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印度裔的搜寻结果,共134笔
川普向选民承诺,他会让美国「再次伟大」。也就是说,美国本来很伟大,但是近几年似乎变得窝囊了,总是被其他国家鄙视、欺负、剥削。
去年夏天,曼达尼(Zohran Mamdani)担任纽约州议员任期进入第3年,他向自己的政治盟友提出了竞选纽约市长的计画,这些盟友们当时都怀疑曼达尼能否胜选。
台积电公告,北美子公司TSMC North America执行长自明(2026)年1月1日起,将由Sajiv Dalal接任。该子公司主要主要台积电负责北美地区营运、策略规划及业务管理。Sajiv Dalal也是台积电少见的印度裔高层。
美国纽约州眾议院议员、年仅34岁的民主党人曼达尼,4日赢得纽约市长选举前全国知名度并不高。选情白热化让他终于跃上全美新闻版面,胜选后横扫视听。他去年参选时籍籍无名,苦无资金,在党内未获支持,然而这正是让他囊括多数选票的主因,美国左派多年来遍寻不着的类型人物终于出现了:年轻有魅力、善用社群媒体、精准掌握议题。英国广播公司5日分析,经过4日彻夜狂喜后,曼德尼真正的挑战才要开始,日后还有很多难关得克服。
当34岁的曼达尼(Zohran Mamdani)去年10月宣布竞选市长时,对大多数纽约客来说,他是个陌生的州议员。 不过,那是在这位民主社会主义者6月在民主党初选中,惊人爆冷击败纽约前州长古莫(Andrew Cuomo),震惊了全美政坛之前。
纽约市民4日选出新任市长—34岁民主党议员曼达尼(Zohran Mamdani),他自称是「川普的最大噩梦」,是纽约市首位穆斯林及南亚裔市长,也是19世纪以来最年轻市长。本届纽约市长选举备受瞩目,投票人数超过200万人,是半世纪以来最高。
美国纽约市4日将举行市长选举,美国总统川普昨(3)日宣布支持三届民主党籍纽约州长古莫(Andrew Cuomo),威胁若是目前领先的民主党34岁穆斯林议员曼达尼(Zohran Mamdani)胜出,他极有可能中断纽约市的联邦资金。
为让食家饕客与热爱异国精致美食的品味男女认识「当代新印度料理」,位在台北新光三越Diamond Towers的当代印度料理餐厅「夏花餐室」,将于11月21日、22日两天举办首见的「当代新印度料理餐会」,由印度裔主厨Joseph Elias Vaz与来自印度的客座主厨Gayatri Desai男女双厨共同设计菜单,透过两位主厨不同的厨艺脉络与料理观点,展演有别于现下印度料理的语汇和世界观。套餐包含13道菜式,午、晚餐价位相同,每位2980元+10%,另可加选少见的印度精酿啤酒搭餐,带领食家饕客以全新角度体验新当代印度料理的深度与魅力。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美、以双重国籍学者莫基尔(Joel Mokyr)、法国学者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加拿大学者郝伊特(Peter Howitt)等3学者共享,表彰他们研究创新驱动经济成长领域的贡献。
美国前驻中国大陆大使伯恩斯( Nicholas Burns)日前直言,中国大陆是美国最强大的对手,许多中国大陆的菁英认为美国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大国;他强调,美国低估中国大陆的军事实力、科技实力,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辉达在北士科T17、T18土地设置海外总部计画受阻,市场传出执行长黄仁勋有意将布局转往印度,引发关注。事实上,辉达在印度经营多年,不仅在多个城市设立办公室与设计中心,早已成为全球AI竞赛的重要参与者。近年印度凭藉土地与电力优势快速崛起,吸引大量国际资金投入,资料中心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美国37岁男子阿莫尔科利(Amol Kohli)15岁起从服务生、洗碗工做起,22年后的他竟成功收购当年任职的餐厅及其背后整个连锁餐饮集团,并成为董事会主席。这段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歷,引发许多人关注。
在美国川普政府致力驱逐在美非法居留的移民,还提出调高H-1B签证费用,引起全球关注之际,邻近的加拿大却爆出震惊全国的「婚姻诈欺」事件,在连锁咖啡店打工的一名17岁白人少女,疑似遭印度裔经理胁迫去跟经理的兄弟假结婚,以便让他取得加拿大永久居民身分。
2025年印度台湾形象展落幕,展会在9月25日-27日为期三天假印度新德里Bharat Mandapam展览馆举办,参展规模达107家台湾企业。印度台湾形象展自2018年至2024年连续七年以来,共吸引超过820家企业参展,线上浏览及到场的参观者达18万人次,成为台湾以及印度乃至南亚企业间开拓商机的最佳平台。今年形象展共创造7700万美元商机,吸引1.3万的参观人次。
从竞选总统与对手贺锦丽辩论时,就可发现川普往往不是从实证角度讨论犯罪率与社会安全,而是透过具体极端个案建立「非法移民=危险=民主党纵容犯罪」情感动员逻辑。他会援引「某地某非法移民杀人案」,接着强调「若非纵放移民,这种悲剧就不会发生」,最终转化为「只有我才能让美国再次安全」。近日,川普在真实社群发文,不仅将犯罪与非法移民直接挂鉤,更威胁要宣布「全国紧急状态」,以总统之力「联邦化处置」地方政府,造成深远衝击。
从竞选总统与对手贺锦丽辩论时,就可发现川普往往不是从实证角度讨论犯罪率与社会安全,而是透过具体极端个案建立「非法移民=危险=民主党纵容犯罪」情感动员逻辑。他会援引「某地某非法移民杀人案」,接着强调「若非纵放移民,这种悲剧就不会发生」,最终转化为「只有我才能让美国再次安全」。川普透过简化问题,将复杂结构性治安与移民问题,收敛为「非法移民」与「左派无能」,虽然政治效果显着,但却极其危险会加深族群分裂与社会对立。
印度航空今年6月发生严重空难,造成机上241人罹难,仅1名印度裔英国籍乘客拉梅什(Vishwash Ramesh)奇蹟生还。事发3个月过后,其家属透露,这次事件造成的创伤让他害怕再次搭上飞机,拉梅什恐怕「永远无法返回英国」。
印度总理莫迪本周赴天津出席上海经济合作组织峰会,聚焦程度不输东道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丁。在北京主导的新兴集团博得全球目光之际,美国川普总统对于印度、俄罗斯颇为不满,他5日在名下社群平台发了一张习近平、普丁、莫迪3人同框照,并称美国未能挽回印度与俄罗斯、两国已倒向中国怀抱,他「祝福」3国繁盛长久。
一九四六年七月四日,依照过渡期间菲律宾自由邦在大战前设定的时间表,菲律宾共和国正式独立。其他国家则必须在战后透过协调或争夺才能独立。欧洲势力想要重建过去的殖民地,只是经过战火摧残力有未逮。美国在总统罗斯福领导下,普遍反对殖民主义,并且在战后成为全球超级强权。只是,到了冷战期间,反共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美国对民主与民族主权的支持转弱。
川普惯常话术之一,就是抢占似是而非的道德制高点,然后再以拖延和纠缠来找机会闹事,即能合理化自己的无尽贪婪与霸道总裁的性格。于川普第一任的竞选之初,他唱高调的说着美国第一,AMERICA FIRST;并且说每个国家都有资格、更要为自己的利益,努力争取、奋战不懈。