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北高雄家扶中心的搜寻结果,共12

  • 逆境中的小巨人!北高雄家扶10位自强儿少楷模获表扬

    逆境中的小巨人!北高雄家扶10位自强儿少楷模获表扬

    北高雄家扶中心将于12月08日在旗山区鼓山国小,举办扶幼盛事-岁末寒冬暖流慈幼园游会,会中将温馨表扬10位在逆境中仍努力向上的自强儿少楷模代表,鼓励孩子们不畏逆境、积极迎向生命的阳光,并对他们努力不懈、争取翻转人生的可能,予以肯定。

  • 高雄 收垃圾养孙 8旬翁获自强家庭

    高雄 收垃圾养孙 8旬翁获自强家庭

     高雄市凤山区80岁老翁陈吉雄为了生计及扶养就读大学的孙子,不辞辛劳每天半夜出门工作,20年来不间断;另旗山区越南籍新住民黄玉娟不顾家人反对嫁来台湾,成为7个女儿的妈妈,并育有1子,因先生受伤,她一人扛起庞大重担。北高雄家扶中心将表扬他们自强家庭楷模的事蹟,藉此鼓舞更多正在为生活奋斗的人。

  • 8旬翁半夜送垃圾养孙、新住民妈妈扛家计 自强家庭故事感人

    8旬翁半夜送垃圾养孙、新住民妈妈扛家计 自强家庭故事感人

    高雄市凤山区80岁老翁陈吉雄为维持家庭生活开销及扶养就读大学三年级的孙子,不辞辛劳每天半夜出门工作,20年来不间断;另旗山区越南籍新住民黄玉娟,不顾家人反对嫁来台湾,成为7个女儿的妈妈,并育有一子,因先生受伤,一人扛起生活重担,北高雄家扶中心将她们努力的故事,视为自强家庭楷模,12月8日将给予表扬。

  • 让孩子走进故事中 家扶训练志工成为「说故事达人」

    让孩子走进故事中 家扶训练志工成为「说故事达人」

    为因应社会环境急遽变迁、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且日益严重的儿童、青少年及家庭问题,北高雄家扶中心今日在冈山扶幼馆举办「说故事达人」志工训练课程,透过讲故事的技巧训练,让志工伙伴们能有更多元的服务方式及技能,引导孩子走向正确人生道路。

  • 北高雄家扶中心大旗山地区认养恳亲会 家扶儿感动:终于见到您!

    北高雄家扶中心大旗山地区认养恳亲会 家扶儿感动:终于见到您!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终于见到您了!」北高雄家扶中心于今日在义大游乐世界办理认养恳亲会活动,许多担任家扶儿少生命中的贵人,从各地匯集,共有29组认养人及认养童102人参与,认养人陪在孩子的身边,在游乐场内闯关玩游戏、看表演、说说笑笑,渡过欢乐又温馨的假期。

  • VR虚拟实境提升自我保护力 北高家扶中心营队保障孩童权益

    VR虚拟实境提升自我保护力 北高家扶中心营队保障孩童权益

    为了提升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交通安全意识,北高雄家扶中心与高雄市楠梓区油厂国小合作,邀请国小1至4年级约100多名学童与亲子参加儿少保护生活营,邀请社区中的家长与孩子们透过闯关活动,提升对儿童权益的关注和保障,同时融入儿童权利公约的教育内容,让儿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 预防诈骗 北高雄家扶中心与民代挺儿少

    预防诈骗 北高雄家扶中心与民代挺儿少

    北高雄家扶中心于28日在台钢科技大学举办「2024儿保大型宣导、大手牵小手幸福跟着我」活动,邀请1000位社区亲子一起「预防网路诈骗、全民儿保特攻队」,多位民代以行动挺儿保。

  • 为儿童祈愿 冈山医院与家扶中心联合义卖

    为儿童祈愿 冈山医院与家扶中心联合义卖

    高雄冈山秀传医院与北高雄家扶中心15日携手举办儿保宣导与义卖活动,新任冈山秀传医院院长于庆龙、高雄市议员林志诚等人出席,义卖所得将捐给北高雄家扶中心,用来保护儿童。

  • 爱心相连 志工刘龙一家三代不遗余力

    爱心相连 志工刘龙一家三代不遗余力

    北高雄家扶中心7日在冈山扶幼馆举办「第29届志工联合队庆」活动,家扶中心共表扬累积3年至35年的志工共34人,以及表扬累积服务500至3000小时的「卫生福利志愿服务金银铜牌奖」23名志工,感谢大家多年来持续帮助弱势,推动社福工作。

  • 黄镫辉拍《BIG》自爆无照驾驶

    黄镫辉拍《BIG》自爆无照驾驶

     导演魏德圣最新电影《BIG》现正热映中,主演之一的黄镫辉9日赴高雄参与北高雄家扶中心电影包场的映后活动,与观眾近距离互动、分享电影拍摄点滴,在《BIG》中,黄镫辉饰演1名游览车司机,时常出现他开着游览车到处跑的剧情画面。

  • 黄镫辉拍《BIG》自曝无照驾驶 解释实情秀大客车执照

    黄镫辉拍《BIG》自曝无照驾驶 解释实情秀大客车执照

    导演魏德圣最新电影《BIG》现正热映中,主演之一的演员黄镫辉9日赴高雄参与北高雄家扶中心电影包场的映后活动,与观眾近距离互动、分享电影拍摄的点滴。在新片《BIG》里黄镫辉饰演1名游览车司机,时常出现他开着游览车到处跑的画面。

  • 独家》捐白米前请三思 民间社福单位获捐米太多添困扰

    独家》捐白米前请三思 民间社福单位获捐米太多添困扰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情味!许多人做善事,赠白米是最常见的物资,不过民间已有社福团体出现白米过剩难消耗的困扰,不仅互相询问是否需白米遭拒,最后只好透过里长及其他管道发放给弱势家庭,呼吁想捐物资的民眾,应确认单位需求再发送,较为妥当。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