节领域荣获NutraIngredients大奖肯定,为全球第一个后生元于功能性保健原料大奖。在眾多优秀保健原料中脱颖而出,为其在全球保健品原料领域的卓越表现带来肯定。
生技股王保瑞、高获利资优生泰博转上市案过关,激励生技业掀起「转上市」风潮,预期市值王药华药也有机会在年底前获准,目前生技前五大市值股除合一外,其余4家均转上市,不排除为年底生技族群拉出一波红包行情。
年初利率走势提振市场风险情绪,资金自避风港撤出,导致医疗股今年至今表现仍落后大盘,尤其防御色彩浓厚的大型制药与健保公司今年股价表现仍差。但投信法人分析,医疗保健为重要核心资产配置,现在是逢低布局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